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 统战群工
统战群工
故宫团委组织团员赴清西陵考察
发布时间:2007-06-11 12:02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07-06-11
    为了进一步促进团员青年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了解,加强对清代陵寝制度的认识,团委于6月2—3日组织近60名团员赴河北易县清西陵进行考察学习活动。 清西陵是清王朝在关内开辟的第二处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从雍正八年(1730年)始建泰陵到民国三年(1914年)崇陵竣工,历时185年。我们参观的顺序分别是光绪皇帝的崇陵、雍正皇帝的泰陵、嘉庆帝孝和皇后的昌西陵、道光皇帝的慕陵、西陵的门户大红门,最后途经永福寺。通过讲解员的详细讲解以及自身的实地考察,大家逐渐清晰了清代皇家陵寝的布局规制,过了三孔拱桥,从南到北的主要建筑是:神道碑亭、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为地宫。南边的神道碑亭之左为神厨库。 相同之处亦有不同,如昌西陵没有清代陵寝通常所建的方城明楼,而是在宝顶四周围以罗圈墙,称为回音壁,这也是迄今为止在北京之外发现的唯一一处回音壁。慕陵也没建方城明楼,而是围以方形的围墙;陵寝门采用木结构形式、青白石料构筑的四柱三间三楼的石牌坊,这与其它陵寝门所用三座琉璃门的形式大为不同;同时,其殿座的木料也采用不同于其它陵寝木料的金丝楠木。崇陵的木料也很名贵,因其坚硬无比,俗称铜铁操。在我们参观的四个陵寝中,只有泰陵建有二柱门,泰陵可以说是清西陵诸陵中规模最大、建制最齐全的陵寝。团员青年们在参观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或关注彩画木构,或关注规制布局,在认真的观察与交流中,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次日上午,在清西陵管理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大家前往位于易县西部的狼牙山参观学习。登山之前,大家在狼牙山陈列馆听取了关于狼牙山抗日史实和五勇士爱国事迹的讲解。在登山的过程中,团员青年们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之时,也纷纷感叹当年抗日之艰苦,对五勇士的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 此次活动通过参观考察世界文化遗产地清西陵,为团员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大家更多的了解了我国古代陵寝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狼牙山,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坚定了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