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通过数字图书馆建设构建学习型党组织
发布时间:2013-12-27 02:12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3-12-27

[摘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迅猛,如何通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学习型党组织和数字图书馆相关研究现状的介绍基础上,结合数字图书馆的特点,阐述了数字图书馆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学习型党组织

1 引言

《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学习教育网络建设,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物等网络学习教育平台建设,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能够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机制,国家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力量并在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技术、资源以及服务实践都有了相当程度的积累,因此决定了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占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现在关于数字图书馆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用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希望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所以通过数字图书馆应用来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全面推进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2学习型党组织与数字图书馆

2.1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向全党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课题。这是党在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下,根据新形势,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党对自身建设的新要求,同时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任务摆到了全党面前。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是顺应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党在90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对自身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必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进,要以学习为手段,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科学规律与科学方法,提高服务本领和实践创新能力;要以服务为途径,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每一个基层党组织作为我们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更是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建设好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需求,任重而道远。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主要内涵特征是:1)突出科学理论武装;2)确立共同的目标愿景;3)强调组织学习;4)立足改革实践。

2.2 数字图书馆发展

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的一种新的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方式,它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各类型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多个分布式、超大规模、可互操作的异构多媒体资源库群,通过海量资源的无缝跨库链接、知识挖掘等技术,通过网络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与知识服务。它既是知识网络,又是知识中心,同时也是一套完整的知识定位系统,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公共信息服务的中心和枢纽。数字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实体虚拟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知识化等特点。

国家数字图书馆是依据数字资源生产、组织、保存以及发布服务的生命周期构建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设施、数字资源采集与生产、数字资源组织与保存、数字资源发布与服务、搜索等核心业务系统,以及唯一标识符系统、版权管理系统、统一用户管理、读者门户、基于ESB的应用支撑平台等配套系统。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龙头,覆盖全国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和行业性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3  通过数字图书馆构建学习型党组织

数字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党组织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数字图书馆的普及产生新的理念

数字图书馆不是简单的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而且是把数字化了的资源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加工,形成了超大规模的资源库,并实现资源库的无缝连接,形成“空中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不同于传统图书馆的多载体的文献信息收藏,而是以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信息。数字图书馆数字化信息的收藏范围从广泛性和深入性上远远超出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提供更广泛的、迅捷的、便利的、多种形式的服务,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与计算机终端设备为全球用户提供远程服务。国家数字图书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为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贯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开拓了人们的思路,为传统思想转变为自主创新起到了作用,更对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在理念上起到了作用。

3.2  数字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产生的作用

通过数字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存储和共享,达到实现时间空间的加速,进一步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信息化水平,能够实现异步、同步相结合的更加以人为本的党组织学习活动,增强了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体现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的人文性,引领学习性构建的深入开展。

在基础设施方面,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第一个国家级数字图书馆项目是从2005年开始建设,工程目标是建设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数字信息保存基地与服务基地,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数字信息服务。经过七年多的建设,国家数字图书馆已经初步搭建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服务范围覆盖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成为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性文化惠民工程。同时建设分级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有效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依托覆盖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立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全国公共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无缝集成。本着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依托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建立若干数字资源建设中心、数字资源保存中心以及数字资源服务中心,实现数字资源建设、保存、服务的统一规划、分布式建设和保存,集中调度和管理,避免重复建设,改善数字资源建设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十二五”末,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量得到较大、均衡的增长,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0000TB,每个省级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量达100TB,每个市级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量达30TB,每个县级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量达4TB。“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数字资源建设涉及到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在工程设计中,通过构建唯一标识符系统、数字资源组织系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等,着力解决数字资源登记与重复建设的问题、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问题和数字资源组织问题。为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知识支持。

