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动漫处:加强基层文化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发布时间:2011-07-04 09:45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1-07-04

    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基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基层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基层文化干部的努力,但是,就当前而言,基层文化发展还不能够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适应,分析原因:一是从客观来分析,推动基层文化繁荣的客观条件较差,资金缺少,设施不全,文化机构地位不高,文化管理抓手不多等;二是从主观来看,基层文化干部由于不受重视、地位较低等原因引起的队伍不稳,积极性不高,所以,加强基层文化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将是一项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任务。加强基层文化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达到三个目的(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强化能力),遵循三个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原则;循序渐进、注重长效的原则),采取三种方式(形式上短期集中培训与平时教育结合,内容上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素质相结合,制度上监督考核与服务基层结合)。

    一、加强基层文化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为了达到三个目的 1、要把稳定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的目的一支稳定的文化工作者队伍是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不少地区的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都把征地拆迁、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放在首要的位置,所有的财力、人力、物力均向经济方面的工作倾斜,基层文化机构更加弱化,文化工作人员队伍不稳、人心难定,年轻人留不住,老同志没热情,一个几万人口的大镇,往往只有一两名文化工作者,不少地区甚至只有半个(身兼数职)。而且由于文化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基层文化队伍工作缺少积极性、主动性,所以,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充分认知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克服客观条件差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坚定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增强他们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文化工作的归属感。 2、要达到提升基层文化干部素质的目的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不少地区的乡镇一级的基层文化干部队伍不仅数量偏少,而且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缺少专业人才,而且近几年新招聘的大学生往往被用经济、招商等其它岗位,文化战线既留不住原有的人才,又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基层文化队伍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在现有体制和客观条件难于及时改变的情况下,通过集中培训、组织学习、监督考核等手段,加强对现有文化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改变工作作风,化被动为主动,发挥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斗志投入到文化繁荣的工作中去。 3、要达到强化基层文化干部队伍能力的目的基层文化干部的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直接影响到基层文化的发展程度。所以提升基层文化队伍的管理服务水平,强化能力建设是加强基层文化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文化干部管理服务水平能力建设往往是综合性,既要有发动群众、组织活动的能力;又要有综合协调、争取支持的能力;既要有把握政策、正确执行的能力;又要有懂得经济、服务企业的能力。强化基层文化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优良、能力过硬的基层文化队伍,推动基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是加强基层文化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加强基层文化系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遵循的三条原则 1、要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实事求是是我党历来的优良传统,加强基层文化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当下的基层文化还不被重视、文化干部地位不高、文化工作开展困难等现实。首先要抓好对基层文化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基层文化工作开展得困难所在,了解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的思想状况。基层干部是非常注重现实的,对基层文化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忌空谈理论,更不要说“假话、套话、大话”。对此,基层是非常反感的。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无论自然、风俗、习惯、信仰,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大不相同,加强基层文化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地域差别,要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比如,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文化干部和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基层文化干部思想教育,无论在教育方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要有所差别。 2、要遵循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原则党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史,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必要素质和工作方法,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强基层文化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用老办法、老经验、老传统,要抓住时代的特点,充分吸收一切改革和发展的最新的成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既要采取新方法,又要吸收新内容,要善于分析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武装基层文化干部,引领基层文化干部。 3、要遵循循序渐进、注重长效的原则人思想觉悟的提高,观念意识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同样,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效,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累积,需要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即使取得了成效也并不能马上能够显现出来,所以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不能心浮气躁,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政治理论素养,当作一项长期的工作。在教育过程中,要抛弃功利主义,充分立足实际,注重长远,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把教育成果转变为基层文化干部的行动。况且,由于社会上还存在如拜金主义、追求低级趣味等某些不良文化的影响,某些意志薄弱者可能受到腐蚀或侵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不能放弃,它是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项长期斗争方式。

    三、加强基层文化系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三个结合 1、在教育形式上,要注重短期培训和平时教育相结合说起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人就想到通过组织参加各类培训班,或者进党校学习进修。这的确实目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系统的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也能促使学员静下心来深入思考一些问题。但这种方式不是唯一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要处理好教育和工作的关系,如果为了抓思想政治教育而放弃工作,那就是本末倒置,我们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基层文化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是为了更好推动基层文化的繁荣,更好的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个性质就决定进党校学习或集中培训等方式不能多用,不能常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难点,反而是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如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了,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容易让人接受,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在教育内容上,要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顾名思义,应该只是思想政治方面学习,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政治理论,没有业务知识作为支撑,这种理论必然显得空洞;只强调业务知识,忽视政治理论,这种知识也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益。而且,基层干部有基层干部的特点,如果是纯粹的政治说教,不仅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有可能引起基层干部的反感。即使是政治理论的传授,也应该与基层干部的实际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如果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结合对基层文化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容易引起基层文化干部的学习兴趣,必然会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3、在教育制度上,要注重监督考核与服务基层相结合加强基层文化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绝不能想到哪做到哪,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没有制度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很难深入,特别作为基层干部来说,他们大量时间面临着具体的事物,真抓实干是他们的强项,学习理论是他们的弱点。针对基层文化干部的特点,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首先要建立健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制度,和抓业务工作一样,将对基层文化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纳入各级文化行政机构的考核,没有监督考核,思想政治教育光靠个人自觉是行不通的;其次也要注重对基层的服务,及时帮助解决基层文化干部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困难,帮助解答他们的各类疑惑,靠组织或者上级的关心,激发基层文化干部主动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自觉性。当然加强基层文化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研究的问题还比较多,但是只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确实将它摆上议事日程,这个领域还是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