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浦东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简报第4期
发布时间:2014-07-23 09:12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07-23
浦东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  201465
 

【要闻信息】

浦东召开全区动员大会 部署示范区创建工作....................1

我区初步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发展一体化调研报告........3

 

 

浦东召开全区动员大会部署示范区创建工作

 

515上午,浦东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动员大会在新区办公中心召开。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沈晓明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区委副书记、区长、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继伟主持会议,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尤存做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部署。副区长、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谢毓敏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下发了《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3-2015>的通知》(浦府〔201461号)、《浦东新区关于成立“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示范区创建主要任务分解表。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沈晓明在会上强调:示范区创建,瞄准的是浦东的短板,要通过创建促进浦东的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二次创业的浦东,不仅需要硬实力的再提升,还需要软实力、软环境的同步提升;不仅综合实力、综合环境要再提升,人的精神面貌同样也要更好地提升。一要求真务实。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也要珍惜民力、合理安排;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不能创建扰民。二要以人为本。多做解难题、惠民生、利长远的事;开展文化活动,要关注老百姓的兴奋点,关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三要立足长效。注重资源整合,更好地依托全市的资源,特别是上海市布局在浦东的资源;注重引入市场机制、社会力量,文化设施的管理运营,要更加注重引入专业化的团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市场机制,但不能改变公共服务的属性。四要凝聚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牵好头,抓好统筹推进,搞好协调调度,及时研究解决创建遇到的问题;各个部门要主动而为,主动对接,主动协同。

根据文化部和上海市有关部门的要求,浦东将致力于通过示范区创建工作,发挥文化领域的先行先试和排头兵的作用,力争进入第二批示范区创建的先进行列,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样本。今年10月,国家评审组将到浦东作中期督导检查;2015年,浦东将迎来“创建大考”。

区委各部、委、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府各委、办、局,区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协办公室,区各人民团体,各直属机构,各直属企业主要领导;上海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区法院、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各街镇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区委各部委办、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级机关、各人民团体、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机构、各直属公司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各街镇党群书记、宣传委员、文化工作分管副主任(副镇长),相关科室负责同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村(居)委负责同志参加了分会场视频会议。

 

浦东初步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发展一体化调研报告

 

日前,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浦东新区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发挥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引领作用研究”课题调研工作建议方案》的分工安排,新区文广局牵头开展我区公共文化领域城乡发展一体化专项调研,并初步完成调研报告。

为推进本次调研,新区文广局专门成立“浦东新区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区域倾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发展一体化”专题调研组,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调研组在制定调研提纲、明确课题内容的基础上,先后召开新区各镇文化工作分管领导、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村级文化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同时,调研组采用资料调阅等形式,对国内先进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进行了对比研究,并邀请有关专家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探讨和指导,力求能在“二次创业”背景下,将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发展一体化纳入到浦东开发开放的总体定位和框架中统筹研究、同步推进,探索在农村区域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方法和路径。

下阶段,调研组将根据课题报告,转化形成区委、区政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相关制度文件,并据此制定下发各领域的操作方案和实施细则。

 

【工作简讯】

○本月,我区示范区创建制度设计课题小组按照前期计划和分工,有序推进课题研究。目前已拟定8个子课题框架,并展开实地调研。

522日,我区举行示范区创建宣传品设计方案评审会,经专家小组评比确定了示范区宣传设计作品中标方案。下阶段,相关宣传品将投入制作并下发至浦东各社区及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创建的社会知晓率。    

520日,参加亚信峰会的俄罗斯和中亚五国媒体记者团一行25人,来到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参观考察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记者团走进非物质文化展馆,体验浦东当地民俗风情;旁听面向市民的文艺辅导,感受了中国式人文乐趣。东海岸艺术空间的市民百强作品、京剧社的表演、优美的中国民间舞蹈等等让国外记者们在中华艺术的氛围中流连忘返。

○在第38届“国际博物馆日”前后,浦东共有14家博物馆免费对市民开放,其中5家推出了“博物馆之夜”活动,延长开放至晚上9点。各博物馆在展品内容、观众定位上各具特色,多家场馆还积极发动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引入特展,邀请文化名人举办讲座,或将展品搬进社区、学校,让居民、学生与本地历史文化进行亲密接触。据统计,仅博物馆日当天(518日),全区场馆参观总数超过86千人次,航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新场历史陈列馆、龙美术馆、上海科技馆接待人次均超过1万。

○区文广局着手开展村居文化活动室调研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绩效考核与评估方式创新调整,日前已委托新区普查中心向各基层点发放调查问卷,并完成数据回收及汇总。

○日前,上海市第一座办到域外农场的区县图书馆分馆——浦东图书馆海丰分馆正式在江苏省海丰农场揭牌。浦东图书馆为海丰分馆配送了丰富的图书,并配置了相应的电脑系统、编目网络软件及电子阅读终端,全面提升了该馆的服务能级,进一步拓展了浦东图书馆文化资源的传输渠道。

○日前,入驻上海自贸区的首家美术馆——929美术馆正式开放并举行开馆展《存在与时间——卢甫圣艺术展》。展区运用3D打印技术、体感技术,以全新的多媒体互动形式,呈现当代视觉艺术与传统书画的交流对话。受惠于自贸区政策,该馆展出的国外艺术作品不进行销售就无须报关交税,策展成本降低,更大程度地迎合了市民的艺术参观需求。

58日,第四届浦东文化艺术节正式发布征集令,面向全区征集艺术节的“好点子、好项目、好方案、好活动”以及文化项目举办主体。本次征集将持续一个月,并通过艺术节组委会评比确定入选项目及主体。

○日前,上海浦东新区艺家亲艺术团正式挂牌成立并开启官方网络平台。“艺家亲”融合新区多家群文社团,设立了舞蹈、民乐、西乐、电声乐队等7个艺术部门,并已具备了国内外交流演出资质和许可。该艺术团的成立将在整合社区文化资源、推动群众文化艺术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511日,“2014年吉他中国华东吉他大赛”在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圆满落幕。本次比赛是“吉他中国”全国吉他大赛的华东选拔赛,也是首个在浦东新区举办的综合性吉他大赛。赛事由吉他中国网主办,上海国际艺术节之友俱乐部承办,并得到了浦东新区宣传文化发展基金的有力支持。

○本月,第31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共有11场高水准演出登陆浦东东方艺术中心,两获格莱美奖提名的欧洲嘉兰古乐团、世界铜管乐界“无冕之王”德国铜管乐团、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以及多位中外名音乐家共同为市民带来品味民族经典、感受异域风情的听觉盛宴。

51-3日,2014上海草莓音乐节在世博公园拉开帷幕。本次音乐节设置五大舞台,邀请百余组海内外知名乐队和艺人加盟,组成草莓音乐节史上最强大演出阵容,吸引约10万观众入场。作为目前我国最具大众普及度和美誉度的国内音乐节品牌,草莓音乐节已连续三年进驻浦东,为促进国际音乐文化交流与合作打造了优质平台。

520日,“自贸之春——美术作品巡回展”在外高桥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该展汇集多位优秀上海画家深入自贸区的创作写生,真切反映和记录了自贸区改革发展风貌。

     ○513日,无障碍电影首次走进浦东的社区,近200名视障人士在南码头社区文化中心欣赏了影片《毛泽东与齐白石》。接下来,南码头社区文化中心每月都将免费播放一部无障碍电影,让视障人士也能轻松享受电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