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简报第27期
发布时间:2014-11-28 16:25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11-28

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办公室       20141022

 


苏海棠:全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10月20,市长苏海棠深入兴业县,就我市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提升认识、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满昌学,市政府秘书长李松明随同调研。

    苏海棠一行先后深入兴业县城隍镇文化站、大西村,葵阳镇新荣村上泉村、兴业县新建文化中心,认真察看当地的公共文化设施,详细了解当地开展文化活动的情况。

    苏海棠强调,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既是我市的“文化惠民工程”,也是涵盖城乡、关乎百姓的“文化福利”。要围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目标,着力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共建”模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要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市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加快文化设施建设进度,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要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丰富产品服务,保障基本文化服务供给;要调动社会力量,拓宽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渠道;要关注弱势群体,保障特殊人群基本文化权益;要促进城乡互动,建立城市对农村文化援助机制。要构建更为高效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体系。把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与创建“特色岭南文化示范市”结合起来,开展特色岭南文化名镇(街)名村创建、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建设等特色文化创建活动。引导扶持群众办文化、打造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整合资源增强服务能力,为全国、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要构建更为健全的人才、资金和技术保障机制。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政府文艺奖和“签约文艺家”制度,开展玉林文化名家和玉林文化学科带头人评选培养工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素质。(李岳青)

 

玉林市举行庆祝国庆65周年

暨第五届文艺比赛颁奖文艺晚会

 

    9月29,玉林市庆祝国庆65周年暨第五届文艺比赛颁奖文艺晚会在玉柴文化中心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满昌学,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玲出席晚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玉林市第五届文艺比赛共有美术、书法、摄影和舞台艺术类的声乐、器乐、舞蹈、戏剧、小品、曲艺、杂技等门类共316件节目(作品)参加比赛。经专家评委会评审,共有30个节目(作品)获得一等奖,37个节目(作品)获得二等奖,5个代表队获得优秀组织奖……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在文艺比赛颁奖典礼结束后,来自玉柴职工艺术团、玉林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等单位选送的13个优秀节目进行了展演。舞蹈、独唱、杂技、小品、独奏、歌舞情景剧等节目精彩纷繁,展现了我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刘理桂  黎雯)

 

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巡演活动走进玉林

 

    10月15晚,由文化部、中央文明办主办,文化部公共文化司、自治区文明办、湖南省文化厅、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自治区文化厅及玉林市政府共同承办的2014年“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巡演活动广西玉林专场在玉林师院东校区演示厅举行。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鄢福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满昌学,玉林师院院长梁伟江等领导观看了演出。

    “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是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共同实施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这项工程以满足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任务,以文化志愿者为骨干力量,为边疆民族地区群众提供文化志愿服务,通过“大舞台”、“大讲堂”、“大展台”三种形式,搭建内地与边疆文化交流的平台。

    晚会在舞蹈《盛世欢歌》中拉开序幕,来自海南、湖南等地的文化志愿者们表演了获得全国“群星奖”的文艺节目以及独具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蒋金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