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3月29日
* 工作动态
○我市召开创建示范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青春之梦?百姓之声”青年书画大赛活动启动
* 市县信息
○市教育局等单位成立创建示范区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华县、华阴等县市分别召开创建示范区动员大会
* 创建活动
○全市68所学校体育设施面向市民开放
○华阴老腔传承培训班开班
○蒲城“四进零距”进村文化活动天天精彩
* 工作动态
我市召开创建示范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3月5日,我市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听取我市创建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讨论研究创建示范区有关工作,并把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市委副书记、市政法委书记王春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程勉贵主持会议。
会上,市文广局局长、创建办主任陈虎成介绍了创建工作进展情况。与会人员对《创建示范区领导小组职责分工》、《目标责任考核实施办法》、《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和《创建过程管理制度》等相关材料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王春阳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的文化事业建设,尽快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不断增强城市文化的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创建过程中,要以公共文化机构与设施为基本阵地,把创建工作与打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与打造陕西东大门相结合、与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相结合、与弘扬城市人文精神相结合。不断创作公共文化精品,打造公共文化活动特色品牌,用心构建“老少皆宜、各得其所、均衡发展、惠及全民”文化服务体系,造福东秦百姓。
会后,市文广局对上述四个材料进行了修订。3月25日,以渭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渭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分解表》(渭文创发【2014】1号)、《渭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考核实施办法》(渭文创发【2014】2号)、《渭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管理制度》(渭南文创发【2014】3号)。(市创建办)
“青春之梦?百姓之声”青年书画大赛活动启动
为了推进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更好地团结引导全市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渭南梦”、践行“中国梦”。即日,我市正式启动“青春之梦?百姓之声”青年书画大赛,该活动由市文广局主办,渭南市嘉和美术馆具体承办,全市18--45周岁爱好书法、绘画的各界人士均可参赛,征集作品于4月30日截稿。届时将对参赛作品进行评比,获奖作品在全市巡展,并编纂印制《青春之梦?百姓之声青年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集》。
我市拍摄制作“渭南市百集非遗文化精品电视系列片”
为进一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切实做好我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全面系统挖掘整理和宣传推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决定拍摄制作“渭南市百集非遗文化精品电视系列片”。该工作由市文广局负责组织,渭南电视台具体拍摄制作,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 市县信息
市教育局等单位成立创建示范区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为了切实推进创建示范区工作,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科协、市编办、市总工会等单位于近日分别成立创建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确保创建示范区各项任务如期达标。
华县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会
为推进创建示范区工作,贯彻落实《渭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近日,华县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
3月27日,华县召开创建示范区工作会,县委副书记白晓林就创建工作提了四点意见,一是摸清全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家底,寻找问题,查找不足。二是各镇及各有关部门创建工作要整合资源,树立节约意识。三是注重创新,重点培育华县创建工作中的优势,树立工作亮点。四是建立健全创建工作考核机制,把握好时限,抓好督导落实,确保华县创建工作顺利进行。会后,县政府与各镇、各有关部门签订了创建工作任务书。
(华县文体局 梁凡)
华阴市召开创建示范区动员会
3月28日上午,华阴市召开创建示范区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创建工作。各镇、街道办(管区)及文化站、各创建成员单位负责人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华阴市文体局局长郝富仓就创建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华阴市副市长于娟侠做了动员讲话。于娟侠要求各创建成员单位、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创建示范区这一机遇,积极行动起来,迅速安排部署;要对照标准,全面规划实施;要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创建成效;各方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抓点带面、示范引导,努力推进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华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涛要求华阴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让社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要进一步明确责任,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共同推进;确保按时、按质、按量通过国家验收,努力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华阴市文体局 方建正)
