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国家图书馆:浅谈新时期文化系统基层党建工作
发布时间:2012-10-08 16:05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2-10-08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胡锦涛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就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全国文化系统党组织和党员正在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建设发展目标,在文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领导班子是关键,党组织是保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的高度,对加强文化领域的党组织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门讨论文化改革发展的有关问题,第一次以中央决定的方式对文化改革发展做出重大部署,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统筹全党全国的力量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标志着我国的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民族的责任,但文化系统首当其冲。文化改革发展对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文化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创新发展,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目前,我国文化系统的基层党组织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系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央从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对加强文化系统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文化部党组创新党建工作机制,采取属地管理与行业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先后印发了《关于在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指导方案》,并通过召开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举办全国文化系统党建研究会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年会等形式,加强对文化系统党建工作的研究和行业指导。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是最具体、最复杂、最琐碎,矛盾最突出和困难最多的环节,直接面对每个党员、每名群众、每项工作,所以基层党建工作十分重要。本文立足文化系统的党建工作实践,从文化改革发展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新时期文化系统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之路。

    一、讲政治,把方向,保阵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热切期望。面对这一现实,创作、生产和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时代赋予我们党以及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基层文化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如何积极倡导和大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和创作方向,对基层党组织而言是个时代课题。文化系统党建工作的重点是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自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社会主义的立场、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努力创作生产和提供更多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生动实践、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提供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精神文明成果。文化领域有别于其他领域,有着自身的特殊属性,文化系统的基层党组织尤其需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确保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正确导向。思想政治建设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基层党组织的基石。加强文化领域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更具有极端重要性,也是任何时候不能放松的工作。对于文化系统的基层党组织而言,讲政治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基础要求,讲政治的根本在于把方向,文化系统基层党组织应通过学习时政讲话、观看专题报告、举办理论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国家文化建设方面的大政方针,使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与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稳稳筑牢思想防线,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确保文化队伍和文化阵地导向正确。

    二、抓学习,强业务,促发展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迅猛发展,各种信息可以通过扁平、快捷的方式进行传播,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涌现,文化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文化领域各系统各单位的业务工作面临新的变化,基层党组织在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中首先应该围绕中心,加强基础业务能力的建设,基础业务是创新和发展之本,固本强基才能创新发展。另外,文化工作者还需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各种知识,否则势必落伍于时代,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多样的文化需求。因此,文化领域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技能提升、知识竞赛等活动,带领党员加强文化理论学习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素养,努力使基层党员成为推进文化创新和发展的行家里手,在文化战线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创先争优,做弘扬先进文化、传播优秀文化的模范;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上创先争优,做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标兵。文化系统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业务能力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全国文化工作者队伍的战斗力也就高了,文化改革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任务就有了组织保障和人力保障。

    三、抓青年,强队伍,有保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分布在文化系统的广大党员,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截至2010年年底,仅文化事业单位就有党员40.8万名,占文化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37.2%。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发挥文化系统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践表明,广大文化青年是我国文化建设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基层党组织应更好地发挥文化青年的作用,让广大文化青年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传播的伟大事业中去,要通过党建带团建,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关怀和关爱。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肩负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的光荣任务。基层党组织要履行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能,要把牢团建的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青年工作中去,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真心实意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着力提高服务青年能力,把为青年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为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工作、生活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和关爱。要把加强基层团的建设当作基层党组织的重点工程来抓,增强基层文化青年的活力和战斗力,努力使党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党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基层党组织要加强面向青年人的党的知识学习宣传和思想引导工作,要引导文化青年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担当责任,敢于直面困难。吸引各类优秀青年人才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注重在文化系统优秀人才、先进青年、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优秀文化人才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四、强组织,增活力,见实效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否紧密,关系到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关系到党组织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系统直接担负着为广大群众提供优秀文化产品、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重任,这就要求文化工作者增强国情了解、增加基层体验、增进群众感情,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基层党组织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优势,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发挥组织保障作用。党组织的活力至关重要,一个充满活力的队伍才能朝气蓬勃,永葆生机和希望,保持生命力和战斗力。对于文化系统的基层党组织而言,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党建主题活动,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增强支部活力,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尤为重要。态度决定力度,高度决定视野,创新绽放活力,党建活动的质量高,载体丰富,党组织的队伍就富有生机活力。活动载体要追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若只求形式,忽视内容,就会犯形式主义;若只求内容,忽视形式,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基层党组织要寻求组织生活和活动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有机统一,既要有丰富的内涵,还有彰显鲜明的时代特征;既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还要发挥其宣传性、示范性,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当前,全国各级文化系统正在深化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各级文化系统的党员干部肩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责任,文化强国的历史重任要求文化系统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对文化系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今我党已有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文化系统的基础党组织在推进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成绩,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