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一个重大课题,其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修养应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又是干部素质教育和提高政治素养的关键环节。 2010年中央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及目标。要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必须努力打造一支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理念信念坚定、政治素质高、品德修养好、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强的领导干部队伍。现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文化领域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品德,适应两大历史任务的需要,做些初步探讨。
一、文化领域领导干部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干部是决定因素。领导干部没有良好的素质,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得到正确的贯彻落实,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党所制定的目标任务就不能完成,就不会得到群众的信任,就会影响党的事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也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领域领导干部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有其他领域领导干部应有的共性的思想政治素质,又有文化领域对领导干部的特殊要求,具体讲,应具备以下基本思想政治素质。首先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即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只有坚定政治信仰,才能正确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增强对党的事业的使命感和对人民的责任感,才能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自觉遵守党的规章制度。其次,文化领域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奉献精神服务于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群众满意不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时时刻刻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使生命和事业之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这片沃土之中。第三、文化领域领导干部要熟悉掌握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规律,要坚持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坚持“双百”方针,特别是在新疆目前所处的新的历史发展形势下,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持变化、变革、创新的理念,带领本部门的同志,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更好、更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为新疆两大历史任务的实现做好精神支撑的工作。第四、新疆文化领域的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作为衡量的唯一政治标准,确保在各类文化艺术表演活动、或行为中,坚持正面向上,坚持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国家统一、宣传民族团结,这应该是新疆文化领域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政治素质,特别是在新疆文化具有的政治属性、民族属性、边疆属性、战场属性的大前提下,这个素质体现的特别重要。当前我区文化领域领导干部整体政治素质是高的,是能适应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完成党的目标任务的。但是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理想信念动摇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等工作作风不实问题、脱离群众问题,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变化、不能及时研究文化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适应市场较慢的问题。还有诸如:贪污腐化问题、铺张浪费、追求享受、贪图安逸的现象。这些人理想信念动摇,思想政治素质低下,忘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损害了党的形象,疏远了党群关系,这些问题也都是文化领域领导干部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会影响党的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文化领域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文化领域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包括三个方面:政治素质的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素养的培养。(一)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指领导者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应具有的基本条件、基本品质和基本技术的总和。是他们在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中培养出来或必须具备的个性特质,是高度政治化的结果。政治素质的根本要求就是应培养领导干部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素质。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培养应包括以下内容:政治理论和政治知识;政治观念和政治意识;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政治热情和政治作风;政治阅历和政治经验;政治技能与政治艺术。按照上述培养内容,应突出以下几方面政治素质的培养。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二是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即应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三是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四是严守党的纪律,即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五是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即在重大政治原则上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六是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是指培养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水平,包括对马列主义主义基础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理解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三)道德品质素质。道德是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一系列的道德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精神领导素质,是人的灵魂核心和最本质的内涵之一,是组成人格的最重要成份。领导干部担负着各部门领导责任,手中或多或少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利,行使着决策、教育、引导、组织、执行等诸多职能。这种职业特点,使其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位置,在社会的道德建设中具有层次高、影响大、示范作用强的特点,具有社会楷模的身份。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政治道德、权力道德、法律道德、社会公德和群体道德等方面。
三、文化领域领导干部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也关系到家庭、社会的发展进步。在现实工作和生活当中,在广大干部队伍里面,有的人可敬、可亲、可爱,有的人可气、可惜甚至可恨。人生就像工厂产品一样,可以划分出层级,有的是精品,有的是合格品,有的是废品、残次品甚至是劣品、危险品。怎么样防止成为残次品、劣品和危险品,就是要时刻注重个人品德修养。人生不长,生命脆弱,自己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因此要活得好、干得好,在不断追求更好和最好的目标中实现自身价值。一个渴望并努力谋求成功的人未必能成功,但是原本就没有渴望和追求的人,绝然不会成功。成功的根基也是在品德。怎么样来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是有规律可循的。高尚的品德,是领导干部建树形象的主体素质和内在要求。德与才相比,任何时候德都是第一位的。德好才不好,干不成大事;才行德不好,小才干小坏事,大才干大坏事。一位名作家曾经说:"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必须是好人。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肯定要摔跤子。"提高领导者的道德素质,必须苦练内功。自觉运用先进的理论观点、科学的思维方式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政绩观、价值观;敢于解剖自己,勇于超越自我,不断清除思想深处的错误观念;在各种诱惑面前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不为钱财所动心、不为酒色所忘形、不为权势所丧志,严把“第一次”关口,筑牢反腐败的第一道防线。第一,用人要公正。干部问题是个敏感的问题,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用什么样的人,怎样用人,集中体现着领导班子的导向,强烈影响着干部职工的情绪和行为取向。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公道正派用人,用公道正派之人。一不能亲亲疏疏、拉拉扯扯,厚一伙、薄一伙;二不能武大郎开店,光用听话的、能力比自己差的;三不能在经济上与经营负责人纠缠不清,甚至到了发现问题也不敢调整的地步。第二,处事要公道。对重大问题的拍板定夺,对疑难问题的答复处理,要得到上级的肯定,得到群众的赞许,经得起历史的验证,关键在客观公正。要做到“公正为准”,关键要坚持“公心为本”。凡事首先要想到事业的发展,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上,绝不能因小团体的利益而动摇了自己的科学决断,更不能因个人一己之私利而干扰了自己的正确决策和公正处置。第三,作风要正派。公正体现在作风上就是一身正气,刚直不阿,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主持公道。四、提高文化领域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须依靠品德修养 依靠教育,加强品德修养。品德修养是领导干部保持公正廉洁、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要做到固守操守,承受的考验比常人要大得多。权力的诱惑,金钱的诱惑,美色的诱惑,无时不在地试图侵蚀我们的肌体,软化我们的意志。个别领导干部出现腐败问题,说明他已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准则,思想品质方面有了缺陷。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严格自律,才能经受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重考验,保持清醒头脑;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养成浩然正气,保持高风亮节;也只有坚定高尚的理想与追求,才能真正形成遏制滥用权力的内在制约力量。领导干部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从延安整风以来,我们党就与时俱进地不断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作风教育,特别是对领导干部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教育。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加强党的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只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才能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修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领导干部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还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学深学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谋利、为谁奉献的问题,提高自省、自重、自警、自励的自觉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真正发挥表率作用。加强文化领域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修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作,一方面需要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加强教育,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学习和实践,在工作中自觉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只有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个人品德修养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才能带领本部门的文化工作者,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实现党的文化工作目标,进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