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秘境神韵 天籁传歌???——2014年玛沁县“相约神山·阿尼玛卿”藏族原生态歌舞在西宁百姓大舞台放歌
发布时间:2014-06-16 18:00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06-16

2014年果洛州玛沁县文化惠民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一年来不论是藏族舞蹈创编,还是玛沁文化旅游专题演出,点点滴滴都渗透着民族风,惠民情,也标志着市(州)际文化联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

文化旅游融合,传唱文化交流之声

“一首首优美动听的藏族歌曲,仿佛把人们带到了神秘的阿尼玛卿雪山,一支支韵味十足的藏族舞蹈,好像让大家目睹了辽阔草原壮观的美景”。一位观看了玛沁县藏族原生态歌舞晚会的观众这样告诉我们。64日,以“相约神山·阿尼玛卿”为主题的玛沁县藏族原生态歌舞晚会在西宁中心广场百姓大舞台举行。玛沁县藏族人民“能走路就能跳舞,能说话就能唱歌”的天性在这场歌舞晚会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通过玛沁县政府对玛沁基本情况的介绍和藏族艺人对玛沁县人文环境、风土人情的推介,加深了西宁百姓对玛沁县的印象,促进两地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藏汉文化交融,共享文化惠民之乐

“创作一曲藏族舞蹈音乐,并编排舞蹈;在中心广场百姓大舞台举办为期3天的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是今年我们结对帮扶玛沁县的重点文化任务”,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说。结对帮扶工作是加强市(州)际文化交流联动的捷径之一,20142015年西宁将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借此通过和玛沁县的结对帮扶,拓展创建工作视野,加强两地区域文化交流,让西宁市民了解玛沁、喜爱玛沁,享受玛沁带来的文化歌舞大餐;积极利用省会城市的文化价值,服务全省,提升全省中心文化市场的能力,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民族性、民间性、民俗性文化的需求。

民族团结示范,歌颂民族友谊之情

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拓展宣传民族团结渠道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重点指标之一。加强文化惠民演出旨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益的本领。一位外地游客表示,“现场有汉族、藏族、回族、撒拉族等近3000多名各族群众一起观看玛沁县藏族歌舞晚会,真的让我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馨”。只有充分利用好百姓大舞台等载体平台,才能更好地吸引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支持和关心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今后,我们将加大区域文化联动活动,服务基层、注重实效让百姓进一步感受到文化惠民带来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