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又进攻上海。八月十三日爆发淞沪抗战,浦东、杨树浦和大场地区惨遭敌机轰炸,我们一些同学逃到法、英和公共租界的难民收容所里避难。那时我们年纪虽小,但是大家都有一颗爱国心。谁也不愿在难民收容所里白吃饭,不愿做小难民,不愿当日寇铁蹄下的小亡国奴。同学们说:我们年纪小无力持枪上前线打日本鬼子,但我们会演戏、唱歌,会舞蹈和绘画,可以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做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唤醒广大民众团结起来参加抗战,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于是,我们四处串联自己认识的同学,在相距“八?一三”之后仅仅22天——九月三日,在国难教育社共产党地下党组织书记王洞若的支持领导下,派青年教师共产党员吴新稼(吴莆生)来到法租界恩派亚难民收容所(现为嵩山电影院)把孩子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孩子剧团。孩子剧团初创时期只有十几个小朋友,团体的成员以临青学校部分同学为基础,吸收了绍芳、余日章小学和陶行知创办的山海工学团的学生与少数童工组成。剧团里年龄最大的是19岁的吴新稼(剧团团长),最小的团员8、9岁,其它都是10几岁的少年儿童。团体成立后,我们曾邀请戏剧家吴雪帮我们排演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我们在上海的街头里弄给群众高唱抗战救亡歌曲,演《仁丹胡子》、《街头》、《捉汉奸》、《在火线上》等抗日儿童戏剧。上海沦陷后,我们奉党组织之命,撤离上海奔赴大后方做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1937年11月18目,我们22人(其中有3个女孩子)乔装成难民的孩子或兄弟姐妹,化整为零,分成5批乘轮船闯过日军封锁的吴淞口,到达江苏北岸南通县的天生港。
在南通县,我们走上街头在群众中开展抗战宣传工作。有一个老汉看了我们演出的抗日戏剧很受感动地说:“像你们这样小的孩子都晓得起来抗日,中国一定亡不了。”后来他还专程来我们住地看望我们,孩子们都叫他“老大伯”,他问我们出来做救亡宣传工作想不想家?老人家和我们谈抗日、谈演戏,他很高兴地与我们结为忘年之交的好朋友。东北军暂编111师驻守南通县,我们去该师驻地给士兵们演出。当官兵们听了我们唱《义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流浪儿》、《新编九?一八小调》和《打回老家去》等歌曲,看了我们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复仇》等戏剧之后,一位长官走上舞台,抱起我们剧团一个8岁的小男孩吴培尼(裴黎),十分激动地噙着眼泪对台下的士兵们说:“弟兄们!谁无父母,谁无妻子儿女,看看这些被日本鬼子残害而逃难出来的孩子,谁心里不难过啊!弟兄们,为小弟弟、小妹妹们报仇,为我们东北同胞,为中华民族报仇!”当时,许多官兵都哭了起来,他们举枪高呼:“为小弟弟、小妹妹们报仇!”“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回老家去!”我们也被官兵们激昂的口号声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离开南通,我们雇了两条小木船沿运河直下扬州,打算出瓜洲口,取道镇江、南京去汉口。但瓜洲口被封锁了,日军已攻占南京,这条路线已走不通,我们只好折回运河,北上邳县运河车站。在运河车站我们等了三天三夜,车站站长为我们找来了一节闷罐子车厢,挂上了陇海路的火车,开往徐州,—。沿途遭敌机扫射轰炸,好不容易来到河南郑州。我们在郑州陇海公园礼堂公演了三天,演出了团长吴新稼新编儿童话剧《帮助咱们的游击队》。剧中写一个农村孩子小曹,冒着被敌人枪杀的危险,把一名受了伤正被日军追捕的游击队员掩藏在一个稻草垛里。小曹不受日本军官的金钱物质利诱,并设法蒙骗迷惑日军,巧计召唤、纠集村中的大人小孩,拿起砍刀、棍棒与受伤的游击队员一起擒获鬼子兵。此时,全场观众纷纷站起来,激愤地喊着:“把鬼子兵捆起来!”“不要让他跑了!”也有人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不会亡!”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了大礼堂。
