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2月25日
* 工作动态
○青春之梦?渭南市大型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座谈会召开
* 节庆活动
○我市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欢庆新春佳节
* 市县信息
○市人社局成立工作机构确保创建示范区任务完成
○蒲城县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大会
* 图书馆动态
○各县(市、区)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青春之梦
青春之梦?渭南市大型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座 谈 会 召 开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主办,市文化艺术中心承办的青春之梦?渭南市大型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座谈会于1月15日召开。
据了解,青春之梦?渭南市大型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讨论案分为六个板块,分别是渭南市青年书画家新春义墨进万家活动、渭南市青年非遗传承人技艺大赛、渭南市舞蹈大赛、渭南市青年书画大赛、渭南市青年诵读听写演讲大赛、渭南市青年戏曲演唱大赛等。
座谈会上,参会代表们就讨论案及如何落实好“进万家”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市文广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虎成在会上谈到,我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实现由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转变;不断创新活动方式,让文化活动的开展与体育活动、旅游、非遗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满意度,通过舆论的引导使创建示范区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青春之梦?渭南百姓之声书画扇面小品展开幕
2013年12月18日,由市文广局主办,市美术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协办的渭南市首届“青春之梦”?渭南百姓之声书画扇面小品展在渭南市嘉和美术馆开幕,“青春之梦”系列活动随之拉开帷幕。
此次展出于12月17日至31日全天面向市民免费开放,展出作品共200余幅。开幕当天,活动现场展出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书法爱好者前来欣赏。此次参展作品均为省市著名书画家作品,收藏购买的价值很高,因是文化惠民活动,作者均是低价出售,惠及群众。
“青春之梦”系列活动是市文广局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包含歌剧、书画、摄影的艺术活动,是我市继“一元剧场”和公共文化服务“四进”零距工程之后,倾力打造的又一文化品牌。
“青春之梦”之“新春义墨进万家”活动在信达广场举行
时值马年新春之际,1月22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民政局、华商报社主办,市文化艺术中心、华商报渭南记者站承办的“新春义墨进万家”活动在信达广场举行。“新春翰墨进万家,义写春联迎马年”是2014年度渭南市“青春之梦”系列公共文化惠民活动的第1场,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我市创建示范区的一项文化为民、惠民、乐民工程。
此次活动分征集、书写和赠送三个阶段进行。征集100余名书画志愿者新春楹联作品160幅;组织我市的书画名家在信达广场、华县、蒲城等地义写春联1500幅;向渭南城乡贫困家庭、环卫工人、孤寡老人和老红军、老干部,以及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赠送春联。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
* 节庆活动
春节期间“一元剧场”文化惠民演出效果好
为了落实好“一元剧场”文化惠民演出,春节期间,全市12个剧团、400多名演职人员,共计演出139场次,受惠观众达30万人次,演出内容主要以秦腔折子戏、综艺节目为主,真正把丰富多彩、方便快捷的公益文化服务送到基层,让广大城乡群众人人享受这一文化大盛宴,以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文化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送到全市人民的心坎上。
新春大庙会 渭南年味浓
2月12日,市文化艺术中心组织承办的渭南市公共文化服务“四进”零距工程——2014年正月里?信达文化大庙会活动开幕。
此次庙会活动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历时三天。庙会的主要内容有传统剧目专场,包括秦腔、华阴迷胡、华县皮影戏、合阳提线木偶戏等;非遗项目展演有韩城阵鼓、合阳上锣鼓、富平老庙老鼓、富平舞龙、潼关古战船、潼关芯子、渭南跑旱马、蒲城八仙板、舞狮等;综艺演出有流行音乐、现代舞、独唱;民间工艺展示展销,涵盖剪纸、面花、手工织布、皮影雕刻、陶艺泥塑、民间刺绣等6大板块。参加本次展示展演的民间艺人和专业演员有700余人,展示的作品近千余件,吸引了数万名群众参与观看。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
