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曲剧团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的单一剧种单一剧团。北京曲剧艺术起源于北京,具有浓郁的北京文化特色,北京市曲剧团自诞生至今先后创作演出了187台剧目,其中《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珍妃泪》、《少年天子》、《烟壶》、《龙须沟》、《茶馆》等代表性剧目,深受京城百姓的喜爱。北京市曲剧团曾在六十年代被北京市政府评为“红旗单位”,八十年代被文化部、财政部评为“全国以文补文先进单位”。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发展的需要,北京市曲剧团通过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对内部管理机制进行了积极地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改革管理方式,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新机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艺术表演团体逐步走向了市场。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剧团演出场次减少、演出收入降低,北京市曲剧团2000年至2004年5年间,年平均演出20场收入21万元,职工月平均工资仅为1345元,内部矛盾增加,党员、干部、演职人员意见较大,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反映意见,表达对剧团现状的不满,要求调整剧团领导,剧团的生存发展面临困境。北京市文化局党组对北京市曲剧团的情况高度重视,根据中央和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精神,针对曲剧团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决定在北京市曲剧团内部进行管理机制改革,扭转影响剧团稳定、发展的不利局面,推动北京曲剧这一独具北京地方特色的艺术门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展。北京市曲剧团管理机制改革工作于2004年7月正式启动,北京市文化局党组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精神为指导,以扩大基层民主建立有效地民主管理机制为目标,精心设计了《北京市曲剧团管理机制改革方案》,积极探索艺术院团管理方式的转变。(一)改革领导干部选任方式,由职工选举团长。文化艺术院团的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要懂艺术规律、具有较强的领导管理能力,能够被广大演职人员认可尤为重要。在推进曲剧团管理机制改革工作中,北京市文化局党组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思路,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变的情况下,采取团长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局党组聘任,改变了过去由党组选派的方式。曲剧团成立了“民主选举委员会”,负责组织选举团长工作,11名委员全部由职工投票选举产生。“民主选举委员会”在征求广大职工意见的基础上,讨论确定了《北京市曲剧团民主选举团长办法》、《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应具备的条件》和《北京市曲剧团团长的职责和待遇》三个文件,为民主选举团长做好了准备。 “民主选举委员会”对民主推荐的团长候选人进行资格审定后,于2004年8月召开了曲剧团全体职工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北京市曲剧团第一任“民选团长”,凌金玉同志以高票当选。文化局党组聘任凌金玉同志担任北京市曲剧团团长,聘期为一年。 (二)改革民主管理形式,建立民主管理委员会。为切实发挥曲剧团广大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作用,规范和保证民主管理工作顺利、有效进行,成立了“曲剧团民主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北京市曲剧团民主管理委员会章程》,明确了“民主管理委员会”的地位、职权、组成、委员条件和产生方式、委员会的表决程序等。民主管理委员会对曲剧团权限范围内的事务行使管理和监督的权力,包括对行政领导班子的工作进行监督;每三个月听取一次团长的工作汇报,审议团长的年终工作报告;审议剧团的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对剧团投入50万以上的经营等重大项目进行审议表决;对聘任或者解聘团长提出建议交全体职工大会表决等。民主管理委员会由9名成员组成,采取职工选举和局党组指定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局党组指定2名成员,一般情况下为曲剧团党总支书记及工会主席。原则上党总支书记担任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从而确立了党组织在剧团民主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地位,为民主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推行厂务公开,确保民主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出人、出戏、多演出”是文化艺术院团工作的中心,曲剧团党总支紧紧围绕艺术创作和演出经营,积极推动民主管理机制的健康发展、有效运行,全面加强剧团的民主建设,为剧团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使剧团的各方面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一)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增强班子成员的民主意识。自2005年以来,北京市曲剧团从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增强班子成员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入手,在日常工作中不仅坚持“三重一大”的规定,还将政策精神延伸至业务工作方面,特别是在重大业务决策出台前,班子成员要主动深入到专家、工作骨干和职工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在2006年末,曲剧团《正红旗下》一剧参加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前,对于剧中的主要角色的调整问题,就在专家、主创、领导班子成员、艺委会等方面人员参加的情况下,反复讨论研究,最后达成共识,集体做出决策。日常工作中,团领导班子带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研究和探索北京市曲剧团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敢抓敢管,大胆创新;团中层以上干部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主动与职工面对面交流,沟通思想,解释政策,遇到问题不推诿,主动把问题解决在本部门,解决在基层。干部民主作风的深入,与职工建立了良好的互信、互动关系,增进了和谐、促进了稳定、化解了矛盾。