1938年初春,我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长江之滨的武汉。在汉口期间,我们不仅在大城市里,也到武汉郊区的小城镇和农村演出。一天,在汉口兰陵路一家戏院,我们参加了由音乐家冼星海主持的群众歌咏大会。参加演唱的团体很多。按规定,每个团体只能挨次唱3个歌子。轮到我们上台演唱时,广大听众十分好奇地关注我们从上海流亡到武汉,身穿各色陈旧衣衫的二十几个少年儿童的演唱。我们精神抖擞、意气昂扬地高唱《孩子剧团团歌》、《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和《大刀进行曲》等救亡歌曲,博得了群众的热烈掌声。听众高声喊道:“唱得好!”“唱得好啊!”“欢迎再唱一遍!”“再唱一遍!” 冼星海也被我们的演唱所感动,并受到听众热烈情绪的感染,他走到台前摆动两手对听从说:乡亲们!请安静,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请孩子剧团的小朋友给大家再唱一遍。我们唱完第二遍,听众仍不满足,一面叫好,一面不停地鼓掌要求再唱,喊声和掌声浑成一片。冼星海既高兴,又怕我们太累了(剧团有八、九岁的孩子),但在听众的强烈要求下,为了满足听众的再三要求,冼星海只好示意我团小指挥徐晴,让我们再唱一遍。我们又以抗日救国的满腔激情唱了第三遍,稚嫩、昂扬而雄壮的歌声震荡着整个剧场,听众则满心欣喜地又以热烈的掌声目送我们走下舞台。而我们也深深被一大听众高昂的爱国热情所感动,受到了鼓舞和教育。
武汉的媒体追踪报道我们在街头巷尾、小城镇和农村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演出活动。中共《新华日报》的“团结”副刊以整版篇幅,从1月24—26日连续三天登载我们5个团员撰写的沿途工作和生活情况的长篇通讯——《孩子剧团从上海到武汉》(后集结成书,郭沫若题写了书名)。中共长江局和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简称“八办”)为我们举行盛情隆重的欢迎茶话会。周恩来、陈绍禹(王明)联名邀请著名革命文学家郭沫若来“八办”与我们见面。1月30日下午1时,周恩来副主席派“小八路”吴志坚乘一辆卡车到我们的住处——培心小学校来接我们。到了“八办”,我们受到八路军男女战士们的热情欢迎。长江局和“八办”的革命前辈周恩来、王明、博古、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叶挺、孟庆树等都来参加欢迎茶话会。革命前辈们与我们插花围桌而坐,招呼我们吃糖果,嘘寒问暖,与我们亲切地交谈。主持欢迎会一位姓田的“小八路”站起来为我们一个个地介绍来参加欢迎会的革命老前辈,我们都热烈地鼓掌表示感谢和敬意。主持人说:“我代表办事处全体同志,欢迎我们民族的好儿女,经过干辛万苦从敌人的刀枪卜跑出来为解放而斗争的小战士,勇敢的小英雄!在《新华日报》上看见刊登你们由上海到武汉的作品,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早就想看看你们,和你们谈谈玩玩。_主持人的话说得多么亲切啊,我们不由得高兴地鼓起掌来。主持人沉默了一会儿,扬头激愤地说:“敌人不但屠杀我们的爸爸妈妈,而且杀害我们小孩子。大家不都看见敌人在南京紫金山下的杀人比赛吗!小朋友,小战士,用你们孩子剧团的精神,把全国的同胞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大家同心合力,与敌人做你死我活的斗争,求得中华民族的解放!”他的话刚讲完,会场上就爆发出强烈而持久的掌声。一名小战士提议要我们唱歌。我们先唱了《孩子剧团团歌》。周副主席十分高兴,他边听边打拍子,和大家一起热烈地鼓掌。当我们唱第二首歌《流浪儿》,唱到“我们都是没家归的流浪儿,流浪儿,流落在街头没饭吃,没饭吃;日本鬼子打到我们的家,爸爸妈妈全被杀,全被杀;我们要在炮火下长大起来,替爸爸妈妈来报仇,来报仇……”时,会场上鸦雀无声,格外肃静,“老战士”和“小战士”们的眼睛都湿润了,几个女战士用手绢擦着流在脸上的泪水,周副主席眼含热泪站起来默默地向阳台走去…… 我们的歌子刚唱完,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站了起来,他满腔愤怒地对我们说:“在前方有许多像你们一般大小的孩子惨遭敌人杀害。