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棵苹果树,我会茁壮的(地)成长。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在炎热的夏天让人们在我的身下乘凉,让孩子们在我的身下玩耍、写作业。他们会说:‘这棵树真好!’
我会在秋天,结出又大又红的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使人意见就生爱慕之心。让人一吃就会说:‘哇!真好吃,既脆又甜,太好吃了。’
我会让小鸟在我的身上建巢,让它们在我的肢体上玩耍、睡觉,让他们在我的身上唱歌、跳舞、生活……
我会一直帮助人们——让大家在我身下乘凉、玩耍、聊天,幸福的生活,直到永远!”
图为志愿者们为光爱学校的孩子们送去学习生活用品并与他们合影。
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于沁 摄
这篇名为《假如我是一棵苹果树》的作文出自一位北京光爱学校的小学生。这所学校是一所非营利的民间教育慈善机构,专门收留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儿、孤残儿童、特困儿童,从创办至今已有十余年,共帮助600多个全国各地的孤残流浪儿童。
图为志愿者们为孩子们送上各类书籍和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
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白小禾 摄
4月22日,来自文化部系统的20余名志愿者走进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的北京光爱学校,结合孩子们的实际需求,为他们送去了电子影像设备、学习用品、衣物玩具、日常用品与食品等。志愿者们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孩子们的校舍、教室,观摩了孩子们的作文和手工作品,了解了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图为光爱学校的孩子们在上体育课。
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于沁 摄
作为2016年“共筑中国梦·青年先锋行”系列活动第三期的“关爱儿童 你我同行”——走进北京孤儿院青年志愿者活动由文化部直属机关团委、文化部青联主办,恭王府管理中心团委、文化部信息中心团支部、中国国家图书馆团委、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通过为孤儿院孩子送温暖的活动,文化青年志愿者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孩子的了解,也让孩子们再次感受到来自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及呵护。正如这所学校的名字,光爱——有光就有温暖,有爱就有希望。文化青年志愿者将继续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将爱播撒,让爱传播。
图为光爱学校孩子们的作品展示。
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白小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