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沈浩而触发的联想
发布时间:2010-04-01 09:01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0-04-01
通过学习有关材料,对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有了较多的了解。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主要表现在从城市到乡下,从机关到基层,为工作舍小家,干实事做好事,为农民谋福祉等行动上,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沈浩的事迹,使我感悟最深是他的忘我精神,也使我回想起了七十年代我老家的老支书来,他也是一个忘我的人,同样是为了乡村的工作而过早的去世了。我的老家毗邻苏中的通渝河畔,田野广袤和河网交织。我们村的陈增立支书是外大队人(当时村称大队),我中学毕业后离开了闹革命的学校回到老家,故有了了解他的机会。他为了我们大队的工作起早带晚,有时自带粮食,吃住在大队部。除了外出开会外,他都在田间地头,查看各小队庄稼情况,安排生产计划,参加各种劳动。我们大队有几千亩土地,每块土地上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为了搞好生产,倾注了他的全部精力。有一年的春夏之交,农作物长势很好,丰收在望,可老天不作美,偏偏下起雨来,竟然一刻不停的连续下了两个多月,使即将成熟的庄稼全都泡在水里,我们大家都呆在家里灰心伤气,束手无策,他也是心急如焚,每天冒雨奔走在田间察看灾情,根据各处不同的受灾情况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果断地进行旱改水种植,最终,我们在大灾之年还是取得了好的收成。在那文革“抓革命促生产”的年代,白天忙生产,晚上他还组织学习和召开各种会议,我常看到他的眼里布满了血丝,我们常听到是挂在他嘴边的口头禅: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他的领导下,我们在短短的几年里。战胜过水灾、虫灾、风灾等自然灾害,连连获得大丰收。可他从未带走我们队里一草一木。在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出现过许多的先进人物和优秀人物,尽管他们是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岗位,但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共同点大都是忘我的精神,具体表现在:一、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二、自己的工作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公众的事业和公共的利益。现在国内外都推崇这种精神,许多专家学者经过考证皆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超越自身束缚,释放最大的能量,进入新的境界,走向成功。在今天实行市场经济的年代,这种精神更为可贵。我们的国家现在仍是发展中的国家,由于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还很落后,特别在农村,需要大批象沈浩同志这样的有知识,有智慧,有忘我的精神优秀干部,方能从根本上改变其状况。沈浩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和许多优秀人物一样,是祖国和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党和人民的骄傲。鲁迅先生说过,一个死去的人如果很快地被人忘掉,那他就是真的死去了。对于沈浩这些优秀人物,我们不但要学习他们,我们也要记住他们,要让他们的精神发扬光大下去。 潘伯明 典阅部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