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中央民族乐团:奏响民族和谐的辉煌乐章——《美丽新疆》喀什演出侧记
发布时间:2012-04-18 10:47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2-04-18

    (首席记者 潘黎明)“音乐没有界限。古代与现代,西域与中原,汉族与维吾尔族,只要把琴弦调好,弦与弦,就和谐共鸣;心与心,就亲密无间。这是一台民族团结的晓畅大曲,社会和谐的交响乐章。胡琴拉出了文化交融,琵琶弹出了民族团结,纳格拉鼓和花盆鼓,敲击出心律相同的节拍。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融合的枢纽、无需翻译的音乐,是各民族兄弟间最美的语言。”这是对大型民族音乐会《美丽新疆》最好的诠释。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告诉记者,本场音乐会的主旨就是高扬民族团结的主旋律。中央民族乐团与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联袂,汉族音乐家与维吾尔族音乐家携手,共同演绎民族团结的辉煌乐章。   《美丽新疆》无疑是一台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音乐盛宴,也是喀什多年来规格最高的一场演出。由周恩来总理主持创建,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及诸多外国元首演出过的中央民族乐团,曾经先后出访五大洲,三度赴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中国新春音乐会”;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曾远赴世界70多个国家出访演出过。这两个乐团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联合演出,使得这场盛宴光彩夺目。   

    音乐会在著名作曲家刘炽创作、人们耳熟能详的《我们新疆好地方》优美的旋律中拉开序幕。演出中,喀什的观众领略了传统塔吉克族代表曲目《慕士塔格》的清新,也感受了根据伊犁民歌改编的管弦乐《牡丹汗》的柔美。新疆多民族音乐文化不同的韵律让人们充分感受了新疆音乐的多姿多彩。   

    让人回味留恋的歌曲联唱,重新诠释了《阿拉木汗》、《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达坂城的姑娘》等作品——每首歌都是用双语演唱,两种语言,同一旋律;两种情调,相互交融,和谐而美好!   

    当国家一级演员、维吾尔族演奏家买买提依明·阿不都热依木敲起欢快的手鼓时,全场观众都忍不住随着鼓点律动起来;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清幽的琵琶声在热烈的鼓声中悠然响起,泉水般清澈的琵琶和跳荡的鼓声奏出了一曲《天山之春》。从曲中,人们仿佛看到喀什正踏着盛世和鸣的鼓点,走向生机勃发、热烈奔放的春天。   

    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奖获奖者、女高音歌唱家谢琳演唱的《玛依拉变奏曲》充满激情、音质华美,让观众为之倾倒。汉族传统乐器笛子和唢呐奏出了带着高原风情的《雪山》,让人们激情澎湃。还有二胡齐奏《葡萄熟了》、民族管弦乐《喜讯》……一首首曲目将音乐会不断推向高潮。   

    观众的情绪也随着一个个动人的音符而跃动,并逐渐融入音乐的世界中。当音乐会接近尾声的时候,现场气氛更加热烈,久久不能停息的掌声和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让指挥无法谢幕,一连加演了三首曲目《花好月圆》、《卡琳卡》和《拉德斯基进行曲》。   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吴玉霞感慨道:喀什观众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水平,他们的热情激励演员在表演中激情四射。感谢喀什观众,感谢喀什人民!   

    把高雅音乐送到基层——访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   

    (首席记者潘黎明)“这次演出的剧目都是新疆民族音乐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初创作时,就是为了纪念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周年而推出的,是文化部一个重要的援疆项目。去年4月在北京世纪剧院一经亮相,就受到了周永康、王乐泉、孟建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而且受到首都观众的喜爱。”席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对于《美丽新疆》的喜爱和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这台音乐会实际上也是中央民族乐团为了配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这一主题教育活动精心设计、创作的。50多位中央民族乐团和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的音乐家和歌唱家同台献艺,以新疆人民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为主打曲目。”   “这次,我们突破传统的音乐会模式,把民族艺术和传统艺术相融合。在音乐的氛围下,把音乐美、情同手足的情谊之美、相互合作进行艺术创作的美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创新作品和传统作品巧妙结合的富有艺术性的新音乐会。”   

    席强告诉记者,把高雅音乐送到基层,是此次音乐会的一个重要意义,也是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更多途径、借助更多平台,传播新疆艺术,让更多的世人了解新疆,感受新疆艺术之美。   

    席强认为,虽然党和政府多年来对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但喀什文化的发展程度同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说现代文化引领,怎样引领?就是要走进基层,就是要把高雅艺术送到边疆,送到少数民族群众中,提升边远地区人们的文化素养。”   最后,席强说:“我在喀什的两天时间里,时时刻刻都被喀什独特的风情震撼着、牵引着,这里太让人留恋了,音乐太让人痴迷了,值得我们学习和领悟。”   

