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5年7月4日,由文化部直属机关团委、文化部青联主办,国家文物局团委、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团支部和文化部民族民间发展中心团支部共同承办的“共筑中国梦·青年先锋行”—走进鲁迅博物馆实践活动在京举办。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系统青年团员到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开展了以“交流互鉴 传承创新”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国家文物局直属机关党委和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有关领导出席活动。
团员青年们首先参观了《旧邦新命—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展》,大家认真听取讲解,仔细观看展品和展板介绍,互相交流并积极参加展览互动。随后,黄乔生副馆长为青年团员做《鲁迅与新文化运动》专题讲座。他围绕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和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处于何种地位两个问题与团员青年们展开探讨。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回答了中国要选择什么样的文化道路的问题。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致力于塑造健全人格,建设自由公正的社会。几代仁人志士,艰苦探索,锐意革新,取得卓越成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新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充满活力的组成部分,为当今文明社会建设和文化创新事业提供了宝贵借鉴。展览展示了这场运动的重要成就,追溯渊源流变,再现历史风貌。
鲁迅之所以能在新文化运动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文化,通过在海外的学习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去伪存真。鲁迅研究中国小说史,翻译外国小说,关注妇女解放,关注儿童教育问题,他从事国家层面的文化事业,例如国家图书馆、历史博物馆的建设,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他的文学作品为健康人生、为社会改良而作,立意高远,形象生动,语言精警,因而深入人心,是新文学的实绩,代表了新文化的方向,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他还在提倡新兴版画过程中,要求青年木刻家从西方木刻、中国汉代石刻画像、旧小说插画和民间的年画中吸取营养,这些例证都为我们吸收古今中外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此次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新文化运动历史和背景,引导广大青年牢固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坚定了青年同志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用于奋斗圆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