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完善文化系统改革发展组织领导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发布时间:2012-10-08 15:40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2-10-08

今年上半年,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这标志着文化系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中最艰苦的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事业为补充,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的新型演艺体制格局已经形成。这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相应完善改革发展组织领导,将工作重心从推动改革转变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此时,必须同步做好广大干部思想政治工作,阐明工作调整的必要性,夯实改革发展组织领导的思想基础。

一、阐明改革部门工作定位在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中,各级文化行政部门都设立了改革部门,专门负责本级文化体制改革的领导工作。随着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难度最大的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的基本完成,改革部门的存废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前一阶段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成绩说明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大功告成,改革目的已经达到,改革阶段已经结束,改革部门也可以撤消。另一种观点认为,前一阶段的改革虽然取得很大突破,但还只能说是完成了改革的阶段性任务。改革与发展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部门必须保留,继续推动改革单位用深化改革的办法,治愈长时期积累下来的旧体制弊病。出现这一类争论,是因为部分干部对改革部门工作定位不了解。但事实上,当前形势下改革部门的工作定位,是本级完成阶段性任务后改革发展工作的综合指导部门,其目标是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带改革。要阐明改革部门的工作定位,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并且发展相伴而生,阶段性改革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改革的结束。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领域的改革来看,一个阶段改革的完成总是伴随着新的发展问题的出现,只有不断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的问题,才能推动事业永续前进。

另一方面,改革部门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中对改革单位职工的个人身份、社会保障、工资待遇、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了各改革单位的具体情况。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并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政策解答、思想动员。很多改革部门的负责同志逐一与干部群众谈改革、讲政策、说道理,换取了他们对改革的信任和信心。改革部门最了解、最理解干部群众的诉求,只有改革部门才能有效把员工期盼与改革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员工与单位共成长。   

二、阐明改革部门工作职能 2012年1月13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更名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的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协调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这次机构职能的重大调整成为各部门调整职能的起点。2月24日,文化部重新调整了文化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明确其对口衔接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统筹推进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和发展相关工作。近期,文化部下发通知,明确改革工作的重点从以推进改革为主转到统筹改革与发展上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着力加强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机构建设。从以上调整不难看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部门的职能也在发生相应变化。结合改革工作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可以梳理出改革部门新形势下应承担的工作职能。从改革的进程来看,改革部门一直是改革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对内联系本级其他部门,召集综合性会议,对外联系其他相关单位,争取支持。从改革的主要目标来看,改革部门致力于打造合格市场主体、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从改革的措施来看,阶段性任务完成之前主要是政策引导,之后将辅以项目和资金引导。因此,改革部门新的工作职能主要包括综合协调,指导企业改革发展,落实政策、项目和资金。要阐明改革部门的工作职能,要把握三点。

第一,改革部门不仅仅是某一单项工作的指导部门。与国家发展委的职能相似,改革部门联系着众多其他部门的工作,很多具体工作需要改革部门协调,但不一定由改革部门具体落实。

第二,改革部门直接指导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了企业,但是转企改制并不意味着成为现代企业。转制单位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符合条件的要开展股份制改造甚至上市融资。这些工作是改革部门的核心职能。

第三,政策、资金和项目是推动工作的有力保障,改革部门要积极向有关单位争取。只有落实了政策、资金和项目,才能把握工作主导权,掌握改革发展领导权,实现引导改革发展方向的目标。三、阐明改革部门主要工作方法体制格局的重构必然带来工作方法的转变,而部分干部认为,只要把下属单位体制改好了,就能一劳永逸。事实上,文化系统体制改革中转变政府职能这个重要环节却往往被忽略了。因此,阐明改革部门主要工作方法对于转变干部思想观念、提高指导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宏观管理。在前一阶段改革工作中,很多工作必须细致周密,改革部门工作人员甚至要直接面对一线职工做思想工作。但是,现阶段改革部门要更多地从大处着眼,实现“从管微观到管宏观、从管脚下到管天下”的转变。应由企业自己解决的问题和承担的责任,改革部门不应越俎代庖。职能中所谓“指导企业改革发展”并非事无巨细地帮助某个企业做制度设计,而是为本级文化系统的企业确定改革发展方向,以确保符合国家方针政策。

二是加强方法创新。工作重心要从推动改革转变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工作方法必须创新。例如,在新的演艺体制格局形成后,文化行政部门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才能更为有效地行使宏观管理职能。为此,改革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建立演艺企业评估体系。这一工作方法,将优化演艺行业管理模式,提升行业管理效能。类似的能起到抓一带十作用的工作方法,应成为工作方法创新的一个方向。

三是加强调查研究。前一阶段的改革是以转企改制为中心环节的改革,很多事业单位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了企业。文化企业如何发展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改革部门要在调查研究方面延续前一阶段的工作作风,坚持深入相关单位和部门开展调查研究。不同的是,现阶段的应更注重数据的采集和前瞻性的研究。丰富而准确的数据有利于正确判断形势,从而决策出正确的发展方向;前瞻性的研究有利于未雨绸缪,使文化企业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