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全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书香遵义˙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遵义市有市级图书馆1个,文化部颁一级标准。所辖14个县(市、区)(除红花岗区、遵义县图书馆正在改建)均有图书馆,其中达文化部颁三级以上标准的图书馆12个(达85.7%)。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222个,村(居)文化活动室200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1个、县级分中心14个、乡镇基层服务点222个、村(居)基层服务网点(电子阅览室)1803个。全市图书图书馆藏书量229万册。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全民阅读活动已经在全社会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日益浓厚。尤其是广大市民在“读书日”“读书月”期间的读书时间比平时有较大增加。
同时,重点群体、重点对象的阅读工作受到关注。一是引导公务员带头读书。二是培育广大农民养成阅读习惯。近年来,各地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农家书屋工程,开展了农村专题读书活动和捐赠助读活动,使农家书屋飘溢书香。三是指导广大青少年阅读好书。尤其将全民阅读活动与在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2015年,我市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全民阅读。
(一)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全民阅读的服务阵地功能。
1、加快文化设施设建设步伐。加快红花岗区、遵义县图书馆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内部装修、布展、设施设备配备任务,力争2015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
2、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不断延伸服务功能,拓展农村基层培训领域,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科技、文化、技能水平。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标准化建设,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四级城乡一体化统一检索和服务平台,实现数字资源全覆盖。抢抓“人文遵义”建设机遇,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建设,加快对全市图书、艺术、美术、音乐、文博、书画等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二)丰富载体,持续深入推进 “书香遵义˙全民阅读”活动。
按照2015年“书香遵义˙全民阅读”暨“4.23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围绕名家讲坛、电视访谈、书展、图书服务宣传周活动、“爱心图书接力服务”活动、诚信友爱在我身边少年儿童讲故事等系列活动,深入推进“书香遵义”全民阅读活动品牌活动。
(三)整合资源,分领域营造全民阅读良好氛围。
整合工青妇等部门资源,以“全民阅读、全民参与”为目标,结合各部门实际,组织开展全民阅读的“机关行、企业行、校园行、文化行、家庭行、社区行、乡村行、军营行”活动,达到全民阅读面上的覆盖。2015年,我们将着力评选“千名书香家庭”“百名最美文化人”。
(四)完善全民阅读常态化工作机制
一是让阅读意识深入人心。全民阅读必须以阅读推广工作常态化为基础,养成良好的全民阅读风气。而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战线排头兵,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一部分,需要承担推广阅读的重任,我们每一个公民也要有参与推广的自觉意识,从自己做起,爱读书、读好书、推荐身边的人阅读。
二是打造图书馆立体服务网络。既然公共图书馆是阅读的公益性主阵地,那它到边到角的网络建设也是全民参与阅读的基本保证。应积极主动地发挥社区图书馆、图书流通站,供市民就近便利快捷地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同时,公共图书馆还要通过对阅读人群和阅读行为的分析,了解读者阅读的主要图书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多种载体形式的阅读资源,让习惯各种阅读方式的读者都有书可读、有资源可用,达到积极引导国民阅读的目的。
三是加强各界合作是着力点。政府、社会、市场三者都应该承担起推广阅读的社会责任。尤其要调动社会和市场的积极作用,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
四是促进阅读“均等化”。一要缩小城乡阅读差距,针对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读书难的问题,各级公共图书馆必须坚持组织一定规模的送书下乡活动,如为农村读者带去农技书刊、公益讲座、科普展览等。二要保障弱势群体阅读权利,城市的综合发展要求社会全体成员文化素质的提升,而弱势群体作为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