临渭区举办春节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农历正月十二,临渭区第二届锣鼓大赛在信达广场拉开了春节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序幕。这次系列活动是由临渭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主办,临渭区文化馆承办。全区23个村镇社区基层锣鼓队参加比赛,参赛人数达1000余人。大赛现场观众云集,热闹非凡。参赛队员不畏严寒以高涨的热情和欢快激越的锣鼓声呐喊声向观众献上了新年的美好祝福。
正月十三,临渭区首届秧歌大赛开赛,21个村镇社区办事处的秧歌队共1000多人参加了比赛。正月十五,由新洲
地产主办的新洲地产元宵节社火大巡游隆重举行,官路舞狮、故市舞龙、田市芯子、下邽杨尹秧歌队等12支队伍参加了巡游,3万余人观看了此次社火巡游活动。
(临渭区文体旅游局李军民 刘春侠)
春节期间华县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华县文体局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全县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1月16—17日,华县文体局组织举办了第二届华县新春年货购物节广场舞展演活动,华山监狱灵儿健身队、乔堡村舞蹈队等9个代表队参演。春节前夕,华县文化馆特邀书法家为群众免费书写春联300余副。2月14日元宵佳节,华县优秀民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在步行西街口组织演出了皮影《柳林告状》、《降火龙》等经典剧目。2月20日,“好日子唱着过”第四届华县群众戏曲自乐班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永安广场举办。全县共有11个自乐班参加了决赛,大赛激发群众用身边事,创作新编精品剧目,弘扬人间的“真善美”。比赛中,有以金堆移民搬迁为题材的《拆迁风波》、有以农家书屋为民办实事为题材的《书屋新韵》,演员们个个声情并茂,整个大赛高潮迭起,两天累计6000余人观看了比赛。(华县文体局)
华阴春节期间送文化演出到基层
春节期间,华阴市利用社区、广场、乡镇、农村等便与群众参与的场所,组织开展送春联下乡、锣鼓秧歌比赛、戏
曲展演、社火表演、非遗展示、摄影展等群众文化活动50余次,组织老腔、迷胡、木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基层演出16场,惠及群众达10余万人次。此外,华阴市还充分利用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和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和展演,满足不同层次的群众文化需求,让广大群众在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的气氛中度过一个既简朴又丰富多彩、祥和的春节。(华阴市文体广电局 徐永华)
潼关县春节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潼关县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欢庆新春佳节。县秦腔剧团“一元剧场”演出年活动首先拉开了帷幕,共举办演出六场,期间先后穿插了特别邀请的刘茹慧、师大庆等省戏曲界名流,让戏迷朋友们饱了耳福和眼福。
正月初三,潼关县城关镇高桥村文化广场热闹非凡,闻名遐迩的古战船,独树一帜的南街村“背芯子”,两大传世绝技同台登场可谓是争奇斗艳。“战船、芯子”刚刚退场,震天锣鼓就摆上阵来,声声铿锵有力,鼓槌起落快如雨点让人目不暇接,敲出了节日的喜庆,更敲出了群众欢快的心情。正月十五,县文体广电局和城关镇还联合举办了老庆丰庆祝“元宵节”锣鼓比赛,为税南村民庆十五、闹元宵增添祥和、欢乐的喜气。(潼关县文体广电局)
大荔县举办“锣鼓声声闹新春”首届群众锣鼓大赛
为丰富和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活跃节日气氛,大荔县于2月14日、15日在县灯光篮球场举办了“锣鼓声声闹新春”首届群众锣鼓大赛。
本次大赛由大荔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局、县广播电视局主办,大荔县文化馆承办。来自全县18个镇的22支代表队上千名队员参加。比赛场上,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花苫鼓”,伴随着节奏沉稳的锣鼓点,一队队彩伞五光十色,让人眼花缭乱。还有“南留锣鼓”、“背花锣”,浓厚地域特色的鼓点迭连起伏急缓交错。参与表演的队员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只有12岁,个个激情高昂,纷纷亮出绝活,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大荔县文体广电局)
澄城县锣鼓大赛闹元宵
锣鼓震天响,大赛传精神。2月14日,澄城县10个镇18支锣鼓队共1800多人,在县体育场隆重举行了“万泉现代城杯”元宵节锣鼓大赛。
尽管冰雪未消,但赛场上气氛热烈,到处飘荡着欢声笑语,洋溢着暖暖的春意。在锣鼓表演的方阵边,观众随着锣鼓强劲的节奏心潮澎湃,呼声呐喊。本次大赛汇集全县各镇精英队伍,其中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个,市级项目1个,充分展示了澄城民间鼓乐艺术风采和历史传承。
(澄城县文体广电局)
合阳多项民俗展演为群众献上丰盛文化大餐
元宵节期间,合阳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局在县中心广场举办“正月里?文化庙会”活动,为群众献上了一场别具风味的文化盛宴。
省级非遗项目南社秋千,首次从乡村“搬”到县城展示,足足让人们过了一把秋千瘾。太枣女子锣鼓、范家洼丰收锣鼓、东雷上锣鼓表演节奏欢快,气势高昂,催人奋进。岳庄村“二鬼打架”或滚或踢或摔,独具特色,逗人发笑。“新民村打犟驴”极赋表现力,把一只倔强的毛驴演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引来观众阵阵掌声。申庄的背杆、岳庄的彩车、东清的秧歌、项村的锣鼓等社火队伍和万余群众一起汇聚街头,用铿锵的锣鼓、鲜艳的彩绸、诙谐的表演让县城成为了欢乐的海洋。戏曲大舞台演出了秦腔传统剧、现代戏、线腔戏等节目,并穿插群众喜爱的综艺特色表演,看的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据了解,三天时间民俗文化节目演出4场次,戏曲综艺节目演唱5场次,布置花灯1200盏,灯谜1000条,参与活动群众达10万余人,是近年来合阳县组织的“群众参演人数最多,非遗民俗展演最多,演出效果叫好最多”的一次节日文化盛宴。(合阳县文广局王震 魏萍)
