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湖北省文化厅:增强党的纯洁性必须强化六种意识
发布时间:2012-10-16 09:25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2-10-16

    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党的纯洁性教育的重要任务。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深入阐述了纯洁性教育的重要意义与目标要求。这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应对“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充分认识提高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大力强化“六种意识”。

     一、增强党的纯洁性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 “纯洁”就是纯净、洁白,“纯”是没有杂质,“洁”是没有污点,干净、洁白;用于人的品质就是纯粹清白,没有污点;用于党性就是没有私心。纯洁性主要包括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等。最根本的是思想纯洁和作风党性纯洁,也就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与“怎么为”的问题,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处理好的首要政治问题。“为了谁”就是要摆正国家、人民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干工作、想问题,是为自己负责还是为集体、事业负责,是为个人负责还是为组织与群众负责,是为眼前负责还是为历史负责,每个人都在做着不同的取舍,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内核。“怎么为”表现为同一项工作,可以应付地做,可以积极地做,可以一般地做,可以尽心尽力在做,可以真做也可以假做,对事业发展结果自然不同,给老百姓留下的印象也不会相同。党员的思想纯洁、作风纯洁决定着一个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每一个党员的纯洁性、先进性又决定着一个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每一个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先进性就关系到整个党的人心向背,决定着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每位共产党员的一言一行都与全党的大局密切相关。当前,开展党的纯洁性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完成我党历史使命必须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即在本世纪上半叶,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距离2021年,还有不到10年时间了,任务艰巨,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迫切需要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当前面临的困难,可以概括为“五难”。一是国际环境难。前30年,中国以资源、市场、廉价劳力和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也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势力和周边国家的恐慌,遏制中国发展的不利因素日渐增多。世界经济发展中资源、市场的竞争日趋加剧。外部发展环境,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二是改革深入难。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和啃硬骨头阶段,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政策的协调性、配套的规范性及出台的时机等要求很高,难度很大。三是持续增长难。发展方式转型转变已进入关键期,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相当严重。受国际经济影响,推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已显乏力,经济增长下滑。四是矛盾调解难。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不足与不公、不同层级与不同行业间差别等,各类矛盾凸显,各种矛盾交织,大大加剧了解决的难度。五是价值统一难。思想多元、价值多维、诉求多样化,把人们的思想集中统一起来难度很大,不利于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只有纯洁党性,才能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才能破解这些前进中的困难。

    第三,我们党队伍现状迫切要求加强纯洁性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在中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上,他把党的纯洁性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五个方面,即理想信念不坚定、作风不正、原则性不强、为政不廉、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不力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作为执政党必须解决这些问题。第四,十八大召开之前,统一全党思想迫切要求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党的十八大是我党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次重要会议,备受世人关注。因此,十八大之前,国内外的杂音较多,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声音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国民心。

    二、文化系统增强党的纯洁性,必须强化“六种意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文化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先后下发了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文化发展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切实提高文化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与精神状态,以坚强的党性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第一,增强党的纯洁性,必须强化党员意识。共产党员必须时时刻刻记得自己是一名党员,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是要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以“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二是要坚定党的理想与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道路;三是要严格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四是要坚决执行党的原则与纪律,即民主集中制和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同时还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宣传纪律、经济纪律、人事纪律等;五是要认真贯彻党员的八项义务。只有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第二,增强党的纯洁性,必须强化服务意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核心是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立场和为民办实事问题。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党性纯洁的最高标准。文化部门作为服务部门,既有行政服务,也有社会服务。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思想,要切实解决“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但事难办”问题,要始终记住:解决基层同志和服务对象的困难是我们的应尽职责,不是施舍,不是恩赐。要运用手中的权力积极争取、创造条件,切实为基层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多调查研究、多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建议;要公正、公平地行使好人、财、物的管理权与支配权,使各类人才和有限资金发挥出最大效应;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事实事,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不畏艰难,敢于攻坚,勇于“涉深水、破坚冰、啃硬骨头”努力破解文化改革发展中困难与问题;要“少说多做”,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各基层文化单位干部职工要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怀着服务群众、造福百姓的强烈责任感,满腔热情地做好各项文化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老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要着力改善服务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努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第三,增强党的纯洁性,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所谓职责就是拿一份薪水干应该干的事,就是份内之事,这是任何一个职位的基本要求。一个岗位、一群岗位履职不到位,一个整体就会出现塌陷,就出现短板,就会影响整体的发展水平。创作生产出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精品力作,是我们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体现一个地方文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处理获奖与市场的关系。要努力创作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精品,让人看了还想看,每欣赏一遍都有一种新的收获。要积极传播优秀文化产品,让城乡基层文化群众同样感受到高雅文化的享受,以维护和实现他们的文化权益。公益文化单位作为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阵地,要抓住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城乡基层文化设施、设备建设投入力度的机遇,着力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硬件建设,同时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传播途径和内部管理,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大的改进。第四,增强党的纯洁性,必须强化先优意识。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岗位工作做得怎么样,参照标准就是看你在全国、全省同行中的位置,就要看你是否做到了别人无可挑剔、无可取代的水平。你的工作在全国同行中一流、在省直同行中一流,你就做到了最优。文化系统的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对照先进查一查,我们是否做到了最优?经常到基层和服务对象中走一走、听一听,他们还有哪些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放眼全国、省直同行看一看,他们哪些地方比我们做得更好?如此一查、一听、一看,就会找到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就会进一步激发我们的追赶激情。所有党员都应该做到尽心谋事、尽力干事,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作风、一流的纪律、一流的干劲,干出一流的业绩,以文化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回报人民群众。第五,增强党的纯洁性,必须强化纪律意识。严明纪律是维护党的纯洁性的有力保证,所有党员干部必须切实增强纪律意识,把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群众纪律和廉政纪律等规定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要严明政治纪律,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廉政纪律,特别是经济纪律。随着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各级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会越来越大,文化部门已不再是“清水衙门”。设施建设、资金分配、项目实施、文艺评奖、干部选拔以及日常的人、财、物管理等等,同样存在着腐败的风险,监管不到位,一样要出问题!要加强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与自觉性,落实好党内民主与公开,落实好党内监督、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要在干部选拔、行政审批、资金使用、资产运营、资本动作等方面加强监督,确保楼建起来,人不倒下去;资金用出去,干部没垮下来;评奖客观公正,评出导向;用人适合其位,激励干劲。第六,增强党的纯洁性,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创新包括事业创新和管理创新。事业创新,一是“大”。设施建设要有大手笔,业务建设要有大策划,文化活动要有大品牌;二是“深”。即公共文化服务在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与机制等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深入,力求让公益文化服务更便捷、更持久、更有吸引力。三是“新”。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要创新,文化产业发展要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要创新。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以适应时代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四是管理上要“严”。努力推进文化系统宏观调控更加有效,微观管理更加严密。各项工作制度、财经制度、廉政制度等执行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落实到位,确保文化事业健康、稳步、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