正是曲剧团干部从每一件情况着手,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问题,把演职人员的事情当作自己亲人的事情来办,才换来了曲剧团稳定和谐的局面。从2004年至今,北京市曲剧团未发生过演职员到上级单位上访事件。(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北京市曲剧团从注重民主管理、完善制度建设着手,探求民主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自2004年末开始,曲剧团制订以工资分配、考勤管理、排练演出、演职员团外工作办法等与剧团实际工作紧密相联的十二个规章制度。在制订各项规章制度过程中,群众都要参与发表意见,并最终由职代会表决通过,使制度制订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的过程,成为了演职员认识、理解制度的过程,成为了群众深入了解掌握制度、自觉遵守制度的过程。充分依靠广大职工,把民主的思想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从而使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更切合实际,为制度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7年,在已经实施的十二项重要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广泛地听取群众意见,逐步加以完善。对于新制定的管理办法,反复征求工会委员会、民管会、职代会代表的意见,力求达到共识。始终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到首位。为了畅通职工民主管理的渠道,剧团长期设置群众意见箱、公示栏,坚持团长(书记)接待日制度,建立全团经济情况公示制,全团的业务工作和经济情况,团长定期向民主管理委员会汇报。每年的年终,不仅公示全团公用及业务方面的经济情况,而且全团演职人员上至团长下至保洁员的全年收入都要张榜公示。 现在的曲剧团,坚持以民管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内部机制改革,注重民主管理,使曲剧团全体演职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得到了落实,让公开、公平、公正落到了实处,较好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人际关系也日趋和谐。
三、民主管理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剧团的发展 民主管理机制的建立为曲剧团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剧团走出了困境,各项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四年来,曲剧团创作上演了两台新剧目,复排整理了两台剧目;恢复了五台传统保留剧目。剧目数量达到九台。与此同时,还创作了一台综艺晚会《岁月恋歌》;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录制完成并播出了三期《曲韵京声——北京曲剧青年演员擂台赛》;创作完成了一台以农村现实题材为内容的《乡村题材剧——和谐情》。演出场次和演出收入大幅度提高,职工收入明显增加。2005年职工月均收入2632元;2006年职工月均收入2855元;2007年职工月均收入3600元。 2006年,获“北京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工作单位”称号;2006年末,北京曲剧《正红旗下》代表北京市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全国优秀地方戏评比展演”活动,荣获二等奖;《正红旗下》还获得第五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6—2007年度)“精品提名剧目”奖。 2006年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时纯利同志到曲剧团考察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时,对曲剧团的民主管理工作予以肯定。北京市文化局党组、工会的领导多次到北京市曲剧团指导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四、对推行厂务公开、深化民主管理的几点体会(一)转变行政主体意识是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一个单位民主管理工作是否能够搞好,关键在行政一把手主体是否到位。行政一把手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对民主建设和民主管理有所重视并亲自到位,才能做好工作。北京市曲剧团的实践证明,当领导要善于处理仆人和主人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领导就是群众的仆人,踏实地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树立公仆意识,群众意识,为人民服务意识,是一把手转变意识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二)抓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建立和谐团体的保障。一个单位民心是否稳定,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抓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必要的保障。北京市曲剧团之所以在四年来,没有发生演职员到北京市文化局上访事件。北京市曲剧团出现了人心稳定,工作平稳推进的和谐局面。(三)领导班子建设是推进艺术表演团体整体工作的重要因素。一个单位的发展与这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和领导班子有着直接关系,回顾北京市曲剧团近年来的工作这一点尤为突出。从2004年末凌金玉同志被选为团长以来,曲剧团的各项工作都呈现出较以前未有的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作为首都的艺术表演团体,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不仅在演出的场次和收入上,三年中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此同时,在社会效益上,也在北京市和全国获得了较大的影响。这些成绩的取得依靠着全体演职员的努力,更有赖于领导班子的勤奋工作。干部、党员、职工形成合力,成为推进整体工作的重要因素。(四)进一步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一个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在一个单位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体演职员中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使演职员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加强群众监督,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引向深入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从而保证艺术表演团体的健康发展。
联 系 人:北京市曲剧团党总支副书记 孙东兴联系电话:010—87251159
北京市曲剧团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