廉政文化与科学发展主题座谈会材料之二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08-12-12 15:13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08-12-12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七大后,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廉政文化作为新时期反腐倡廉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廉政文化建设也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国家图书馆作为全国重点文化机构,多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时代发展,在创新廉政文化工作思路、拓展文献信息服务、促进社会进步和公民素质全面提高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科学地传播廉政文化依照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于国家图书馆这个文化阵地,以传播、教育、创新和基础文化建设等为基本着眼点,科学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图书馆和国家总书库,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可以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皇家缉熙殿藏书,最早的典藏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这些宏富的古籍典藏中沉淀、积累着大量的民族文化的精神财富和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知识信息。国家图书馆利用其特殊的文化地位和优势,在大力推进公益性社会服务的同时,积极传播、弘扬先进文化,使社会公众在读书中受益,在读书中陶冶情操,为社会的文明进步铺垫了精神的阶梯。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图书馆积极推进社会公益性的服务目标,推出了很多积极和有效的服务举措。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平台的建设,为非到馆读者提供便捷、经济、全天候的信息咨询服务;启动读者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向读者提供无障碍的信息沟通方式;开通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门户,实现馆藏数字资源一站式检索,充分揭示数字资源内容,提高了文献利用率;实施“国家图书馆西部援助计划”、“送书下乡工程”,为消除东西部信息鸿沟、城乡文化教育差距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向全国的县级图书馆免费赠送国家图书馆基层服务卡,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为全国的读者提供服务。这些基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图书馆职能的举措,为公众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直接的阅览手段和知识获取的方式。除此之外,国家图书馆还创建了很多促进读书的活动,将更多的公众吸引到图书馆来。例如1999年12月开始推出的 “全民读书月”活动和2006年设立的“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都在倡导公民读书、建设学习型社会、形成崇尚学习的社会风气方面,发挥了国家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对于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公民文化水准和综合素质产生了潜在而深刻的影响。多年来,国家图书馆充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除了努力做好为中央国家机关、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和社会公众服务外,还努力拓展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外延,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性讲座,如“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文津讲坛”、 “中国典籍与文化系列讲座”、“中国古典诗词赏析系列讲座”、“文津读书沙龙”、“科学家论坛”、“教育家论坛”、“艺术家论坛”等等,同时积极策划和举办了多场公益性展览。这些精品讲座和展览,作为学习、教育的辅助手段,以其生动、直观的形式,努力挖掘、提炼历史文化资源中的精华,弘扬“爱国至尊”、“爱国至贵”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从多角度展示的许多历史廉政名人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都给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以很深刻的影响,给公众提供了更广阔的读书和学习平台,使公众从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在推进先进文化传播和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国家图书馆还积极构建廉政文化的媒体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主页等传媒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通过本馆专门的教育培训部门,不仅开展好对全国图书馆系统的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而且还面向全馆员工和社会公众传播文化知识,开展廉政文化的宣传教育,使廉政文化的受众面不断扩大,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感受到清正廉洁风气的感染和熏陶。二、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科学地建设廉政文化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的廉政理论,出台了许多奖廉惩贪的律令,创作出了丰富的廉诗、廉文、廉戏和廉政格言警句,涌现出了包拯、海瑞等一大批清官廉吏,形成了牢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纽带。为了科学地发掘、利用和传播这些文化遗产,国家图书馆在承担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时,整理出版了一批珍贵古籍,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新形势下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石。我们挖掘和揭示这些典籍,就是要传承和弘扬古代廉政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坚实廉政文化的基石。这些古代廉政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给我们以启迪,它在今天被人们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后,愈加显现出这些文化瑰宝的灿烂光辉和教化作用。大力推进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离不开包括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建设这两部分文化载体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在这方面, 中央财政为国家图书馆加快公益性服务步伐,实施体制和服务创新,切实改善读者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2002年以来,国家图书馆每年购书经费均保持在亿元以上,并逐年递增。刚刚建成开放的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增加馆舍面积80,000 ,增加读者座位2,700余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提高6,000-8,000人次。以此为契机,我们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馆藏与服务格局,最大限度地提升国家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并尝试服务模式和服务手段的创新和多样化,提高服务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重视并强化对所属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使之与现代化馆舍和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要求相适应,为读者提供更专业、更人文、更便捷的服务,改善公众读书和学习的环境,在建设与传播先进文化,“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与保存,建设高质量的国家文献信息资源是国家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多年来,我们始终在保存、保护好既往文献资源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充实馆藏,形成内容丰富、载体多样、文种齐全、特色鲜明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实现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重要的知识枢纽和信息基地的目标。三、依托廉政文化建设,科学地建立和完善廉政制度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廉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廉政制度的完善和实施离不开廉政文化的支撑,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国家图书馆在承担廉政文化建设责任的同时,注意从自身廉政建设抓起,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推动营造良好的文化建设环境。抓自身廉政建设,重点是突出抓领导班子建设、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通过抓好馆党委班子日常议事、运行和决策机制,突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龙头作用,带动和推进全馆的廉政工作。在国家图书馆的全局工作中,注重建章立制和严格执行制度始终是我馆这几年工作的抓手。几年来我们制定并多次修订、梳理和汇总了与反腐倡廉、廉政勤政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几十项,从党风党纪、干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规范了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和国家图书馆反腐倡廉的工作格局,为加强和推进我馆的反腐倡廉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和有效的作用。做好自身廉政建设的另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形势和新形势下反腐败工作的新特点,国家图书馆将监督的重点放在对人财物的管理上。特别体现在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工作中,我们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严把资金运作环节和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约束,从多个方面实施监督和控制,这些都为保证国家图书馆的廉政文化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