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推进会
近日,市政府召开了2014年全市文化建设重点项目及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副市长安润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各旗县区政府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市创建办主任、市文广局局长李占峰通报了全市工作情况并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工作。
安市长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各旗县区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快推进文化重点项目建设,仍处于前期工作阶段的项目要加快实施进程,加大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对出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协调解决,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二是要高度重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各地区、单位和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标准、时限,用足用好已下拨的一期3.4亿专项资金,坚决防止挤占挪用的现象发生,确保顺利通过文化部对我市示范区创建工作的中期评估验收。三是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度 努力提升文化惠民水准
—包头市第二十九届鹿城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
在包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结合我市示范区创建工作,在推进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我市大力组织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加大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力度。
第29届鹿城文化艺术节的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百姓受益原则,依托“双十”、“八进”品牌活动,调动各方面社会文化资源,将多种文化资源融入艺术节。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文化艺术节活动,组织专业文艺节目到群众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巡演,组织旗县区有代表性的基层群众文化节目进行异地交流展演。充分考虑文化与旅游、法律、教育、科技、卫生、经贸、金融、饮食等方面的有效融合,开展群众文化、专业演出、民生服务、特色品牌、行业风采等主题文化活动,服务基层人民群众,打造包头文化活动品牌。时间从6月底持续到9月底,全市文化惠民集中活动设在阿尔丁广场,各旗县区在群众相对集中区域设活动场地,搭建活动舞台,各乡镇(苏木)、街道、社区、村(嘎查)设立小型演出会场。
第29届鹿城文化艺术节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整合资源。包头市第29届鹿城文化艺术节调动各方面社会文化资源,将多种文化资源融入艺术节,形成“面对面”、“点对点”的文化服务方式,不仅使社会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也让自发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找到组织。今年,将以少量的政府投入、富有可操作性的灵活机制,在全市构建服务高质、全民共享的常态化的社会参与机制。二是特色鲜明。第29届鹿城文化艺术节按文化惠民集中活动、地域风情特色活动、优秀企业文化活动和其它重点文化活动四大板块设定,以全市集中、旗县区巡演和农牧区基层送演活动,按时间排期逐级下移推进,7月-10月全市各种形式文化活动超过千场。三是贴近群众。组织专业院团文艺节目到基层地区进行惠民演出;组织旗县区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节目进行异地交流、互动演出;组织企业专业文艺节目到群众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巡演,真正达到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目的。
2014中国·白云鄂博国际奇石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
本届奇石文化旅游节以“魅力白云,奇石天下”为主题,为广大奇石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推动白云区奇石产业的发展。
活动共包括六大类30余项,有“国学与奇石”展、白云鄂博奇石精品大赛、国际房车露营大会、自助游帐篷节、草原摇滚音乐会、草原汽车拉力赛表演等活动,吸引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蒙古、缅甸等国内外奇石专家35位,石商150多家。
安市长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白云矿区立足区位、资源、交通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既传承弘扬了独特的奇石文化,又增添了现代气息。对于进一步激发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力,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白云矿区区委、政府紧紧抓住这次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契机,团结带领全区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借此机会更多地走进白云、认识白云、了解白云,积极参与白云矿区各项事业发展,共同把白云矿区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打造成自治区向北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
繁荣城镇社区文化 打造居民精神家园
—固阳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亮点工作
固阳县将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区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从社区文化阵地、队伍建设、文化创新等多方面入手,“创品牌,铸精品”,积极打造“文化型”社区。
打造社区文化阵地。全县社区结合自身实际设置了文化长廊、文化墙、图书室、活动室等文化设施。其中,民安社区通过整合资源、科学布局建成了集书刊阅读、文化活动、影视放映、教育培训、娱乐休闲、网络信息等服务为一体的近500㎡的社区文化中心,科教、支农等4个社区力争年内均建成示范性社区文化中心。同时,各社区对文化墙进行了内容更新和墙体维护,初步形成了以社区文化中心、文化长廊及文化广场为主体,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
抓好社区文化队伍。充分利用社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全县组建威风锣鼓队、广场舞队、腰鼓队、合唱队、太极队等20余支社区文化队伍,带动辐射社区群众5000余人。充分挖掘固阳文化资源,通过“结对子”等形式,选择热爱公益活动和群众文化退休老干部或有特长的人员为骨干,在文化室建设中,响亮提出“自建平台、自娱自乐、自我锻练、自创和谐”的口号。在他们的感召和影响下,一大批具有特长的文化人纷纷加入,广大群众也自发参加。文化室里,秧歌扭起来了,舞蹈跳起来了,二人转唱起来了,乒乓球打起来了,读书看报热起来了,欢歌笑语,其乐融融,好似和谐的大家庭。
推动社区文化创新。固阳县通过开展“创品牌,铸精品”活动,不断提社区文化建设的水平和层次,社区文化活动不再是简单的看看报纸聊聊天,而是更加注重社区文化的内容和质量。目前,各社区逐渐形成了有品位、有特色的历史文化社区、科普社区、剪纸文化社区、广场文化社区等6大类特色文化社区。同时,开展针对城市低收入居民、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等城市特殊群体的特色文化活动,增强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多元性和覆盖面。
石拐区按规划抓好示范区创建工作
石拐区严格按照《包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3-2015)》部署,制定了《石拐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项目,将建成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3个,新建标准化乡镇(苏木、街道)综合文化站2个,综合文化室4个,改扩建综合文化室4个,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标准化、全覆盖。着力解决为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文化大院赠送价值5万元的乐器,选送后营子村赵国华文化大院表演的小戏《闹元宵》、歌曲《八项规定就是好》参加了全市第二届农村文化大院文艺汇演,并荣获优秀编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