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成员会议
5月30日下午,张丽娟副市长主持召开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成员会议。市政府张丽娟副市长、市政府办吴小士副主任、市创建办综合组、宣传组、课题组及市图书馆、市艺术馆、市电视台等9个市文广新局下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要听取了三个小组及相关单位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展情况及对下阶段的创建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张丽娟副市长对下一阶段的创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注重顶层设计。市创建办要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主导思想,加强研究,明确三明市的创建定位。要杜绝“一级等一级”的思想,发挥好牵头、核心、引领作用,积极吸纳、借鉴全国各地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市文化系统上下都要注重顶层设计。要引入第三方监督考评机制,真正把话语权交给公众,掌握公众真实意愿。要完善志愿者队伍,建立文化志愿者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管理制度,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公共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制定文化志愿者奖励措施等。要面向全市征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标志和口号,要有三明特色。二要注重落实。市财政局要制定“以奖代补”的资金管理办法,包括“三馆”免费开放工程的资金配套问题。市创建办要抓好创建工作的落实,在硬件方面少丢分,在软件方面不丢分,创新方面要争分。在流动文化服务车方面,可以考虑与相关部门对接,整合资源、合理利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三元、梅列两区要用好两馆资源,列出年度工作表,包括进校园活动方案等。三要注重宣传。要加大宣传造势的力度,加强与12个县(市、区)的互动。要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引导主渠道作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断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要重视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展开全方位、多视角、高密度的宣传报道。宣传组要制作公共文化服务宣传读本,结合家训、朱子文化、旅游文化等有关内容。
(市创建办)
尤溪县利用招商引资方式建成“朱子文化苑”
尤溪县“朱子文化苑”建于县博物馆东侧,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7500多万元,并以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方式引进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收藏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福建省2013年十大文化产业项目投资人陈明青投资展陈项目,建成“明清古匾中华第一馆”,展陈明代、清代、民国时期的1500方古匾和100副古楹联、中堂以及陈列展示各类木雕精品,价值逾2亿元。目前工程主体基本完成,6月初将全部完成展室布展,并免费对外开放。 (尤溪县文广局)
宁化开展首期40名县情文化志愿宣讲员培训
5月29日,宁化县文广局、县团县委、县旅游局联合举办首期“县情文化志愿宣讲员”培训班,来自全县40名文化志愿者参加培训。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移发出席开班仪式。
培训班邀请了县客家研究学会名誉会长刘善群,宁化革命纪念馆原馆长张标发,三明市旅游局导游管理中心副主任李艳等前来授课,从县情、客家文化、礼仪、沟通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培训,并给文化志愿者发放了宁化县情宣传材料,包括书籍、地图和影像材料。
该培训班对宣传宁化、推介宁化,展示宁化县深厚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绩,提升宁化对外形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宁化县文广局)
泰宁县上青乡投入40多万打造民俗文化“根据地”
泰宁县上青乡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充分发挥上青民俗文化特色,投入40多万元对县乡村旅游“五朵金花”工程之一的崇际村际下文化广场进行提升改造,在广场两侧修建2条长30米的文化长廊,2个六角圆柱凉亭,在休息座椅、座椅顶部融入上青龙灯、桥灯等基本元素,向群众和游客渲染上青文化内涵。并将适时开展以品道教音乐、闹桥灯、唱山歌为主要内容的节庆活动,让际下文化广场成为上青乡民俗文化的“根据地”,提供上青公共文化服务的窗口,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道亮丽风景。
(泰宁县文广局)
简讯
●三元区文化馆选送实验小学学生赴上海参加“中国舞蹈家协会第296届少儿舞蹈展演”荣获一等奖。2014年5月,三元区文化馆组织区实验小学中的艺术扶贫学生赴上海参加“中国舞蹈家协会第296届少儿舞蹈展演”,此次展演比赛全国共有5000多名舞蹈演员参加,三元区文化馆选送的舞蹈《嗨!Mrs leta》荣获一等奖。
(三元区文广局)
●清流县城关苏区人民红色广场举行揭幕仪式。5月30日上午,清流县城关苏区人民红色广场举行揭幕仪式。县主要领导、住地武警官兵、县直机关各单位党员、干部及群众4000多人参加了揭幕仪式,并敬献了花蓝和鲜花。
(清流县文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