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厉行节约和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的要求,坚持“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的原则,提升节能理念,严格细节管理,从七方面工作入手,持续深入开展资源节约工作,努力营造“思想上共鸣,工作上共振,效果上共享”的资源节约良好氛围,将节约型机关建设切实落到实处,曾被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评为“节能试点单位”,被评选为“中直机关、国务院机关节能先进单位”。推行办公无纸化。推行电子政务,努力实现无纸化办公。进一步完善了文化部办公内网的功能,大力推行非涉密文件、信息等资料在网上审改、签发、报送,节约了大量的纸墨,降低了打印机用电量,减少了办公经费。除文化部政府网站以外,办公厅、文化市场司、文化产业司、对外文化联络局(港澳台办公室)、机关党委等司局以及26家直属单位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多数网站集信息发布、新闻浏览、展演通告、资料查询、稿件上传等功能于一体,通过网站可及时阅读到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的重要工作情况和宣传工作动态,既是部系统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合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网站覆盖面广、信息传播快、内涵容量大,节省了大量纸件流转、传阅的成本,在宣传思想工作和信息交流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用电当好家。进一步加强对办公设备使用的管理,一是要求办公人员做到对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即停即关”,降低办公设备无效待机耗电。杜绝办公室白昼灯现象,楼层楼道、食堂餐厅及地下车库等区域实行照明灯隔盏开启。2007年将部机关办公楼照明灯管由T8灯管更换为T5节能灯具灯管,共更换灯管10481根,白炽灯3086支,年节电50万度以上,每年节约电费约30万元。二是在空调节电方面,将夏季房间温度调整到合理的范围,减少能耗;空调冷水机组运行时,只将运行的机组截门打开,避免冷冻水流经未开启的冷水机组,减少能源浪费;根据办公楼作息时间,提前1小时关闭冷水机组,只运行冷冻水泵,充分利用冷冻水起到降温作用;利用专业仪器对会议室、办公室实际温度进行经常性测试,严格控制温度范围;组织专业施工队伍,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对空调风管进行全面清洗,使中央空调平均风速增加28.9%,节电3%,提高了空调运行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延长了设备的生命周期。
更换和加装办公区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泵和变频器,节能率达到6.2%。三是实行电梯分区分时运行措施,在保证消防电梯全天运行的前提下,下班时段及节假日停开部分电梯,尽量减少电梯运行时间和闲置率。 节约用水靠大家。加强检查和日常维护管理,杜绝“跑、冒、滴、漏”长流水现象。每年5月1日至10月1日期间,停开办公楼自来水管的热水供应;在浇灌绿地时,根据天气预报,提高雨水利用率,科学、适时地喷灌绿地;对部机关浴室开放时间根据季节进行合理调整,浴室安装刷卡限时设备,将洗浴卡内的使用时长限制由每人每月180分钟缩短为90分钟;将会议饮用水从600毫升瓶装矿泉水改成380毫升的小瓶装,避免造成大量浪费;机关食堂实行餐具集中统一清洗,并加装节水型洗菜池等等。对中央空调冷却循环水进行二次处理,空调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对卫生间的洗手盆等设备的出水流量进行调节,在达到卫生标准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每次的用水量。通过各项节水措施的实行,部机关办公楼近年来每年用水量从2005年的63672吨减少为2009年的22525吨,呈逐年递减的良好趋势,五年来用水量减少64.6%。节能改造效果佳。一是对部机关食堂厨房燃气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加装了节气装置,并将大功率电热水器更换成变频式电热水器。对17台大锅灶、中餐灶及蒸箱等灶具进行节能改造,改造后大锅灶节气率为30.8%、中餐灶节气率为36.8%,改造后的灶具与原有灶具相比具有节能、环保、低噪音等特点。天然气使用量也有明显下降。二是邀请清华大学节能改造专家组,对机关宿舍锅炉房进行了节能改造,及时安装了节能设备。安装温度监控器,配合做好冬季供暖温度监测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调控供热量,既节约了燃油,也保证了良好的供暖效果。锅炉燃油用量逐年下降,从2004—2005年供暖季用油620吨下降到2008—2009年的供暖季用油335吨,耗油量减少了46%。对生活热水交换器进行更换,预计更换后相应热交换率提高40%。车辆管理巧算账。科学合理安排出勤,认真核算车辆运行成本,严禁“公车私用”。要求工作人员外出进行一般的非紧急性公务活动,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紧急公务活动需使用公务车辆时,能几人同行的,不得分别乘用几辆公务车辆;集体公务活动,不得分散使用多辆小客车。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定点加油和油耗、运行费用统计报告制度,逐车逐月核定油耗定额,实行单车合算。
全面分析车辆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车辆维修方案。成功地对两部专车进行维修,节省了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提高了车辆使用完好率,仅在维修保养费上每年节约开支5万元。资产管理要严格。规范办公设备采购程序,凡是纳入政府采购名录的物品一律通过中央政府采购网采购,并严格执行采购的审批、备案制度。规范办公用品管理,包括办公用品的配备、采购、领用,坚持办公用品统一集中采购、统一保管、统一发放,各处室按需领用,领用时严格执行登记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抽调人员组成专项检查组,对部系统各司局、机关服务局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清查,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对各类固定资产粘贴专用数码标签,明确使用人、责任人,通过严格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定期进行资产核查、严格固定资产报废审批手续,防止固定资产流失,节约行政支出。检查评估固定化。加大对部办公楼各种耗能设施、设备使用情况的巡视检查力度,定期进行能耗监测评估,对高能耗的设施、设备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做好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使各类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延长使用寿命。在保证大楼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把设备运行成本降到最低。对高压配电、冷冻机组、新风机组等设施每小时检查一次,实行24小时监控;由专门部门负责每天巡查电梯设备运行情况,每半个月由专业部门检修一次。每年重大节假日前,在各处室进行设备、设施自查的基础上,机关服务局分管节能工作的领导带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和节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