在嘉兴,敌人的炸弹毁灭了8000多条躲藏在地洞里的小生命……”说到这里,叶挺将军掏出手绢擦了擦眼睛,又继续说:“你们刚才唱的歌子,不是说要替爸爸妈妈报仇吗?要报仇,要为我们中华民族雪耻报仇!小孩子也要和大人一样努力救亡,把敌人赶出去,建造一个让千千万万的孩子都有饭吃,有书读,过着幸福生活的新中国。”叶挺将军的讲话,博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刚从前线回来的八路军卫生部指导员彭桂生也站起来讲话。他代表前方八路军的青年战士欢迎我们。他说,前方的青年战士特别积极勇敢,他们虽处在艰苦的环境里,但斗志昂扬,不仅自力更生,克服各种困难,还举行体育比赛,政治比赛,特别是战斗比赛……。听了他的讲话,我们都很兴奋,挥动小拳头高呼“向八路军学习”的口号。遵照周副主席的提议,我们推出团员代表傅承谟(陈模)向“老战士”和“小战士”们,介绍孩子剧团成立经过和进行抗日救亡演出工作的情况。孩子们还一个个作了自报姓名和自我介绍…… 而后,周副主席请郭沫若先生给我们讲话。郭老在掌声中站起来说:“真正亲爱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我回国半年,今天可说是最快乐的一天。9岁的小弟弟就晓得出来救亡了。是作孽么?不,是幸福。一株植物放在温室里虽然茂盛,但一拿出来就谢了。唯有在山谷里,寒风暴雨中磨练出来的树木才是坚强的,才能发展起来,顶天立地。
中国有了你们这些不怕艰苦的儿女,中国也要在苦难中渐渐长大起来的。你们就象征着中国,在艰难困苦中一天天长大起来吧!要建立一个国家决不是容易的事情,一定要流许多勇士的血,牺牲许多勇士的头颅,用这些血作水门汀(水泥),头颅作砖块,才能建设得起来!我希望你们在艰难困苦的磨难中成长起来,中国要跟着你们一道成长起来!”郭老的讲话简明深刻,使我们受到极大的教育。他那革命诗人的澎湃激情,使我们深受感动,很受鼓舞。为了感谢郭老满怀激情的讲话,会场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博古、王明也讲了话,并给我们以勉励。剧团团长吴新稼代表我们全体团员要求周副主席讲话。周副主席在热烈的掌声中站了起来,他满腔热情地对我们说:“小朋友们!今天见到你们,我很高兴,也很受感动!你们冲破敌人的封锁,跑了几千里路,吃了不少苦,沿途还做了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终于来到了武汉,真不容易啊!你们年纪虽小,但也是社会力量的一部分,是抗日斗争中的一支小生力军。眼前的事实,你们的行动,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队伍里教育出来的小战士,他们的能力是在大集体的帮助中得到的。而你们这些小朋友的能力是在人们瞧不起的环境中,依靠自己的斗争锻炼出来的,是难能可贵的……”周副主席勉励我们之后,以殷切期盼的语调向我们问道:“我送你们‘救国、革命、创造’三种精神好吗?”我们立即齐声回答:“好!”周副主席又举起手臂对我们说:“你们要一手打倒日本强盗,一手创造新中国!” 周副主席的讲话,充分肯定我们以文艺为武器,在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中“是社会力量的一部分,是抗日斗争中的一支小生力军。”他教导我们的六个字、两句话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认识,更坚定了我们抗战到底,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设一个人人都过着幸福生活的新中国的决心。
