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兴党兴国的大事,要处理好两者关系必须增强公仆意识和忧患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处理好了“水和舟”的关系,就会真正做到“血肉相连”,就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
俗话说,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表面意思是指水与舟的关系,实际上在这里是指人民群众与党的关系。处理好这两者关系是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我们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处理好两者关系必须增强公仆意识
毛泽东早就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最广大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得好:“政府的一切权利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必须秉持一种精神,这就是公仆精神。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
以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教育党的干部必须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国家的发展、富强、安全服务,一句话,必须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而不能把它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防止各级干部由“公仆”变为“私仆”。
一些党员干部并没有能够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他们口头上也常常自称是“公仆”,但行动上,有的反仆为主,视草民为芥;有的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甚至贪污受贿。党和人民对此都非常不满意,影响了党和群众的关系,更谈不上“血肉联系”。
一些党员干部对“腐败”习以为常,各行各业“腐败”无不存在,对此人民群众十分痛心。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人民群众对公仆的监督机制。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就会防止主仆关系错位甚至颠倒,也会防止老一辈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与群众建立的血肉联系付之东流。
处理好两者关系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是我党发展壮大的基础。在党员干部中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才能辩证地看待形势,辩证地看待成绩,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压力。
一个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政党,中国的国家政权是人民自己的政权。增强忧患意识,最重要的是要时刻防止脱离群众。奢靡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长,都必然会耗费国家的财富,销蚀人们的灵魂,毒化社会的风气,扩大社会裂痕,使党的形象在人民群众心里受到影响。每年度的村支书的改选,有的村庄由于干群关系紧张,召开支部书记选举时要用警察保卫。有一个村庄在开发商卖村里的地时,老百姓不同意,也要调警察,在其中制造混乱,借机把老百姓用救护车拉走,口称去救治,老百姓去医院看望时才发现是骗局,已把在救护车中的村民放在了看守所,有的村庄的村长、支部书记到贿选时用钱去买选票。看到以上这些我们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我们能不为党的命运忧虑吗?这必然会加剧干群关系,严重影响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严重违背党风的现象如果还看不到问题,还满眼鲜花,不见荆棘,以致盲目乐观,忘乎所以,给我们党造成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
我们面对党的不正之风,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真正做到固本强基,防患于未然。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官僚主义。要经得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考验,廉洁自律。反对腐败,筑牢思想上、制度上的防线,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积极健康情趣,让勤政廉洁的浩然正气在党内外吹拂荡漾。
古人云:“于安思危,危则虑安。”一个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所以增强忧患意识,必须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使做出的政策和制定的政策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更加体现民情、反映民意、服务民生,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心永远贴民心,使“血肉关系”更加牢固,警钟长鸣。
增进“血肉联系”兴党兴国
树立群众意识,必须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风雨同舟,和衷共济。胡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做好群众工作是保持“血肉联系”的关键所在。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做好群众工作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在党的工作实践中,哪个地区的腐败问题严重,哪个地区的工作就是虚假繁荣;哪个地区的腐败问题小,哪个地区的工作就会繁荣昌盛。标准很简单,就是党员干部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真心为群众着想,让群众舒心、安心,无后顾之忧。全力为群众造福,让群众看到真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处理好了“水和舟”的关系,就会真正做到“血肉相连”,就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只有百姓的生活状态和谐平稳,党的事业才能兴旺。
我们共产党的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看清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在今年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温家宝总理讲道:“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总理的这段话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既敲响了警钟也吹响了号角,从总理的话中我们读出了总理坚决反腐败的铁胆之心,从总理的语气中我们看到了他与腐败势不两立的态度,坚决铲除腐败的决心。
腐败分子犹如蝙蝠,见不得阳光,最怕阳光,他们怕的是面对群众,面对老百姓。全国和全民行动起来共同揭发、孤立、排挤、谴责、批评和歧视腐败分子,搞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败的“人民战争”和“群众运动”,以最坚决的态度同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做斗争,让腐败分子无地可遁、无形可藏,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中国是十三亿人民的,党是八千万党员的。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再难也决不允许被少数腐败分子吞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仆后继奋斗所取得的成果。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中国共产党跳出腐败周期的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让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血肉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分则亡,和则兴。兴党兴国的根本保证,是看反腐败的态度,是不是动真格的,我党必须下决心对于惩治腐败打攻坚战,众志成城,向“腐败”开战,为兴党兴国而战,使权力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
我们学院在文化部党组的领导下,主要任务是文化干部的培训工作,肩负着培训文化系统干部的责任,治理腐败我们有不可推卸的义务。首先加强自身队伍素质建设和培养,在文化战线上做出表率,做到群众工作无小事,打造一支优秀的培训团队。同时在培训文化干部的过程中,在提高干部修养、专业素质之外,加强对他们防止腐败的教育和警醒,必要时在每个班次内安排反腐倡廉课程,以完善我院干部培训课程体系,更好地完成部党组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