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凝聚力量,旗帜引领未来。党的十八大阐明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认真、细致、深入、系统的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我们贯彻落实好方方面面工作的前提。在文化建设方面,十八大报告用一个重要章节和巨大篇幅提出和阐述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路径方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样的表述在党的报告里,非常罕见,非常新鲜。让我们非常兴奋,也非常鼓舞。实际上,这样的表述也正是一个成熟的执政党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文化认同方面的高度自觉和自信的表现,同样也是一个执政党带领国家、带领民族、带领人民,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蓝图扎实推进之初吹响的嘹亮进军号角。这反映着一个国家从经济盛世向文化盛世推进的历史必然。
从十八大报告里,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增强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必须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必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些理念的提出和强调,实质上同样是与党的“三个代表”在文化发展和建设方面一贯提倡的“先进性”是一脉相承的;是与党提倡的“五位一体”国家建设把“文化建设”纳入国家建设战略层面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在任何时期,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都是清晰的、都是充分的、都是重视的。作为这个时代的文化工作者,我们除了积极认真的学习党在文化建设方面精神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的文化工作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对于我们也就是说如何把对学习十八大的精神落实到具体的艺术科研工作中去,这是目前的一个要深入思考和认真落实的重要问题。艺术科研工作是文化工作的一个方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科研工作。在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建设方面、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我省文化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的艺术科研工作要在文化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紧紧围绕山西文化的中心工作,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搜集、整理、研究、传承,立足公益、落实项目,创新理念、拓展艺术研究视野,科学规划和认真落实好今后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是立足公益,关注现实,扎实完成公益性研究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这就是要以我们的工作成绩、工作努力,落实一个公益性艺术科研机构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通过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对山西文化艺术的贡献,确立自己发展的平台和目标;就是要体现一个艺术科研机构在文化强省、主旋律文化建设方面的实际作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文化体制的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转、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艺术生产力的解放等方面进行实际的介入、深刻的感知、系统的关注、清醒的判断,形成有助于山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的理论认识,真正体现一个公益性研究机构的社会作用和存在意义。
立足公益还要具体体现在对承担的艺术科研项目的落实和完成方面,体现在艺术研究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的方面。目前,我们依托已被文化部列为重点艺术科研项目的“山西民间艺术开发实验室”和数十年的研究成果,2012年申报的“山西音像制作综合实验室——山西区域性民间器乐文化音像实验室”被省科技厅立项,山西音像制作综合实验室是着眼于当下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而开发建设的,是山西文化艺术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这个项目是一个集我省民间艺术的保护、科研、创作、应用为一体的开发实验室,对山西优秀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传承、开发有实际意义、对推动文化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对学术研究、社会应用和艺术生产提供基本素材和参考数据、对民间文艺成果转化为能被文化市场应用的、能为广大民众共享的艺术资源提供服务。
2013年,我们计划启动“山西省民间基层艺术传播组织调查方案”,计划用两到三年左右的时间,对全省119个县市范围内进入新世纪以来民间演艺班社活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重点调查民间文艺组织状况、民间文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状况、民间文艺传承状况以及民间文艺组织的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内容,准确把握民间文艺资源的现实发展状况。启动这样的项目尽管艰巨和费力,尽管有方方面面的障碍,但是,我们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公益性研究要关注和努力实践的项目。相信这个项目的启动和完成,一定会对当代和十八大之后的山西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当然,抓好艺术科研项目,我们还要如期完成我所研究人员正在承担的11项在研课题,和2013年新被立项的4项课题。
二是要强化学习意识,创新理念,拓展艺术研究视野。山西是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民间曲艺的海洋和沃土。我们除了发挥对这些民间艺术的基础性的研究和关注外,还要发挥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诸方面宣传、教育和感染作用,真正让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成为我们的民族血脉和精神家园。这是我们今后要努力和重点关注的方向。
“搜集、整理、研究、传承”山西民间音乐、舞蹈、曲艺艺术是我们的立所之本,也是我们培养本土学科人才的有效途径。我们提倡艺术科研人员要“学有所长,术有专攻”,同时也倡导大家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关注边缘学科,拓展艺术研究视野。近年来,我们非常注重学科研究人才的深造培养,选派优秀在职人员进入国内重点艺术院校进行深造学习和专业技能提升,在加强基础研究理论人才集中培训的同时鼓励特色学科人才和边缘学科人才的脱颖而出,努力让我们的艺术科研学术研究气息有新气象、新变化、新面貌。
在具体措施方面,我们要继续坚持每周二、周五的全所职工集中学习制度,要丰富学习的内容和形式,特别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集中学习,形成和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既要开展文化理论政策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听学术讲座、观看经典剧目等)和又要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要力求通过学习增强全所职工的学习意识、科研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力求通过学习提高全所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艺术科研业务能力,要力求通过学习推动全所科研事业的转型发展和科学发展,要力求通过学习使全所职工逐步形成了严谨朴实的作风、学风和文风。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结合学习、贯彻和落实十八大精神,真正倡导和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艺术科研单位,强化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重视特色学科人才和边缘学科人才的培养,最终达到为社会服务、为山西文化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服务、为山西文化强省服务的目的。(温江鸿(山西省音舞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