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贵阳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简报第17期
发布时间:2014-11-18 16:19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11-18

贵阳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办公室                 20141022

                  

贵阳市文广新局举办“春雨工程”大讲堂活动——“贵阳市201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培训班”

 

按照《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关于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文公共发〔201231号)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区域文化联动活动的通知》要求和部署,为了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政策,不断提高全市非遗工作者保护管理的工作水平,适应新的非遗保护特别是数字化建设工作需求,918日至19,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在观山湖区百花湖乡全国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举办了“贵阳市201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培训班”。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丁岩老师、李宏峰老师和潘天怡老师作为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受邀讲课。市文广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市非遗保护中心和各区(市、县)非遗保护工作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共计40多人参加培训。

培训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李宏峰老师和丁岩老师,分别以“音乐艺术分层理念关照下的传统音乐遗产保护”和“科技保护久远传承——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为题,分别向学员讲解了“物本”、“文本”、“人本”分层理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内涵、实施步骤。

此次培训,师资层次高,邀请的授课老师都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在非遗保护发展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深的研究,同时培训内容实,培训紧紧围绕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紧扣非遗保护工作的需要,对于今后非遗保护的开展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效性。

此次培训,学员们普遍表示收获很大:一是拓宽了思路,通过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和各区(市、县)的交流,思路进一步拓宽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更加深刻了,对非遗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掌握得更多了;二是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通过培训,掌握了更多非遗保护和数字化建设的理论和专业知识,非遗保护和数字化建设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学员们表示,培训结束后,将认真吸收本次培训的营养,用于指导以后的工作,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同时,面对新的形势和更高的工作要求,将进一步增强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主动有效地履行非遗保护责任,为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