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为民务实抓创建 服务好“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14-04-26 17:51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04-26
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张掖市文化系统充分发挥优秀文化凝魂聚气、固本强基的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和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将全市文化系统教育实践活动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大博物馆”建设和“乡村舞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工作覆盖面,在文化系统内吹起了一股“为民、务实”之风,在群众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供给上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一是以文艺演出开辟群众路线宣传阵地。市文化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热心服务群众、表达群众心声为素材,组织优秀文艺骨干,集中编创、排演文艺演出,计划于4月中旬前往双联村进行演出,利用送演出下乡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推动活动深入开展;临泽县充分调动民间艺术能人和离退休老干部积极性,引导他们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小调、弹唱、快板、相声、小品等民间曲艺形式,创作编排了《路线教育七字歌》、《路线教育反“四风”》、《树八荣、反八耻、树新风》、《歌唱党的十八大》等一批主题文艺节目,并利用业余时间前往乡村、社区进行巡演,通俗易懂的内容、寓教于乐的形式,受到了广大城乡群众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二是以新兴媒体创新群众路线活动方式。高台县文广新局打破过去干部教育培训“开大会”、“传达式”、“讲大道理”的方法,打造“文化微讲堂”,每月利用40分钟时间,组织干部职工轮流登台,分享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绝活”和“法宝”,从声乐绘画技巧到摄影写作秘诀,从文博知识到读书心得,让大家在短时间的“互动”、“共享”中,吸收浓缩的“精神养分”,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和为民办事的能力,并邀请热心观众、热心读者,以及广大热爱文艺事业的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用群众的语言普及群众想了解的知识,面对面讨论、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肃南县民族歌舞团针对专业人员较多、业务工作量大,演职人员以青年为主、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等特点,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建立了“学习教育”群,及时将学习资料和相关信息上传至平台,使职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同步学习,并及时交流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意见建议,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教育效果。
三是以本职工作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第一,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投入使用,张掖大剧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建成张掖丹霞地质博物馆、现代农业展览馆;高台县博物馆和肃南县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裕固族歌舞传承中心投入使用;山丹县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艾黎纪念馆、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山丹战役纪念馆、民俗文化陈列馆开工建设。第二,着力构建“大博物馆”体系。组织实施丝绸之路古城邦、骆驼城古遗址博物馆等建设,采取整合社会力量,利用市场配置的办法,推进特色行业大博物馆建设,启动市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和9个传习所建设。第三,着力实施乡村舞台建设。完成13个未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120个“乡村舞台”建设任务,将其中30个列入2014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每个建设点投资1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把“乡村舞台”建设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第四,着力开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办好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艺术节”开幕式,开展“宜居宜游演出月”、“千台大戏送农村”、文化进基层等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户户通等文化惠民工程作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第五,着力提升文化队伍素质。重点培养一批文化领军人才、文化重点人才和文化后备人才,招募文化服务志愿者达5000名以上,每个行政村(社区)有1个相对稳定、10人左右的民间自办文化社团,形成公共文化专业人才、文化服务志愿者、民间自办文化社团三个层次的文化队伍。第六,着力改变工作作风。山丹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打破由各经营户到文化主管部门报送核验材料的常规,改由工作人员直接送服务上门,深入现场开展年审年检工作,既从一线直接获得了真实的年检情况,又缩短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距离,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