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办公室 2015年7月1日
王凯在陆川县调研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时强调
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城乡群众
6月30日上午,市委书记王凯顶着烈日深入陆川县,就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有关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研。王凯强调,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全力推进创建工作,使玉林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城乡群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满昌学,市委常委、秘书长李玉振等参加调研慰问。
王凯一行先后到陆川县珊罗镇长纳村、马坡镇综合文化站和陆川县宣传文化体育中心项目等实地考察。每到一处,王凯都与相关负责人交流,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软硬件建设等情况,以及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创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王凯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今年全市中心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推进。目前,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尽快解决,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王凯强调,要深刻认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抓住关键环节,切实把创建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打造玉林文化品牌,营造浓厚创建氛围。要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公共文化综合实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以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作,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推动玉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确保如期实现创建目标。(关伟)
容县搭好“文化台” 群众唱主角
文化惠民,重在基础,贵在落实。近年来,容县把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配套资金,并保证每年文化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该县近年累计投入资金2200多万元,县、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夯实了发展基础。
强基固本,文化设施日益完善
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进程中,容县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文化基础网络。镇文化站、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扎实推进,目前已有12个镇文化站建成标准的综合文化活动楼,全县15个镇文化站全部配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达标率100%。目前,容县已有76个村按照“五个一”标准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到今年年底可建成9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同时,该县还建成农家书屋218家、村级篮球场100多个,农家书屋建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容县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调动群众力量参与创建示范区活动,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蓬勃开展。在灵山镇华埌村,村民计划投资87万元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及文体广场,目前,村民群众和经济能人已筹资、捐资17万元,其中25户村民还无偿捐献土地2600平方米,供建设服务中心使用。
百花齐放,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社会力量办文化,基层群众唱主角。这是侨乡容县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创建示范区活动的重要特色亮点。知名企业广西黑五类集团创办《黑五类集团报》,成立广西首个企业诗社——“南方诗社”,组建“南方歌舞团”。集团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面积3300平方米的南方黑芝麻博物馆。在黑五类大厦设立世界一流的钢琴音乐厅,多次举办高水平的音乐会。今年2月,由容县“龙韵金声”音乐制作团队组织策划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容州音画》,在第23届美国音乐公开赛上夺取原创音乐作品类第一名。
在革命老区县底镇,农民群众连续5年举办“三月三”山歌文化节,吸引了北流、平南、藤县等地歌手参赛,农民原创的山歌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该镇农民自办的石龙诗社拥有会员2000多人,已出版诗词18集、《县底史话》2辑、《石龙诗联报》30多期,并多次面向全国开展征联比赛活动。黎村镇的金建华公司、吉泰花炮厂等企业,在每年春节等节日出资组织群众文体活动,与群众共庆佳节、共享和谐。
为使文化血脉更好地滋养基层群众,容县切实加强文化服务供给,大力推进文化服务社会化。该县广泛开展送书送戏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并通过“少儿之星”、“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老年人才艺大赛”等文化服务活动,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同时,该县组建业余文艺团队231支,全县行政村(社区)都组建有群众文艺团队,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
(封晓天)
签发:覃展西 责任编辑:冯江、李永鹏
——————————————————————————————
报: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财政厅,市四家班子领导
送:创建成员单位
发: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县(市、区)长,各县(市、区)宣传部、创建办
——————————————————————————————
联系电话:2668033 电子邮箱:ylswk@163.com (共印1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