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六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基层文化单位人才队伍。他们能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肩负起担大任、有大为的重要职责,关键在于基层文化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是否扎实有效、执行有力、落实到位。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也是人,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而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向背,直接关系到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观念相互交识,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因此,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贴近人们思想实际,服务经济建设这个大局,解决好思想问题,做好教育、引导、转化工作。要实现教育目的最终目标,需做到四个“有机结合”:一是把经常性教育与主题教育相结合。根据文化工作的不同阶段分别确定不同的教育主题。如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唯物论教育、形势与任务教育、法制教育等等。这些教育都是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鉴别是非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还需要对不同对象,创造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从“一刀切”向层次教育转变。二是把说理教育与思想疏导相结合。对犯错误的干部,切忌空洞的教育说教,切忌架子十足、居高临下、打官腔、或指责、或命令、或压制。这样会使干部产生戒备心理,口服心不服,或产生逆反心理,当面顶撞激化矛盾。首先要突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及民主意识。在理顺情绪化解决矛盾中采用严肃而不失关心,宽言而不迁就和纵容的态度,以事实为依据,做到情真意切,情理结合,使被教育者乐于接受,才能打开干部的心扉,形成思想上的共鸣和认识上的提高,从而解决好思想问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把个性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这不仅决定了人们的思想是复杂的,也决定着人们的思想问题具有个性的特点。每个干部的情况千差万别,如家庭、地域环境、成长经历、个人性格和兴趣等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的思想也必然各不相同。首先,需要采取符合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摸准脉搏,对症下药,做到根据干部不同的个性、因人制宜;不同事情,因事制宜;不同时机,因时制宜。其次,思想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认识阶段而忽视行为规范和养成。毛泽东同志指出:“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不行,还要解决制度问题。”邓小平同志也曾多次强调:“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制。”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单靠思想教育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须立足于教育,辅之以管理,把个性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相结合,使自律和他律相统一。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针对新形势下不同层次教育对象,必须不断摸索和创造形式新颖、活泼有效,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载体。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包括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短信、博客工具等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既方便了工作和生活,又给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任务和新问题。据观察,许多人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但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容易发生误导,甚至诱发犯罪。针对这一新情况,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等各种现代化传媒的宣传教育功能,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亮点和空间,多角度、多侧面地对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及一些深层次的认识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平衡心理、理顺情绪。特别要充分运用微博这一平台,广泛宣传弘扬各种先进思想和好人好事,努力使这些现代化媒体变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活动,展示自身形象和风采的大舞台。二是不断丰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积极探索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学唱歌曲,兴趣讲座辅导,组织积极向上的兴趣小组等活动,不断培养广大文化干部职工健康的思想情趣,挖掘广大干部自我做工作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创造更加丰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三是要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载体作用。精神文明创建的内容涵盖着公民道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创建过程中,吸引广大干部职工广泛参与,使广大文化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创建活动中得到提高。四是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先进典型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号召力,树立了先进典型就等于把高尚的精神形象化、具体化、人格化,就等于树立了榜样,树立了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用典型示范引导,推动面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文化系统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通过这一系列动态的新型载体,形成各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扩大覆盖面,消除“盲点”,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在制度和措施上不断创新,以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实效。一是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度。特别是要针对新情况要及时提出新目标、新要求、新办法,加强工作指导,提高领导水平。二是党政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要分工负责,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形成步调统一、密切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机制。三是构建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广大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及时捕捉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超前决策,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与岗责体系相结合的考评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实行思想政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思想工作职能进行层层分解,渗透到重大决策中,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一套量化考核办法和比较完善的考评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长效机制。从而克服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五是构建科学严谨的激励机制,不断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即给精神奖励,又给予物质奖励,并把他们的经验予以总结推广。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造成不良后果者,要利用行政和经济手段给予必要处分、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总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思想政治工作,用时代的要求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实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的改进创新,做到认识上有新的提高,思想上有新的拓展,工作上有新的举措,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新疆文化艺术学校党委副书记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