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党组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目标,以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为主线,以创先争优创新机制为抓手,结合实际,抢抓机遇、变化变革、开拓创新、注重成效,不断推进系统党的建设,呈现出服务中心服务群众能力不断提高,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群众争当先进、争创一流的意识明显加强,各项项事业不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在规划目标的制订落实上体现为民服务基层重要注重创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文化厅党组多次组织党组一班人反复学习领会,结合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关于新疆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围绕将新疆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大区转变这一宏伟目标,对自治区“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进行反复论证、修改,广泛征求基层和群众意见,十分注重把科学发展、强化基层、关注民生的理念体现在其中,最终形成了一个上级和基层群众都非常满意、认可的规划目标,为新疆文化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党组还深刻地认识到,仅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还远远不够,还必须通过充分发挥文化系统各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变化变革、跨越发展的理念,坚持以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为主线,以创先争优、创新机制为抓手,把促进文化大发展的目标作为每个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目标,把服务群众文化为民作为各族文化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才能把科学变为现实,把规划变为成果。为此,自治区文化厅几年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狠抓了这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强化学习引导,统一各级思想。把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工作作为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树立变化变革创新,转变观念结合起来,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精心部署,精心安排,认真落实学习争创计划,明确争创目标,层层动员发动,持续广泛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二是立足工作实际,注重创新机制,找准工作结合点。我们在系统各级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了坚持落实“四会”制度(即各单位党委(支部)会、行政会、每周例会、干部职工大会)的工作,开展了“三点评”(群众评议、领导点评、组织点评)、“两争创一表彰”(争创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创先争优优秀党务工作者)活动。对党员履诺、践诺情况进行经常性点评,在各项工作完成节点,对党员完成中心任务,开展服务群众情况,开展了普遍集中点评,有效激发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的持续动力。三是突出创争重点,坚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狠抓落实。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群众第一、基层重要、民生优先”的要求,我们结合民生建设年和基层文化建设年文化惠民的重点,确定了把为26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70个城市街道、社区文化室配齐文化活动专项设备,落实自治区党委确定的22项民生重点工程之一的免费开放文化民生项目,大力开展以现代文化为主旨的文化惠民活动,作为在艺表团体和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和持续不断在各族群众中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的重点内容,把“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要求落实到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上来,落实在日常的文化工作当中,让群众通过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共享和检验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果,感受到加强文化系统党的建设带来的深刻变化。
二、在狠抓作风建设整顿中体现为民服务基层重要注重创新在实施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果推动自治区文化大发展目标努力实现的进程中,文化厅党组始终高度重视,注重加强作风建设,并把强化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作为作风建设、整顿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注重教育,强化意识。根据自治区党委关于效能建设的要求,在文化系统深入开展了“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对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持“变革、变化、创新”理念、展现“新疆效率”和“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检查文化系统各基层党组织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群众和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引导各级围绕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建设文化发展大区的目标找差距、定措施,使各级干部深受教育和鞭策,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派出督察组对作风整顿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点评,使大家在思想上受到了震动,增强了紧迫感。二是健全组织,常抓不懈。成立了由纪检、机关党委、办公室等处室组成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绩效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效能考评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推进执行力建设。几年来,我们坚持每年将新疆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的年度任务提出来,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文化部确定的自治区文化文物工作重大主题活动、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工作和文物工作等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将每一项任务都逐个逐项分解到厅党组每个成员和机关各处室,制成一览表,明确工作标准、保障措施、完成时限等要求,确保工作的落实。同时要求各直属单位也比照各自的任务,明确责任,逐项分解,定期检查、考核。从而使人人有目标任务,人人有工作压力,人人都奋力争先。这种方式、方法的创新,成为倡行“新疆效率”、“新疆精神”的有力抓手,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和事业的不断发展。三是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以加强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我们直面突出问题,敢于揭短亮丑,动真格、下猛药。党组结合在日常工作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先后对四名履行职责不力的县处级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不但教育了干部本人,而且对促进全系统各族干部提高认识,强化意识,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提高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还指导五个服务窗口单位制定了科学、规范化的服务标准,明确了工作要求。目前,自治区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群艺(文化)馆均制定了服务标准,提高了免费开放工作质量,各族群众对文化行业、文化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在中心工作的落实中体现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积极在为民服务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发展文化事业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是我们在党建工作中着力实现的一个目标。我们在工作中,一是明确文化惠民、为民服务主旨。坚持突出主旋律,牢牢把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积极创新文化惠民、为民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通过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为民服务周、新歌唱新疆、新诗写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主题音乐会、《奠基者》音乐会、《来自天山的祝福》大型文艺晚会、《美丽新疆》大型多媒体音乐会,在全区广泛开展“唱支新歌给党听”群众性歌咏活动、“打起手鼓唱起歌”基层文艺汇演等各项主题活动,拉近了高雅艺术与各族群众的距离,使“感恩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进一步坚定群众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充分展示了现代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艺术的形式在引导各族群众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中的巨大作用。二是丰富文化惠民、为民服务形式。围绕自治区“民生建设年”、基层文化建设年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等活动。在举办“第二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中,一方面努力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一方面又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定决心和大力支持下,率先开展了文化惠民工作,做到既培育市场又让利于民,使6万余名各族观众欣赏到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9个艺术团体74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召开之后,我们又推出了“周末大舞台·冬季演出季”和“周末大舞台·春季演出季”文化惠民活动,在乌市5个剧场,推出我区舞台艺术精品,以低价惠民的方式,为各族群众送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展现了为民服务的高度文化自觉。三是拓宽文化惠民、为民服务载体。做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坚持公益为民。从2011年6月起自治区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实现开放,全区107个公共图书馆、108个文化站、109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到2011年底全部实施免费开放。国家、自治区投入巨额资金,让文化发展的成果为各族群众共享,极大地保障了群众的文化权益。我们还在全疆上到自治区,下到各县级艺术团体深入开展了“千场演出送基层”活动,把精彩的文艺节目送到地州、送进学校、送进军营、送进共建社区和建筑工地。开展了节日文化惠民活动,举办了新年演唱会、诺鲁孜节民族音乐会、清明音乐会和端午诗歌诵读会等节日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新歌唱新疆”、“新诗写新疆”活动,为在各族群众中培育新疆精神,弘扬新疆精神,为我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