“文化民生?欢歌蒲城”
2014年春节文化活动周天天精彩
为了丰富春节期间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正月初十至十六,“文化民生?欢歌蒲城”之2014年蒲城春节文化活动周在县文化中心广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蒲城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局主办,县剧团、县戏校、县金秋演唱团、县嘉年华艺术团、走马戏曲艺演唱团、大孔中老年木偶艺术团、蓝月亮保健艺术团等文化社会团体协办。
为期七天的文化活动周,各个文艺团体倾力演出,推陈出新,为群众先后带来了尧山大鼓秧歌民俗表演、走马戏曲艺表演、木偶戏表演、秦腔戏曲演出、八仙鼓划旱船等民俗表演和现代音乐舞蹈,演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群众前来观看,场面热闹非凡。正月十五,蒲城县文化馆在中心文化广场还举办了“灯谜竞猜”活动,让群众增长了见识,享受了乐趣。(蒲城县文体广电局)
白水举办庆元宵大型文艺活动
2月14日,由白水县文体广电局主办,城关镇乡镇文化站承办的庆元宵大型文艺活动在白水县城区隆重举行。
此次活动规模大、节目多,有群众喜好的舞龙、秧歌、跑马等十多个大型节目,数万人观看了演出,使人民群众度过了一个欢乐、喜庆、祥和的元宵佳节。
(白水县文体广电局 张丽丽)
卤阳湖举办“青春之梦”元宵节汇演
为深入开展创建示范区活动,卤阳湖文化旅游局2月14日组织“庆元宵节”广场舞汇演。来自全区40个代表队的500多名群众欢聚卤阳湖文典广场表演广场舞,喜迎元宵节的到来,同时也将健康之风吹进了农民心中。
汇演现场,演出者们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身着喜庆的服饰,踩着欢快的乐曲,轻盈矫健的步伐,整齐划一的动作,博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卤阳湖文化旅游局)
* 市县信息
市人社局成立工作机构
贯彻落实创建示范区动员大会精神
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大会召开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工作实际,迅速成立市人社局创建示范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小组组长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史优胜担任,副组长由市人社局副局长、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武俊兴担任,成员为各科室及下属单位负责人,全面负责全局创建示范区各项任务的组织与实施。创建办公室负责市创建办下达的各项职能任务,协调联系市创建办有关处室,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负责局创建示范区综合材料起草、信息的报送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市人社局)
蒲城县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动员大会
2月18日,蒲城县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大会。文体广电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各镇分管领导、文化专干,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代表、文化产业单位代表以及各文化社团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县文体广电局局长程建武同志安排部署蒲城县2014年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任务。会后县委、县政府将出台《蒲城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成立由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宣传部长、政府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局、县总工会等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蒲城县创建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为全力推进创建工作起好步、开好头。(蒲城县文体广电局张伦)
富平县百姓大舞台走进太平村
文化培植工程再增新的培植点
2月11日中午,富平县文体广电局为王寮镇太平村发放文化活动器材。这标志着富平文化培植工程一个新的活动点正式开始活动。
为了让全县人民群众充分地享受到身边的文化精彩,推动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富平县文体广电局在倾力打造了“百姓大舞台”这一文化品牌活动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把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使文化的种子普撒全县大地,“文化培植”工程应运而生。“文化培植”工程是富平县落实文化惠民政策的一种创新形式,通过建立活动中心整合全县自乐班、舞蹈队(秧歌队)等文化艺术资源,实现“个、十、百、千、万”的工作目标。即打造一个县域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在城区建设十个文化活动中心示范点,在各镇(管区)建设一百个区域文化活动中心,全年培养1000个文化辅导员、演出达到5000场次以上,使受益群众达到80万人次。