我们孩子剧团在短短的5年里,既要尽自己的全力投身于抗战文艺的宣传工作,同时还要顶住国民党当局设置的障碍和压力,进行反收编、反控制、反扼杀的斗争。孩子剧团的5年,是在党的领导、关爱和哺育下成长起来的5年,是在艰苦的磨难中跋涉前进的5年。 5年里,我们演出了20个剧目(包括一人或两人演出的小节目),其中以演儿童戏剧为主,如《仁丹胡子》、《捉汉奸》、《孩子血》、《这怎么办》、《不愿做奴隶的孩子们》(哑剧)、《帮助咱们的游击队》、《抗战儿童》等。从农村、乡镇回到重庆以后,我们曾演出大型舞台剧——四幕儿童话剧《乐园进行曲》(郭沫若提改的剧名)、六幕童话趣剧《秃秃大王》(根据张天翼童话小说《秃秃大王》改编)。当年国民党审查机关以此剧有影射最高当局一一蒋介石之嫌被禁演,后经阳翰笙、导演石凌鹤多次帮助修改,又经阳翰老向政治部副部长梁寒操汇报并极力为我们争取演出,但成效有限。虽然我们经多方努力,最终还是被迫将《秃秃大王》改名为《猴儿大王》始获准演出。除此,我们也排演供成人演出的戏剧。这些剧目中有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独幕剧《复仇》、哑剧《团结起来》、活报剧《宣传》、歌剧《农村曲》、歌舞剧《法西斯的丧钟响了》。20个剧目中有剧团团长吴新稼,奚立德(团员)、张莺(队长)等编创导演的,也有戏剧家、文学家和舞蹈家编剧导演的,如石凌鹤、塞克、许幸之、r克、刘流、吴雪、陈荒煤、李伯钊、臧云远、吴晓邦和前风先生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戏剧、歌舞剧等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5年来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演出的节目(可参阅《孩子剧团抗战儿童戏剧佳作选》)。 5年里,我们剧团长途跋涉20000多里,在7个省、市的城镇、农村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演出300多场次,有45万人看过我们演抗战戏剧,听过我们唱抗日救亡歌曲。我们孩子剧团在5年的战斗历程中曾有过令我们难忘的喜悦和悲痛。喜悦的足,我们的抗战文艺宣传工作受到党和广大军民的肯定和欢迎,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斗争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悲痛的是,我们的团员张永明大哥被敌机炸死了,另一位团员李少清大哥在参加广东东江纵队与日军作战中英勇牺牲了。我们感到愤慨和难过,我们永远怀念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所献出年轻宝贵的生命! 孩子剧团举行建团60周年纪念会时,我感慨良多,草写了一首诗,题为《童年感怀》: 风雨同舟六十载,苦难童年难忘怀。跋山涉水两万里,击鼓燃炬烽火台。剧苑创演抗倭戏,战歌浩荡传四海。踏平棘丛崎岖路,喜迎春归百花开。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国家丰席胡锦涛在政协讲话时指出:我们应当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八荣八耻),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荣辱观的第一条讲的就是要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孩子剧团几年来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的实践、团结友爱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完全符合党和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指示和要求。回顾孩子剧团五年的历史,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心里也得到极大的宽慰。我愿在此给大家介绍一首少年儿童抗战爱国歌曲——《孩子剧团团歌》。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吴新稼、郭映艇)都己辞世,我给大家介绍这首歌也是对他们的衷心缅怀。 “嘿嘿!看我们一群小光棍,嘿嘿!看我们一群小主人,我们生在苦难里,我们成长在炮火下,不怕没有先生,不去留恋爹娘,凭着我们自己,努力学习努力干。孩子们站起来!孩子们站起来!在这抗战的大时代,创造出我们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