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共产党人王彦生同志的一生就是一辈子做好事的一生。他在工作中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应具备的素质,始终保持对党忠诚、为党奉献的政治品格,他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员的代表。 通过学习王彦生同志的事迹,我深受感动,为我党能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同志而骄傲。在学习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彦生同志对待他人和自身的不同态度。 在对待他人时,王彦生同志是“真诚的、博爱的、谦和的、奉献的”。比如说他为了救因为山体滑坡而困在山中的群众,不怕艰险、翻山越岭,为他们送去水和食物。比如他多方协调,解决居民冬天供暖问题,等等。这些关系到民生的事情,王彦生都能主动的去关注,遇到问题想尽办法也要解决。这些都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所体现的精神,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但是在遇到原则性问题时,他的态度又是“坚决的”,比如说在遇到有人想用钱买人大代表时,王彦生是毅然的反对;比如个别干部因在招工、入伍时把年龄改大了,后来又想改回去时,王彦生对这类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事情总是坚决予以回绝。他就是这样以一个“清”官的标准要求自己,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 在对待个人问题时,王彦生又是另一种态度,是以更严格,甚至是“低标准”要求自己的生活。王彦生无论女儿结婚、老人去世、就医看病等任何个人的事情,都从不声张,从未给任何单位部门添过麻烦。就连趁着大年初一放假时间去北京看病时,他也没有和单位任何人说,只是让女儿陪同,自费住在了一家靠电暖气供热的小旅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正体现在王彦生的身上。 我觉得在自己所从事的图书馆事业中。应该认真学习王彦生同志的这种精神,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实践。王彦生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而图书馆事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读者,虽然受众并不同,群体大小等方面也有差异,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想让服务对象满意,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我觉得,图书馆的服务也应该做到“真诚、博爱、谦和、奉献”。
具体来说,在服务读者时候要真诚,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中、满足读者需求时候,都要真诚相待,;对于各种读者都应该相同对待,比如身体有残疾的、年龄比较大或者比较小的、来自不同地方的读者,都应该以博爱的态度进行服务;同时也应该谦和,在遇到比较复杂棘手的情况需要处理、遇到突发紧急事件时,不要慌张,谦和、平和的解决问题;奉献是图书馆人最需要具备的素质。记得在新员工入馆培训结业式上,詹馆长在进行总结的时候提出了几点,我感同身受:在图书馆工作,肯定不会像在公司里那样,功利色彩很严重。最为一个图书馆人,重要的是集体观念,奉献精神,要培养的高尚的情操。在图书馆工作更需要一种踏实工作、勇于奉献的精神。也许读者并不认识我们,但是应该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原以为他服务的精神,并以此激励我们自己。 在对待自己时,也应该学习王彦生同志,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所体现的精神,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把功绩留给组织。以王彦生为榜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作风建设、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履职尽责。 “为人之道在于正,为官之道在于廉。”这是王彦生的人生准则。我觉得这应该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人生准则。以身作则,以榜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勉敬业,默默奉献。 典藏阅览部申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