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自去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把创建工作作为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 地的重要抓手,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狠抓落实,有力促 进了文化事业发展繁荣,保障了群众文化权益。目前,各项创建指标 的落实率已达到50%,部分指标已经100%达标。
去年,宝鸡市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 市以来,宝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全市“ 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成立了由市长亲自挂帅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为构建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上积极实施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先后投资近4亿元建成了彰显宝鸡周秦文明的标志性建筑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和石鼓阁﹔投资2.6亿建成了周礼文化主题公 园﹔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宝鸡民俗博物馆,投资近亿元开建了宝鸡市 广播电视中心。市上还全力加快基层文化场馆建设,投资3800万元的 陈仓区“三馆合一”工程和投资3200万的扶风县“三馆合一”工程进 展迅速,投资700万元的千阳县图书馆和投资180万元的太白县图书馆 已建成投用。同时,市上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对县区文化馆、博物 馆、图书馆进行了维修改造,市区新建了两座影剧院。市图书馆新建 和市群众艺术馆改建正在进行前期工作,计划年内动工。投资3054万 元,建成了115个镇文化站,3个镇综合文体中心﹔为所有镇文化站、 17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00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和813个村文化室配送 了灯光、音响、服装、乐器等设施设备﹔积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工程,建成了县级支中心12个和113个镇、100个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 基本实现了共享工程在全市的全覆盖。
宝鸡市还积极开展文化“六进”活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每年补贴760万元,组织文艺演出队伍经常性到农村、社区、企业、 工地、军营、学校进行专场演出。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依托 传统节日、重大庆典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组织开展面向社 会、服务群众的文化活动﹔加大文化精品创作力度,去年市财政补助 150万元,邀请知名艺术家创作编排的大型秦腔历史剧《苏若兰》、 神话舞剧《萧史弄玉》和大型民俗歌舞剧《西府女》等特色鲜明的精 品文艺剧目,在陕西省第六届艺术节上获得多项大奖﹔积极开展“三 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从去年7月1日起,全市所有文化馆、图书馆、 博物馆、镇文化站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