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2-10-16 09:32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2-10-16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阵地基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中国革命的红色之源,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学习革命传统,培养爱国情操,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所。长期以来我馆都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丰富展陈内容、提升教育功能、加强协调联动、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将多年来我馆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加强基地自身建设和管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一座以保护党的诞生地原址,收藏保管相关文物史料,研究、展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为主要任务的纪念性博物馆。建馆60年来,已征集和收藏文物史料和历史照片10万余件,其中属于国家文物的38000多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118件;举办各种专题展览70多个;编研出版各种专业著作50多种;累计接待观众1225万人次;成为上海文物史料收藏数量最多、国家一级文物最多、接待观众人数最多的革命纪念馆,成为全国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文物史料收藏中心和研究中心。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后,我们对保安、保洁和物业进行了社会化管理,使馆的安全和行政后勤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2001年6月,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成为本市博物馆系统第一家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单位。建馆60年来,我们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和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红色旅游先进集体、全国德育教育先进集体和上海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在全国文物、博物馆界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教形式和内容(一)打造品牌项目,创办上海市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夏令营上海市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夏令营是针对上海市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积极要求入党的学生而举办的。自2010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在夏令营期间我们分别邀请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刘庆泗、党史专家倪兴祥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冯艾为营员做讲座。讲座通过畅谈不同年代的青年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来帮助营员们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除讲座外,我们还组织营员赴南湖、南京等地考察,通过“看、听、想、谈、写”五个阶段的活动,让营员在学习和互动中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端正入党动机,畅谈青春的理想。根据回访,三年来,营员中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已占营员总数的70%以上。(二)开展“红色故事”、“红色一课”主题活动 “红色故事”即与上海市中学生报合作,将关于“一大”纪念馆中比较有特色的文物以讲故事的形式,用鲜活生动的语言还原整个历史。我们选取了“寻找历史深处的一幢老房子”、“李大钊的打字机”、等5个故事,制作成特刊,刊登于面向中小学生的上海中学生报上。 “红色一课”即讲党史,讲党课活动。学校方面,我们与“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等中小学合作,定期为这些中小学生“讲红色小故事”,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培养爱国情感;社区和街道方面,我们与淮海街道合作,为社区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讲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历史,让他们了解党在初创时期的艰辛,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红色元素;部队方面,我们与南京路上好八连合作,让党史展览进部队进军营,结合革命故事和军营文化,与官兵交流。 (三)坚持举办专题流动展览,不断扩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辐射力为了进行宣教创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本馆的流动展览,自1988年起,已先后送到广东、广西、贵州、重庆、东北三省、四川、新疆、内蒙古自治区、西藏、海南等近20个省30多个城市巡回展出,参观人数约100多万人次。展陈内容分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展览》和《光辉的历程-中共“一大”至“十七大”展览》两套,共精选200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创建过程、全面展示了党90年来的风雨历程。今年我们将《光辉的历程-中共“一大”至“十七大”》的展览分别送往企事业单位、军营、学校、社区和新农村,努力将其办成“群众身边的博物馆”,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四)建立“五有四统一”的志愿者服务队,把我馆办成青年的育人基地 重视志愿者讲解员队伍建设,在志愿者队伍中形成一套“五有” 、“四统一”的有效管理机制,也是本馆的一个特点。我们的志愿者队伍有专人管理;有专门培训;服务次数和讲解批数有详细的记录;每月有一次上报;每年有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培训合格后,由本馆统一颁发聘书;上岗统一着装;佩戴统一的志愿者标徽;上岗前统一宣读服务手则。 去年本馆全年共接待观众参观561626人次。其中由来自部队和各大中小学校的志愿者参与接待的观众达248435人次,累计为观众义务讲解1116批站立引导1435小时;总服务时间达4809小时。十年来,有近100人先后在部队、学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典范。

    三、重视革命纪念馆的学术研究工作中国一大会址纪念馆在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党的创建和上海革命史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学术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早在1952年就整理编撰了《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恢复原状布置调查记录》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回忆资料》一套两册,对中共创建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从1992年至2011年,又编辑出版了《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一书作为馆刊发行,至今已出版11辑。除编撰出版书籍外,我们还经常举办座谈会、研讨会、沙龙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举办专题性的学术研讨会已成为全馆业务工作的重要项目。如:2010年6月18日,与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举办了“纪念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成立9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1年6月15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又承办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00余篇,来自北京、天津、重庆、等全国14个省市以及俄罗斯、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出席研讨会。这些业务书籍的出版和系类专题讲座的举办和开展,使得我馆的学术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展望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发展前景,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使命光荣,大有作为。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创新的思想理念,出色的工作业绩,使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服务,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迎接党的18大的胜利召开,再谱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