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信息】
●区人大政协高度重视示范区创建工作...........................(1)
●认真总结梳理 我区紧密推进创建任务.........................(2)
●上戏实验剧场浦东揭牌 优质剧目公益票价亲民.................(3)
●迎“文化遗产日” 浦东展示“非遗”家底.......................(4)
区人大政协高度重视示范区创建工作
近日,浦东新区人大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区文广局与相关专家联手展开“浦东新区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区域倾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专题调研,通过召集乡镇党委宣传委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管理、文化服务资源配送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为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目前,已完成专题调研报告,下阶段将通过制度设计研究课题平台,形成规范制度文件予以执行。
浦东新区政协同样高度重视我区的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创建之初就将创建推进进展情况列入政协委员年末视察重点督办项目。去年,组织教文卫体界别130多位委员实地视察了龙美术馆、震旦博物馆等社会力量兴建的公共文化设施,开展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与管理”课题调研。今年,区政协进一步组织委员围绕“大型居住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专业化运营服务模式”等工作开展专题视察,为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力推进积极建言献策。
认真总结梳理 我区紧密推进创建任务
6月,我区积极开展创建阶段性总结并推进相关工作。17日,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创建办”)召开工作例会,全体人员认真总结了前阶段任务完成情况,并对创建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创建办主任夏煜静重点明确了下半年创建工作的三个要点:一是要严格对标文化部验收指标,对自评已达优秀的65项,要进行认真分析,争取进一步提升能级;而有待争取达优的11项,如人均图书藏量、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村(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建设管理等瓶颈问题,则要抓紧推进落实。二是要抓住浦东创建的创新突破点,在下半年着力推进民营美术馆、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上海金海华城文化艺术中心社会化运营,文化志愿者服务积分兑换机制等几项工作。三是要围绕文化部中期督导做好认真准备,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各项创建任务,认真总结创建启动以来的成果并形成经验,在接受中期督导时要能拿出项目和亮点。
23日,创建办副主任王卫国召集相关人员商议上海金海华城文化艺术中心社会化运营项目推进,针对项目的具体困难讨论解决办法;25日,创建办成员在浦东图书馆召开专题会议,完善补充公共图书藏量工作方案,细化专题图书馆建设、追加采购金融等专题图书、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和“百姓书坊”项目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路径和时间节点。面对下半年的示范区创建中期督导检查,浦东正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上戏实验剧场浦东揭牌 优质剧目公益票价亲民
6月5日,上海戏剧学院演艺中心在陆家嘴浦东新舞台正式挂牌成立“上海戏剧学院浦东实验剧场”。上戏话剧团队的强势加入,为浦东的“小剧场话剧热”再添了一把火。
近年来,浦东新舞台每年3、4月份推出“剧海拾贝”话剧展演,每年9、10月推出的“剧海观潮”海派话剧展演季项目,共80余场次,但是已经无法满足陆家嘴区域市民和白领青年的观剧需求,因此,主管部门一直在考虑寻找能长期合作、有实力的演出团体,填补浦东新舞台两个话剧季的演出空档期。
今年3月,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文广局与上戏演艺中心成功接洽并达成合作意向,签订了5年合约。根据协议,“上戏浦东实验剧场”将于每年在浦东新舞台演出不少于30场话剧。新区政府也将补贴实验剧场的运营成本,场租费、水电费全部免除,演出收益全部归上戏演出团队所有。本着互惠互利原则,“浦东实验剧场”也将推出每场不少于100张票价仅30元的公益票,为市民免费开设6场戏剧普及公益,有力推送高雅艺术走进百姓身边。