潼关县县长现场办公安排部署创建示范区工作
潼关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正在积极筹备中。日前,县委副书记、县长樊正学,分管副县长隋晓会深入县创建办公室和县文体广电局就创建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部署。
樊正学要求创建办各相关成员单位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根据潼关实际,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方案、目标考核任务;要认真对照目标任务书要求,履行职责,协力抓好创建,推动各项任务有序进行;要建立健全创建目标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定期指导检查各责任单位创建工作,做到工作有计划、实施有举措,结果有考核。同时表示,县财政会尽全力保障创建资金需求,力求潼关县示范区创建工作一举达标,为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做出贡献。(潼关县文体局)
白水县文体局扎实开展创建示范区各项工作
近日,白水县文体广电局召开了创建示范区工作会,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把工作具体化和项目化。一是抓好“两馆”的定级升级、“两馆一站”的设施建设、服务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方面的突破、抓好10个村级示范文化大院、重点争取县级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含文化馆、图书馆、非遗馆、展览馆等);二是持续推进“中国书法之乡”创建活动。适时举办白水县首届农民书画大赛、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白水籍书画家作品展等活动,推介打造白水书法品牌,在汉字发源地营造浓厚的书法氛围。三是加大“陕西快板之乡”创建力度。成立快板协会,编印《白水优秀快板作品选》,抓紧培养快板人才,今年争取省上授牌。四是打造系列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的文化活动,重点是尊老敬贤送大戏、仓颉传人说文解字、乐翻天广场文化、“四进书屋三评选”活动等品牌。(白水县文体局张丽丽 王鸿英)
* 创建活动
全市68所学校体育设施面向市民开放
为充分整合利用我市普通中小学体育资源,更好地满足青少年和全体市民的健身需求,不断增强市民体质,促进全民健身事业深入开展,市教育局、市体育局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意见》,3月15日起全市68所城市学校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
据了解,全市各县(市、区)面向市民开放的学校,按要求必须悬挂“渭南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单位”的牌子,不得收取费用,免费向社会开放。市民可在工作日每天17:00--20:00;寒暑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9:00--16:00之间就近健身。因某种原因需暂停开放的,应提前向社会告知。(市教育局)
渭南市人社局举办迎“三八”讲座
3月7日,市人社局工会、妇委会举办了以“文化修养”为内容的主题讲座,局党委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聆听了讲座。
市人社局作为创建示范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把加强机关自身文化建设列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建设“书香人社”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局工会、妇委会、团委和各协会积极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经常组织知识讲座、球类比赛、武术教学、户外运动和书画展览等多项活动,干部职工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工作和学习积极性得以迅速提升,对开展人社工作和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市人社局 赵军)
华阴老腔传承培训班开班
3月1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华阴老腔“2014年传承培训班”在华阴市文化馆开班,50余名学员参加了开班后的第一堂音乐理论课学习。
培训班将持续到2015年2月底,为期一年。华阴市文体广电局在师资聘请、学员、场地选定和教学方案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合理的论证和安排,特意邀请到华阴老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喜民、王振中等8名老腔艺术家进行授课。培训班打破以往传统模式,注重学员理论知识学习和创作实践的有机结合。授课内容主要包括月琴、板胡、签手、后槽专业技能操作以及音乐理论知识等。学员使用的乐器、教材等由华阴市文体局全部免费提供。
本次培训班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学习老腔艺术,推动我市地方戏种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华阴市文体局 徐永华)
蒲城“四进零距”进村文化活动天天精彩
3月3日上午,由蒲城县文体广电局举办的“四进零距”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乡演出在城关镇隆重举行,这标志着2014年全县“四进零距”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乡演出活动正式启动。本次送戏下乡分别深入党睦水南村、龙阳东王村等10个村进行,累计演出10场次,观众累计达到16500余人。
3月25日至29日,蒲城县文体广电局举办的“四进零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文化惠民工程秦腔巡演活动分别在孙镇吴家村、龙池镇五四村、罕井镇山东头等5个村进行,本次秦腔巡演演出5场次,观众累计达到12500余人。
