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办公室 2014年7月21日
真抓实干 确保示范区创建成功
——玉林市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推进会
7月17日,玉林市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市长苏海棠在会上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确保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满昌学,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世斌出席会议。
苏海棠指出,自我市正式启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协调配合,狠抓落实,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我市的创建工作与国家示范区创建标准相比、与创建的时间进度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化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创建示范区的重大意义,下决心把创建工作组织好、落实好,确保顺利进行通过国家的验收,力争建成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样板示范区。
苏海棠强调,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时间周期是两年,距国家督查组进行中期督查大约有3个月时间,任务重、时间紧。要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务实高效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必须抓住薄弱环节,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抓好制度建设,着力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必须注重创新突破,在公共文化服务和特色文化建设上形成示范;必须着力统筹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必须重视宣传交流,着力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必须抓好过程管理,确保创建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苏海棠要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国家和自治区交给我市的光荣任务,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我市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机遇。各级各部门要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明确职责、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全面完成创建任务。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要统筹协作,形成合力;要加强督查,务求实效。
满昌学通报了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推进的情况。(记者李岳青 实习生 莫丽珍)
第五届两广诗人雅集活动在北流举行
各地诗人聚铜州,神州墨客共豪吟。7月初,第五届两广诗人(北流)雅集活动在“荔枝之乡”北流市隆重举行。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朝、中华诗词杂志社副主编林峰和刘庆霖,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李小甜、组联部副主任布凤华、组联部办公室主任田凤兰、广西诗词学会会长钟家佐、副会长李汉荣,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钟鸣等领导和嘉宾,以及来自北京、山东、山西、广东、广西等地的80多名诗人、专家、学者汇集北流,参加了这次两广诗人(北流)雅集活动。
北流市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陶瓷名城,水泥之乡、建筑之乡、荔枝之乡、水稻高产之乡、世界铜鼓王的故乡和广西第二大侨乡,也是广西唯一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的县级市。历经千百年的文化集聚沉淀,北流形成了独具岭南特色的铜鼓文化、陶瓷文化、红色文化。近年来,北流市坚持把创建“全国诗词之乡”作为全市一件大事要事来抓,积极传承诗词文化,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在机关、学校、企业、农村诗词创作活动蓬勃发展,蔚然成风,涌现了勾漏诗社、明瑞诗社、永丰诗社、松山诗社等诗词创作群体,推出了一大批优秀诗词作品。在诗词文化的熏陶下,北流市民风淳朴,社会和谐,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如今,两广诗人相聚北流,相互交流学习,对北流市创建“全国诗词之乡”更是有力的推动。
荔香飘千里,相约在铜州。在为期4天的雅集活动中,与会代表不仅先后参观了铜石岭、勾漏洞、罗政村、北流国际陶瓷贸易城、城南小学、明瑞高中、北流市诗词院、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而且欣赏了诗词创作诵读展演以及书画表演等。尤其在深入新荣镇六华村的黄屋荔枝园采风时,不少诗人灵感顿生,诗兴大发,或挥毫赋诗,或即兴朗诵,为北流市留下了不少墨宝和诗联作品。更幸运的是,与会代表还先后聆听了李文朝、林峰、刘庆霖、黄小甜等专家、学者的讲课,尤其是李文朝所讲的《让传统诗词注入时代精神》的专题报告,更是让大家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李文朝在讲课中还高度评价了北流市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文化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希望北流市充分发挥诗词文化教育、鼓舞、团结的良好作用,深入开展诗词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景点工作,引导更多人读诗、学诗、写诗,营造更浓厚的书香氛围,建设文化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