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已经成立60周年了,未来的中国朝什么方向走,如何走,政府和民间都密切关注。近日偶读《中国高层文胆》一书很有感触,该书将国内著名学者和智库机构,畅论中国未来的走向和路径给我们一一道来。大笔如掾为中南海出谋划策 理论先锋推动政经改革进程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用现在话讲就是治国需要讲究策略,策分战略和战术,战略是方向,战术是手段。一个国家朝哪个方向走,如何往前走,制定科学的治国方略是最基本的保障。一个国家在战术上允许犯错,但战略不能错。战术错误,仅影响局部和一时得失,方向错了,全盘皆错。新中国成立60周年,所有媒体、所有版面、所有声音都在歌颂60年来的辉煌成就,辉煌成就当然需要回顾,但更紧迫的事情,是下一个40年,或者60年,我们该怎么办。书中指出“大国以世界看一隅,小国以一隅看世界”,在认清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制定国家战略所犯通病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战略定位。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战略思维俯瞰全球,以忧患意识前瞻未来,这是一个大国谋求崛起必须保持的一种姿势。国家不可一日无战略,战略是纲,纲举才目张。在世界上缺乏战略谋划的国家,是没有资格以大国自居的。过去30年我们之所以辉煌,是因为有“改革开放”这根清晰的战略脉络,以及围绕它展开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该书正是想从这个角度梳理出中国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
在《中国高层文胆》一书中,我们看到了郑必坚(原中央党校副校长)的严谨与磅礴;俞可平(原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的朴素与见地;潘岳(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的坚持与深思;刘亚洲(国防大学政委:空军中将)的才华与独立;夏勇(国家保密局局长)的睿智与内敛;滕文生(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的老辣与谋略;王梦奎(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平和与理性;何新(我国著名学者、全国政协委员)的胆识与博学;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的激情与宽广。他们是在大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具有创新思维的思想者和理论家。他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运筹帷幄,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默默奉献着他们的智慧,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说,这是向国人推出了一份值得品味的智慧大餐,它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现代化的征尘中放缓脚步,细细品味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准确地把握我们所面临的危机,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本书详细记述了文章作者的成长经历和思想意识。中国高层文胆 [专著] / 西隐著. -- 杭州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国家图书馆典藏阅览部党支部 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