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入推进省文化厅系统事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形成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根据中央两办通知精神,我们经常深入基层进行督促和指导。去年我会和省文化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在省文化厅系统深入开展事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精神。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精神,省文化厅、省教科文卫工会组成调研领导小组,对省文化厅系统事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联合进行了调研指导和检查考评工作,并进行了经验交流。从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单位对事务公开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形成了以党的领导为核心,行政是公开主体,纪委和工会协调监督,职工积极参与的局面。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推动了基层单位各项事业的协调、持续、和谐发展。
二、主要做法省文化厅系统直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共计l8个(其中县级单位l 4个,科级单位4个)。厅系统共有职工908人。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一方面在工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下,围绕大局,深入推进事务公开民主管理。使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充分调动了大职工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性,保证了文化事业改革发展的稳步推进。 1、领导重视,认识明确。文化厅各级党政领导对深入开展事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明确。他们一致认为,深入推进事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落实党的“依靠方针”、团结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单位的有效途径。认真做好事务公开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基层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绝大多数党政领导都能站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依法办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的高度来认识事务公开的重要意义。事务公开民主管理,已列入了各单位日常重要议事日程。始终坚持把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事务公开的基本载体。把健全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职代会职权作为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基础工作来对待,并积极推行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廉政政建设。 2、制度健全、工作规范。各单位认真落实《实施意见》精神,普遍都建立了以党、政、工、纪检部门和职工代表组成的事务公开领导小组和以纪检、工会及职工代表组成的事务公开监督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党政工齐抓共管,职工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省文化艺术学校在工作中始终遵循事务公开这一原则,他们每学年坚持只少召开两次以上职工大会进行校务公开。省民族影视译制中心推行“以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的工作机制,在原有基础 上重新修定了40多项制度和规定,并经职工大会讨论通过,监督实施,得到了职工群众的欢迎和拥护。省文化馆在认真总结事务公开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行“重大活动责任制” 和“重大事项通报制”,并通过职工大会修订完善了八个方面的制度。省柳湾彩陶博物馆规范了馆务公开的时间,做到了“主要政务、事务每月公开,财务收入每季度公开,各类文件信息、门票价格、门票收入及使用情况定期公开”。 省工艺美术管理中心虽然职工人数少,但在重要事项的公开上坚持“三报告”制度,即:发挥职工大会的监督作用,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在职工大会上报告年度工作;报告班子及成员廉洁自情况;报告本单位民主管理工作情况。同时,认真开展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每年评出“职工好主任、好公仆”,进行表彰奖励。 3、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各单位在事务公开内容中,既注重改革方案等重大事务的公开。同时又注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涉及职工具体利益事情的公开。目前,各单位对内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本单位发展规划、年度计划、领导的任职目标、各项改革方案及实施情况公开;聘任、考核、管理、奖惩、职称评定、评先选优、人事任免等各项规定、程序及结果公开;经费的收入、支出和使用情况、基建工程、大宗物资采购公开;职工工资、奖金分配、及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障基金等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公开。对外公开的内容包括:服务指南、演出剧目、票据金额等问题进行及时公开。省电影放映公司在改制转企中将影响面大、群众关注和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全部事项采取先公开、后修改、再执行的办法,并使其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 4、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公开的形式以职代会为主要载体以外,各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采取设立公开栏、信息简报、意见箱、监督电话、各种会议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公开。如:省戏剧艺术剧院为搞好事务公开采取了各部门群众代表参加的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职代会、公开栏、意见箱等许多有效形式进行公开。省图书馆在大额资金的分配使用和大宗物资设备的招标采购中,采取了既面向上级机关、纪检部门公开,又向班子全体成员和广大职工公开的形式。做到既主动求取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又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评议。
三、作用与效果由于积极深入推行事务开公民主管理,使各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单位的改革和发展。一是增强了各单位领导的廉洁勤政意识。大多数单位的党政领导坚持把事务公开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重要举措来抓,自觉地把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置于职工群众的监督下,使各单位领导的权力受到了监督和制约。他们的工作也得到了职工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各单位领导班子更加团结协作,职工群众的凝聚力明显增加。二是促进了文化系统的内部体制改革。通过公开和规范竞争上岗,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初步解决了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问题,逐渐形成了政府资助方式从“养人头”为主 向“养事业”为主转变,从“养单位”为主向“养项目”为主转变,促使文化事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三是激发了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多数职工在参与本单位事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过程中,他们既肯定了本单位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又提出了促进单位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促使领导层的决策进一步民主化、科学化。
四是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广大职工认为推行事务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既增强了团结,形成了人心稳、风气正、作风实的和谐氛围。又激活了艺术创作和艺术生产。使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宣传青海、繁荣城乡文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