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党建工作 > 统战群工
统战群工
冬日暖阳熠熠生辉——小记工程古建联合团支部赴光爱学校之行
发布时间:2013-03-04 13:59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3-03-04

    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弱势群体逐渐得到更多关注。2013年2月20日,工程古建联合团支部20名团员来到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大江洼村的光爱学校,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故宫人的爱心和问候。

    “我是103个孩子的爸妈。孩子不读书,没出路。学校自己盖,老师自己做。360行,干了一大半。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学校!”随着这句广告语的流传,我们知道了石清华老师和他收养的孩子们。光爱学校是石清华老师创办的一所非营利民间教育慈善机构,专门收留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儿,孤残儿童,特困儿童,实行全免费寄宿制。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石清华老师依靠信心和社会爱心捐赠为孩子们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经过一段的乡间土路后,学校终于在一扇大铁门后面隐隐可见,学校的汪老师早已经在门口等我们了。学校很安静,汪老师介绍说,由于老师回家过年,学校现在的课程以自习和作业为主。我们卸下了带来的物品,汪老师带着大家参观了校舍。校舍一楼大厅的光荣榜上粘贴着孩子们优秀的作文和绘画作品。寝室里简单地挤着上下铺的铁床,薄薄的床垫,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在这略显简陋却整齐利落的校舍里走着,老师们悉心教导孩子们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让人倍觉温馨。 参观完校舍,我们来到孩子们的自习教室,开始了我们此行的重点项目:为孩子们献上故宫建筑文化的精彩。经过团员们前期的多次商量,我们决定以孩子们耳熟能详,也是故宫的核心建筑——太和殿为代表,向孩子们展示故宫建筑之美。 首先由张典对故宫进行简要的介绍。在孩子对故宫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马游将一个关于太和殿营建过程和太和殿宝座“失而复得”的故事带着问题讲给同学们。对爱心活动颇有经验的李硕在精彩的故事之后教给了大家“爱的鼓励”,这个动作是由长短结合的鼓掌声和“加油”的口号声组成的,富有感染力的动作将现场的气氛带得更加活泼起来。

    之后,由熊铎带着大家描绘太和殿的外形,虽然是一幅简单的图画,她却将如何从轮廓到形状,由直线变曲线以及左右对称等等绘画的基本方法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在感受太和殿的同时,也学习到更多作画方法。同时,她还将太和殿几大建筑结构的专业名称介绍给同学们,新奇的名字再一次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当颉微带着提前做好的太和殿模型走上讲台,告诉同学们要和大家一起搭建起属于自己的宫殿时,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在颉微的分配下,同学们有的剪纸,有的组合粘贴,有的认真研究起步骤图来,所有团员也参与其中,和同学们投入到活动中。 此次活动,团员们给孩子们带去了自己动手制作的太和殿模型、五十馀件四季衣物,近百本图书,还有各类故宫文化产品。大家真心地希望这些礼物给他们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份故宫青年的温暖,更是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虽然力量微薄,但团员们坚信,有光的地方就有爱,多一份温暖,中国的孩子们对未来就多一份信心,多一位健康成长的少年,中国就多一份力量!(故宫博物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