举办“四进零距”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乡演出活动,是蒲城县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蒲城县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幸福乡村,构建和谐蒲城的重要平台。(蒲城县文体局张伦 贺昊)
白水文体局举行戏剧创作座谈会
3月25日,白水县文体广电局举行关于戏剧创作的座谈会,就如何发挥利用白水的文化优势,在相关的剧本创作方面找到发力点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
座谈会上,大家围绕如何依托仓颉文化、苹果文化这两大优势文化资源进行创作、如何搜集整理修改传统剧目、如何找素材找切入点,以何种舞台艺术形式来表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家都感到在创作的思路和意识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拓宽和进一步的明确,基本明晰了新的创作方向。
(白水文体局同爱琴 张丽丽)
临渭区“影企联姻惠农家,千场农科电影进乡村”放映活动启动
3月28日下午,临渭区电影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携手渭南光大农资集团公司举办的“农村经济发展研讨会”暨“启动仪式在光明酒店举行。临渭区、潼关、富平、大荔、澄城等县电影公司经理以及来自临渭区农村的700余名种田能手参会。
届时,将在临渭区、高新区、经开区508个行政村放映由光大农资城提供的农业科教电影《化肥真伪鉴别与合理使用》、《农药安全使用常识》、《有机葡萄栽培技术》、《大棚蔬菜有机土壤栽培技术》、《防止农药污染常识》、《科学使用钾肥》等农村科教电影1000余场,使农民在观看优秀电影节目的同时了解各类农科知识、农资信息,从而做到文化惠农、服务三农,这对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临渭区文体局)
* 图书馆动态
华县图书馆——3月6日,华县图书馆为华州镇吴家社区和西关社区发放了公共电子阅览室设备。截止目前,华县已建成4个社区的公共电子阅览室,为深入开展社区文化工作做到了硬件保障。3月19日,华县图书馆组织宣传小分队到宁山寺庙会开展2014年“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现场为农民朋友提供300余册农业科技书籍阅读,发放农业科技类图书50余册,宣传资料1000余份,为群众办理图书证7个,借阅图书15册,举行现场有奖知识问答,500余名群众前来咨询和参加活动。
富平县图书馆——3月起,富平县图书馆用两个半月时间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各乡镇(管区),以镇为中心,召集全镇农家书屋管理员和村支书,就农家书屋管理的相关业务知识进行全面培训。同时调查摸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设备的配发情况以及活动的开展情况,大力推进我市示范区创建工作。
临渭区图书馆——3月19日,临渭区图书馆举办了 “中老年电脑基础知识与应用培训班”培训班。就电脑基础知识与应用、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文档编辑技术等内容进行培训,并针对学员在学习和使用电脑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使参训的50余名老同志都获得了新知。
大荔县图书馆——3月6日至13日,大荔县图书馆与陕西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技术人员,对4个社区、18个镇共享工程设备进行了安装、维护与指导。3月24日--26日,在2014年“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中,县图书馆在两宜镇、安仁镇和县中心广场共为群众免费发放了农技、医疗保健、教育等价值八千余元书籍1000多册,发放免费开放、农家书屋、龙源数字阅览室、陕西省图书馆方正阿帕比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入门指南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宣传资料5000余份。
澄城县图书馆——3月21日至27日,澄城县图书馆参加在安里镇、交道镇杨家村、韦庄镇业善村举办的2014年文化“三下乡”活动时,向农民朋友无偿捐赠果树、蔬菜种植及养殖方面的农业科技光盘400余张、书籍300余册,发放图书馆宣传资料1300余份,积极宣传澄城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的重要性,提升基层群众对创建工作的认知。3月26日上午,县图书馆深入赵庄镇开展第二十二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印发核桃生产管理作业年历300余份;蔬菜种植、养殖方面科技光盘200余张;发放图书馆服务指南500余份;展阅“环保随行美丽中国”展板17块。
合阳县图书馆——3月27日,合阳县图书馆在坊镇中雷村进行为期两天的文化走基层活动,为村民们配送了电脑、农业科技书籍等,并现场给部分群众办理了电子阅览证。
* 创建口号
文化资源共享 惠及城乡群众
立足社会公益 情系文化民生
全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不断提升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创建之窗
1、我国的公共文化设施主要有哪些类型?
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类型主要有:固定文化设施、流动文化设施、数字文化设施。固定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文化广场、文化大院、文化室等。流动文化设施包括舞台演出车、流动图书车、流动展览车、流动放映车等。数字文化设施包括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公共电子阅览室等。
2、我国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由几部分构成?
我国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主要由这几部分构成:一是各级公共文化事业机构专职人员;二是各级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兼职人员;三是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中心户、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的业余文化工作者;四是文化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