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简报第13期
发布时间:2014-08-11 16:55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08-11
我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开展“庆·六一”系列活动
为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开展“庆·六一”系列活动。三明市少儿图书馆(家·阅读)服务联盟举办“亲子绘本阅读”系列之数学绘本、“拥抱六一、放飞童心”大型亲子户外活动;梅列区文化馆举行庆“六一”艺术扶贫成果汇演;宁化县文化馆举办了“放飞梦想·快乐六一”游园和文艺汇演;清流县图书馆举办“让孩子们陶醉在图书的海洋里”、“书籍带给我们知识,带给我们快乐”等为主题的亲子阅读活动;建宁县图书馆开展“快乐阅读·伴我成长”亲子阅读活动。
(综合)
宁化县开展端午节文化系列活动
为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宁化县举办庆“端午”系列活动。一是县图书馆开展了儿童节新书展、影视展播等活动,共接待读者300余人次。二是宁化县翠江镇中山社区举办“第二届‘宁诚杯’端午包粽子联谊赛,151名妇女参加了比赛,并将500多个粽子送给城郊乡高堑村贫困户,还为他们送上了慰问金。三是宁化县翠江镇南街社区和宁化县吉祥艺术团联合举办了“宁化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文艺汇演,演出节目有客家小戏《担子歌》、《花婆子过关》、小品《构建和谐家庭》、相声《宁化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等14个节目。四是县妇联开展端午关爱活动,县妇联携爱心女企业家代表深入敬老院开展端午慰问关爱活动。 (宁化县文广局)
永安市小陶镇做好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工作
永安市小陶镇紧抓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契机,通过调查、宣传、扶持深入挖掘辖区内的民间文化。一是全面调查,摸清“家底”。组织文化骨干力量,走村入户,深入挖掘小陶民间艺术、收集民间文学、寻访民间艺人,汇编小陶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止今年已挖掘 “竹马灯”、“汉剧”、“木偶戏”、“舞龙”等十多项民间传统艺术,收集各类民间故事、神话共16篇,寻找到民间艺人50多位 。二是大力宣传,搭建“舞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传统民间文化项目和艺人的知名度。定期举办庙会、山歌演唱会,组织参加永安文艺汇演,让小陶传统文化、工艺走出去面向大众,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搭建民间艺人展现舞台,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一个重视传统民间文艺、尊重传统民间艺人的良好氛围。三是深化扶持,做好“传承”。通过设立传统民间文艺发展基金、出台奖励政策,对参加市级以上传统民间文艺表演得奖的给予集体和表演者个人奖励;对经常参与集体性的传统民间文艺表演给予实质性的补助;每年对积极发展传统民间文艺的乡镇街道和有关行政村进行补贴。2013年全年共发放传统文化扶持基金5万余元。 (永安市文广局)
简讯
●将乐县博物馆举行“5.18博物馆日”文物捐献活动。5月19日,将乐县博物馆举行2014年“5.18博物馆日”——文物捐献仪式活动。在文物捐献仪式上,文物捐献者余学云同志将自已珍藏的两宋时期136件文物捐献给县博物馆做为馆藏文物,将乐县洪副县长为他颁发了《捐赠文物证书》和奖金。 (将乐县文广局)
●梅列区洋溪镇入村开展“家家有祖训”活动。5月19日上午,梅列区洋溪镇组织各村挂点工作队进村开展“家家有祖训”活动。深入到每家每户了解、收集各姓氏祖训,为姓氏大户免费制作“祖训”牌匾,将公共文化服务送至“每家每户”,很好地起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梅列区文广局)
●永安市举办“文化走亲”专场文艺演出活动。5月25日晚,永安市文体广电出版局在小陶镇举办“文化走亲”专场文艺演出,吸引了3000多村民前来观看。
(永安市文广局)
●明溪县沙溪乡开展农村文化协管员、社区文化活动室管理员培训班。5月27日,明溪县沙溪乡开展农村文化协管员、社区文化活动室管理员培训班,指导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乡政府领导、文化站站长、各村文化协管员、社区文化活动室管理员等20余人参加培训。
(明溪县文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