(富平县文体广电局 王莉娟)
* 图书馆动态
春节期间,各县(市、区)图书馆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网络书香过大年——临渭区图书馆发挥电子阅览室设备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大年小戏闹新春,网络书香过大年”数字资源服务活动,引导读者参与“网络书香过大年”网上答题和观看文化部“大年小戏闹新春”视频展播。市民们积极热情,参与率高,不仅丰富了文化生活,也增长了知识,为马年春节增添了一份新鲜与活力。
新春有奖猜谜——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并了解图书馆,2月13日至15日,临渭、韩城、富平等地图书馆分别举办了既有知识性又充满趣味性的“新春有奖猜谜”和“元宵节灯谜晚会”,奖品为优秀图书、学习用品等,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得到发挥。
“新春电影放映周”——华阴市图书馆精心挑选贺岁、战争和喜剧等优秀影片,开展“新春电影放映周”活动,丰富市民节日文化生活。
“倡国学 品经典”春节读书活动——1月23日至2月23日,华县图书馆开展“倡国学,品经典,拓视野,增学识”读书主题活动。向读者推介涵盖国学、经典文学、历史、地理等新书3000册,旨在倡导读经典国学,传扬中华传统文化,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浓浓书香过大年”送图书活动——为了给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增添书香气息,临渭区图书馆精心挑选1600余册图书,向市二院、临渭区妇幼保健院、临渭区社保局、东方中街社区等32个送书点开展送书服务,为读者送去浓浓书香和新年祝福。
“家乡的年味”征文活动——临渭、富平、华县等图书馆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网页宣传等形式,向广大读者征集有关家乡春节的特色食物、习俗、风物、人事、回忆等文章,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打造“读书节”文化品牌——1月10日至26日,富平县图书馆牵头,举办了“迎新春书香频阳”首届读书节,引领广大市民踊跃参与读书活动,掀起了一股读书旋风。活动期间向周边学校及民众发放免费赠书卡,加大宣传力度,现场免费办理借阅卡,举办阅读、科普宣传,参与民众3万余人次。
图书馆志愿者服务——1月10日至2月15日,临渭区图书馆,成功招募到临渭区故市中学教师张艳莹等13名志愿者。通过文献检索、流通借阅、图书顺架、图书分类和编目等业务培训,深入馆内服务部室,开展志愿服务。
共享工程优秀节目征集——为了展示富平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富平县共享工程支中心以乡镇、村、社区基层服务点为依托,在全县范围内征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小戏类视频,特别是百姓自编自导自演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艺视频节目,经过层层筛选,《给留守儿童一点爱》、曲子《懒婆娘》同时入选文化部“大年小戏闹新春”渭南区参展节目。
免费开放接待读者——临渭区图书馆春节期间坚持免费开放,满足市民阅读需求,共接待读者300余人次,图书流通500余册次。到馆读者以老人、少儿、返乡大学生、青年为主,人数比往年同期有所增长。
* 创建之窗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体系,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公共文化人才、资金、技术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和制度设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等。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是什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主要是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公益性,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上是免费服务,或是低于成本、收费很少的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体现对人的关怀,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基本性,就是政府提供的是基本的文化服务,而不是所有文化服务。均等性,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都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每个公民在获取公共文化资源、享受文化服务时享有获得服务机会的公平,服务内容、质量和服务过程的公平。它所强调的核心是机会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便利性,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是近距离的、经常性的服务,方便群众获得和参与。上一篇: 渭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简报 第3期 |
下一篇: 石嘴山市举办首届国际标准舞全国邀请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