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简报第29期
发布时间:2014-12-23 14:54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12-23

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办公室       2014116

 


品牌文化的“玉林制造”

 

    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是一个地域内涵和形象的有效载体,对提升地域形象、推动地域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市围绕“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造活力”这一核心,积极培育和打造玉林特色文化的亮点和品牌。

   打造文艺精品的“玉林风格”

   建立签约文艺家制度,是我市推动文艺创作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2年,我市招聘了首届签约文艺家。两年来,15名签约文艺家在政策扶持保障下潜心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学、书法、美术、摄影等一批作品在其领域内多次获奖,部分作品更是走出国门,在国外大放异彩,为我市文艺创作事业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年9月,我市又有15人受聘为第二届签约文艺家,这为我市挖掘地方特色,不断推出具有玉林风格、玉林气派的文艺精品,打造文艺品牌加注了新动力。

   我市还培养扶持“天门关作家群”。组织文艺工作者精选富于地方特色的题材,以采茶戏、鹩剧、粤剧等地方特色剧种为基础,以广播剧、舞蹈、音乐剧、话剧等为重点,创作和储备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庆,形成“出名家、产名作、办名节”的良性循环,为城乡群众提供优秀文化产品。

   与此同时,我市也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传播,对具有玉林特色和重要艺术价值的原创艺术产品以及民间艺术生产、传播给予扶持。

   扶持群众文化活动向品牌化发展

   玉林市民热爱文化、参与文化建设热情较高,在这基础上,我市探索活动品牌打造,着力创新特色活动载体,使我市的“示范区”创建工作创出实力、特色和品牌。

   我市鼓励各类企业、民营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投资建设文化设施,兴办文艺团体,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拓宽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途径。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市山歌协会、市戏剧曲艺协会、玉林爱乐乐队办好每年一届的“山歌歌王赛”、“春之韵”戏剧曲艺艺术节和“岭南和韵·夏日广场”音乐季等民间大型文艺活动,擦亮玉林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这一亮点。

   近几年,我市每年筹资900多万元实施免费开放文化惠民工程,巩固公用文化阵地功能,并以此为依托扶持群众文化活动向品牌化发展,全市形成了“激情广西·大家唱”、“南流欢歌”、“每月一歌”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32015)》指出,将继续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整合资源打造全市性“南流欢歌·激情广场”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继续办好北流市“激情广场·大家唱”广场文化活动、玉州区文化艺术节、博白县客家文化节等县(市、区)文化活动品牌。同时,每年在全市范围内评选表彰“玉林群众文化之星”“文化星级服务站(中心)”“星级村屯文艺队”“星级小康文化示范户”;在每年4月组织举办“万花楼读书月”群众读书活动,评选优秀读书征文和“读者之星”。

   培育文化志愿者服务品牌活动

   培育文化志愿者服务品牌活动,也是我市文化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市在发展壮大群众文化队伍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大中专院校学生、退休文化工作者、基层群众文艺骨干、文化能人以及其他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人员作为志愿者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面向基层、贴近生活、服务群众,通过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培育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活动。

   如今,我市文化服务志愿服务工作结合自身特点及优势,积极探索具有地方、行业、团队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文化暖心、点亮生活”关爱特殊群体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文化遗产、发展传承”文化遗产志愿服务活动等主题活动的开展,或将有助于形成品牌活动并产生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向高水平开展。(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