迎“文化遗产日” 浦东展示“非遗”家底
在我国第9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浦东全区26个非遗展馆免费开放,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等浦东群文阵地和17个街镇也纷纷举行了一系列“非遗”主题日活动。
展示浦东“非遗” 全市最多
目前,浦东的“非遗”项目共有49项,居全市各区县之首,其中国家级7项、市级22项、区级20项。在此次主题日活动期间,市民们得以现场观摩三林瓷刻、龙潭竹篮等民间手工艺展示;了解钱万隆酱油等非遗“美味”的制作过程;还能现场问诊杨氏针灸疗法传人、张氏风科疗法传人等登录“非遗”名册的中医“老法师”。众多“非遗”作品也走上了大舞台,山歌音舞表演《张江之韵》,吸引了70多位浦东“非遗”传承人参演,1500名社区居民观看;国家级“非遗”浦东说书《嫁女歌》,重现了旧时浦东的婚俗与人文风情;浦东派琵琶、《卖盐茶》舞蹈、宣卷演出等等,向市民展现了一幅幅浦东民俗的历史画卷。
传承传习所开进校园觅知音
以文化人,以德润心,以文惠民。为推动浦东“非遗”的传承,继去年挂牌14处区级传承基地后,今年又有9所在“非遗”传承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浦东学校,获颁“首批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铜牌。这9处挂牌的非遗传习所,将接受相关区级非遗传承基地的指导。非遗办、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传习所构建起一套完整的保护体系,非遗传人将定期走进传习所,为学生和市民开课。
与仅能设在本区内的区级传承基地不同,未来,浦东非遗传习所还有望跨区、跨市发展,向全市、全国展现不一样的文化浦东。
【工作简讯】
○浦东积极推进落实文化部“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馆)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经与中国国家话剧院接洽,确定其原创年度大戏《伏生》将在11月落地浦东东方艺术中心,借助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3场,其中1场为公益专场。
○6月13日,“第二届中国青年版画邀请展(上海站)”在浦东图书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上海浦东文化传媒与中国美协版画艺术委员会联合主办,展出了119件(组)精美作品。主办方积极整合社会优质文化资源,特别邀请了众多国内知名版画家与广大艺术爱好者现场交流,为市民提供免费的艺术大餐。
○6月14日,由上海市文联艺术促进中心、浦东新区惠南镇人民政府主办,龙美术馆、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参与承办的“匠心独韵——冷军艺术作品展”在龙美术馆浦东馆隆重开幕,此次公益性展览活动,是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领军人物冷军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瓷画作品展,体现了政府搭台、社会力量参与高品质公共文化艺术活动的成果。
○日前,一场充满国际化特征的“现场——跨地域的水墨经验”2014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在喜玛拉雅美术馆举行,来自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逾30位艺术家创作的100多件水墨作品相聚浦东,共同呈现水墨艺术在国内外的风貌变迁。
○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服务进村居活动在大团镇展开,6月,送戏下乡巡演活动正式启动,在全镇20个村居委演出共21场次,巡演节目由大团镇文化服务中心精心创作,涵盖了传统沪剧、小品、独脚戏、快板书等,6月9日的首场演出吸引了逾千居民前来观看。
○日前,南码头社区牵手辖区企业开展群文活动,共同举办“和谐南码头,欢乐大家唱”南码头社区首届大合唱比赛,20家企业赞助并参与了本次活动。6月21日,9支进入决赛的居民区合唱队走进东方电视台演播大厅进行演出,展示了百姓文化生活“高、大、上”的和谐风貌。
○浦东文化馆引入专业机构开展社区群众舞蹈团队培训取得丰硕成果。在日前举行的“五彩都市梦”陆家嘴区域舞蹈培训汇报演出暨洋泾社区舞蹈展示中,众多舞蹈作品精彩上演,多个团队获颁“优秀舞团”、“十佳民星舞团”,展现了陆家嘴区域社区文化团队的舞蹈艺术风采。
○端午期间浦东各街镇、行业开展多场“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丰富百姓文化生活。川沙新镇通过沪剧“百姓戏台”的平台,组织社区戏曲爱好者登台献演;三林镇在三林塘老街开展“舌尖上的三林”体验活动,为居民和游客献上三林镇“非遗”项目小吃;东明社区组织少年儿童“拍粽子球”比赛;三林塘三“龙”会师和“浦东·川沙杯”两场龙舟赛则吸引近30支队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