    琵琶弦上说新疆——访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吴玉霞  (首席记者 潘黎明)记者见到吴玉霞的时候,她正在后台调试琵琶,手指拨划之间,清脆的乐声随之流出,让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谈到《美丽新疆》时,她说,这是各民族文化融合最好的表现形式。这台音乐会去年首次演出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曾说过,《美丽新疆》充分展示了音乐的魅力,对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凝聚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巡回演出等方式,进一步发挥社会效益,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所以,今年的巡回演出不但是为了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也是为了把新疆各族人民的心凝聚在一起,更是为了让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了解和热爱新疆。   

    吴玉霞是著名的琵琶演奏家。在音乐会上,她和维吾尔族演奏家买买提依明·阿不都热依木合作演出了一首《天山之春》。她说:“琵琶音色优美细腻,长于抒情;手鼓则极具新疆风情,热烈欢快,动感很强。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乐器一起演绎出了新疆的如画景色,以及春到新疆的热烈欢腾。我们的合作可以说是动静相宜,给人以全新的艺术享受。”   “实际上,《美丽新疆》演出形式、内容、曲目都推陈出新,汉民族传统乐器和新疆少数民族乐器合在一起,把多民族音乐的风韵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了新疆人民热爱祖国、各民族一家亲的强烈情感,这次琵琶与手鼓的成功合奏给了我很大信心。”   音乐把各民族连在一起——访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团长拜合提亚尔·阿布都瓦依提   

    (记者郭琳君)《美丽新疆》大型民族音乐会在喀什观众的掌声与音乐的合奏声中落下帷幕。作为新疆民族乐团团长和此次巡演的副带队,拜合提亚尔·阿布都瓦依提激动地表示,喀什的各族观众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喜爱,是对专业音乐工作者的鼓励。喀什观众听懂了他们的音乐,音乐把各民族连在一起,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拜合提亚尔·阿布都瓦依提说,中央民族乐团是国家级艺术乐团。他们的管弦乐队建制主要是由汉族乐器群体组成,分吹拉弹打四个声部。这次和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的联合演出,实现了器乐的融合、音色的融合、文化的融合,促进了民族间情感的交流,展现了各民族大团结和大融合的美好画面。   

    在音乐会现场,由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吴玉霞琵琶独奏和国家一级演员、维吾尔族演奏家买买提依明·阿不都热依木手鼓伴奏的《天山之春》引起了大家关注。拜合提亚尔·阿布都瓦依提告诉记者,这两种乐器的相互融合,像中国传统音乐的“风、雅、颂”中的“颂”,对于这类古乐器的相互融合,正是民族乐团表演中需要探索的。他希望借助文化援疆的力量,再次与中央民族乐团联袂,相互学习,共同打造更多更好的民族乐曲。   

    让喀什舞动——访中央民族乐团首席、国家一级演员唐峰   (首席记者潘黎明)“喀什很美,不愧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非常大气。在喀什的两天时间里,我们去了香妃墓、大巴扎、高台民居等景点,感受到最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在同维吾尔族老乡零距离接触时,他们的热情、质朴让我们感受到了喀什的真诚和厚重。”唐峰说起喀什来眉眼里都是笑意。   

   “能把《美丽新疆》奉献给喀什人民,我觉得很有意义。”唐峰说,“这也是中央民族乐团首次与地方音乐团体合作。两个乐团风格迥异,特色鲜明却又和谐默契,不同的音乐元素,不同的文化底蕴,在舞台上交流与融合,碰撞与和谐,使音乐会异彩纷呈。”   “所有曲目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汉民族的传统音乐比较注重思想,强调意境,相对安静,但新疆音乐不同,尤其是维吾尔族音乐,舞蹈性很强,让人一听就想跃动起来。我们着重突出了新疆音乐的舞蹈性,选择的曲目都特别有代表性,体现了新疆人热情、豪放的性格,让人们感受到新疆各族人民欢歌笑语的和睦生活,感受到新疆的美好发展前景。在喀什的演出很成功,看到喀什的观众随着音乐击节欢呼,甚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我觉得特别激动。”   “其实琵琶、二胡、唢呐这些汉民族惯用的乐器,最早都是从西域传过去的。这是文化融合、民族融合最好的历史见证。喀什古代的音乐也同样影响了中原的音乐,疏勒乐曾经风靡长安。如今,我们带着新的融合回到喀什,让喀什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起来,真的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