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河北省赵县王西章乡南寺庄小学二年级小学生石子颖和她的同学们度过了快乐而又难忘的一天。“我们不但学会了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领到了北京的叔叔阿姨送给我们的学习用品,还看到了他们带来的精彩节目。”石子颖说。 当日下午1点半,当文化部团委“文化青年走基层”实践活动演出小组的演员们还在调试着音响设备、做着演出前最后的准备时,石子颖和小伙伴们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哼唱着刚刚学会的《学习雷锋好榜样》,一边搬着小板凳来到操场上。 “哎,那不是上午教我们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老师么?”“他还会教我们什么歌儿呢?”当来自中央歌剧院的男中音演员张晓元来到石子颖和她的小伙伴面前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并给予了“张老师”最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哈哈,张老师唱得真有意思,嘴巴张得好大呀。”张晓元用美声唱法演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让石子颖跟身旁的小伙伴乐成了一团。 “之所以用美声唱法为孩子们唱这首歌,是因为美声唱法浑厚高亢的音调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而且这首歌的歌词特别美,能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埋下热爱祖国母亲的种子。”张晓元特地向记者表示。 多才多艺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编辑陈瑜一曲钢琴独奏《彩云追月》,让很多乡村孩子第一次现场聆听了悦耳动听的钢琴曲。“穿粉红色裙子弹琴的阿姨很漂亮,弹得非常棒。”今年已经10岁的三年级小学生白文宽兴奋地说。 “这里的学生非常天真可爱,对艺术的悟性也很强,演出中我能够感觉到他们是在用心聆听与感受,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陈瑜也难掩内心的激动。 同样是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邱锡鹏擅长配音模仿秀等口技表演,他以齐天大圣特有的腔调,现场模仿了“孙悟空大闹三清观”片段。“太像了!”“像极了!”等来自观众席中的啧啧称赞不绝于耳。 “那位叔叔的声音很像孙悟空,不过就是长得不像。”平时很喜欢看动画片、最喜欢孙悟空的一年级小学生白乐天对邱锡鹏的表演“颇有微词”。
“自己的表演能受到孩子们喜欢,我感觉非常欣慰和充实;即使孩子们提出了批评,正说明他们确实是在用心欣赏。”邱锡鹏笑着说。 作为演出小组组长的文化部团委副书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轻音乐团青年长号演奏家李冰川日前刚刚完成赴印度演出任务,他为给孩子和乡亲们演出进行了一番精心准备。听说他给大家献上的长号独奏《中国心随想曲》,曾为印度总统帕蒂尔演奏过,孩子们和乡亲们对自己享受到“总统待遇”感到兴奋。 “再来一个,再来一个……”这是国家京剧院青年演员刘铮在演唱完京剧《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选段后,很久没有看戏的南寺庄乡亲们的迫切呼声。刘铮加唱了大家熟悉的《苏三起解》选段。谈到这次演出,刘铮有两点深刻体会:“一是给农村的小学生唱戏,让他们感知、体会京剧,具有很好的启蒙作用,对弘扬和传承国粹艺术很有意义;二是跟我配合的当地的京剧票友乐队很专业,大家配合得很协调,京剧在当地很有群众基础。” 不单是刘铮,来自中央歌剧院的女高音黄文卿也与当地音乐爱好者赵志勇搭档,为孩子们和乡亲们合作演唱了《长江之歌》。 “跟孩子们的接触特别是跟他们一起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使自己对雷锋精神的内涵实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文化青年,应该将这一精神发扬到实际工作学习中去。”黄文卿说。 慰问演出结束后,南寺庄的乡亲们还为演出小组表演了当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背灯挎鼓”。“我们用自己的表演好好招待一下文化青年们,真的十分感谢他们的精彩演出。”南寺庄村支部书记白振亚说。 此次赴南寺庄村的演出小组是3月16日启动的“文化青年走基层”实践活动8个调研小组之一。在3月31日至4月6日为期一周的驻村蹲点期间,除为当地群众带去文艺演出外,他们还就基层文化建设、民间艺术传承等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虽然这次文化青年走基层活动仅有短短的7天,娄烦纯朴的乡土民风却已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组员,而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娄烦的父老乡亲,特别是孩子们那一双双对知识、对艺术充满渴求的眼睛。 (作者:中国文化报 王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