3.3  数字图书馆的全媒体产生的作用

全媒体利用宣传媒介多样性的优势,对具有教育意义的热点事件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并通过信息、媒体展示终端网络反作用于党员,在党员享受视觉冲击的同时受到深刻的教育,较好的实现宣传工作目标和过程共振,实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宣传教育功能的有效延伸。各基层党组织认真学习节目内容,进一步明确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打消了疑虑,开拓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国家图书馆积极开展全媒体服务建设,陆续推出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和数字电视服务。截止2011年,国家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工作已初步建成了以资源和服务内容为基础,以手机、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移动终端为媒介的,以WAP网站、手机客户端、应用程序商店、个性化图书资源、在线咨询为服务形式的国家图书馆移动服务体系,满足了读者随着随地查询图书借阅信息、读者服务信息、讲座展览信息,随时随地检索国图书目、博士论文信息,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全文阅览一些图书、馆藏老照片、国家图书馆讲座视频等资源。2009年5月,国家图书馆与北京歌华有线合作,将国家图书馆的部分数字资源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推送到北京的数字电视用户家庭。如今,国图已经可以把数字资源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推送到全国绝大多数的地区。通过宣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的好做法好举措,宣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可学可比的学习典型、推广典型经验,增强舆论宣传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牢牢把握舆论宣传的主导性,增强传播的渗透力,在全党上下形成团结奋进、鼓舞信心的舆论氛围,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3.4  数字图书馆的数据管理产生的作用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庞大的知识资源库, 包含大量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针对于数字图书馆, 其内容是各种类型的数字信息资源的集合,是各种非结构化文档、结构化数据以及广义信息的聚合。由于数字图书馆所包含的知识资源的特点, 只有对各种数字化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 体现社会价值与功能价值,才能更好的满足党员的信息需求,进一步促进学习性党组织的建设。

数字图书馆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控制的功能。作为一种知识的集合,我馆对数字图书馆的知识范围、深度进行选择和控制,对手机的知识元素进行优化组合,能最大程度的帮助党员掌握实用而有效的消息。“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在构建海量分布式资源库群的基础上,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整合、知识挖掘,实现元数据集中与统一检索,依托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电网,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为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立法与决策工作提供信息服务;为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研究型用户提供深层次、专业化信息与知识服务;为广大社会公众以及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服务;通过新技术应用,提供基于移动通信网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基于广播电视网的数字电视服务。

3.5  数字图书馆的发布和服务产生的作用

个人数字图书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服务。党员面对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过于庞杂的网络资源, 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不得要领。大多数的信息资源检索工具都是范围较大和粗放的。它所提供的各种个性化服务, 从其原理上讲仍是一种机械性的匹配, 只能说是处于个性化服务的初级阶段, 难以满足党员的真正需求,更难以满足学习性党组织的构建。

国家图书馆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构建了个性化数字图书馆服务。建设了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采取无障碍网页设计和适用盲用读屏软件的XHTML1.0技术规则,为视觉障碍群体提供近千本电子书籍、2600首音乐作品及400多场在线讲座,建设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少儿数字图书馆”,借助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果,为未成年人推出了一个网上绿色阅读平台,提供了总量达10TB的数字资源服务。因此我馆的个性化数字图书馆服务促进学习性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4  结论与展望

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用户信息交流模式的变革给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图书馆的馆藏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数字信息资源开始在其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建设和研究热潮。如何利用数字图书馆这个良好的平台,将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应用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事业中去,是我们开展各项党建工作和活动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自动化系统、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长期保存、云服务、情报分析相关的各种具体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各类新技术如Web2.0、RFID、语义标注、知识抽取、云计算等等的研究、开发、应用将是数字图书馆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产生深刻影响和有效促进。

总之,数字图书馆的出现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数字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一定将会极大地助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会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事业获得长足的进步。(国家图书馆信息网络部党支部 茹)

参考文献

[1] 胡莲香刘涛,党校图书馆推进学习型党建设路径分析,电子世界,2012年第10期

[2] 刘清,发挥图书馆四大作用推动学习型党组建设,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年2月,第32卷第1期

[3] 周丹,充分发挥图书馆作用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服务,黑河学刊,2011年第04期

[4] 韩艳萍,电子图书馆在市级党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的作用,传承,2012年第20期

[5] 李美英,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充分发挥图书馆作用,先锋队,2010年第23期

[6] 简震文郑静,网络图书馆在创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中的作用,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7] 高芳,浅谈党校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的作用,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年第6期

[8] 夏静,浅谈基层党支部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改革与开放,2013年第12期

[9]王炳林,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3期

作者简介:

茹文,男,1977-,现任职于国家图书馆信息网络部,北京邮电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