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洛阳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简报第三十二期
发布时间:2015-10-14 14:39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5-10-14
  

示范区创建办公室          第三十二期        2015年7月10日


  

我市召开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约谈会

  

  为强力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73日,我市召开专题会议,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展缓慢的伊川县、汝阳县、瀍河回族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进行约谈。会上,三个县(区)分管领导分别汇报了本县(区)创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副市长魏险峰主持会议并对下一步创建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认识要再提高。不能拖,不能等,务其必成。如果不尽心,可能要给洛阳市抹黑;只要影响工作,肯定要受处分。二是对照标准,摸清家底。要认真对照目标责任和任务分解,逐项逐条进行自查,列出单子。对尚未完成的任务要制定整改措施,逐一倒排工期,确保8月底前全部完成。三是“硬”要投入,“软”要提升。要加快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新馆建设和馆内设备、图书采购工作;要尽快开展人员招聘和培训工作,提升免费开放水平;要加快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尽快实现向乡镇和村图书室的全覆盖;要继续整理完善创建档案资料。四是营造氛围,突出亮点。要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宣传方式,对群众进行直观、形象的宣传,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要充分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选择自己的创建特色及亮点,着力打造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五是探索创新,形成示范。要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城乡互动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长效机制和工作机制,在中部乃至全国形成示范作用。

  (市示范区创建办公室)  

  

洛宁县筹措资金促文化设施上新台阶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启动前,洛宁县图书馆房舍面积不足600平方米,馆藏图书近2万册。县文化馆房舍面积不足200平方米,部室功能设施不全,且无室外供群众活动的场地。全县18个乡镇在“十一五”期间新建站14个,且半数以上建在本乡镇政府大院内,一部分站看似单独成院,实质上为当地行政村管理使用。全县386个行政村达到标准文化大院仅七八个。

  2012年8月创建工作启动后,县政府针对洛宁历史欠账多、文化设施滞后、与兄弟县(市)相比创建工作任务大的实际,挖潜筹资,节流开源,县乡互动,齐抓共管,加大创建工作资金投入,举全县之力建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推动各级文化设施上新台阶,确保了洛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的有效运行。

  按照抓县、促乡、带村,强力推进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工作思路,逐步建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一是紧紧抓住年度县财政经费预算时机,把县、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资金和创建工作经费最大限度地纳入到年度文化事业建设预算。二是把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与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的地方配套资金足额配套到位。三是把中央农村文化建设奖励资金和“两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集中投放,重点支持县、乡、村文化事业建设。四是县政府在县重点工程、洛书文化综合楼(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上采取国家争取、县级筹资、企业垫资多渠道筹措资金等措施,确保重点工程按时间节点顺利施工。五是设立乡、村文化事业建设奖励专项资金,支持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六是乡镇政府积累提取乡村文化事业奖励资金,支持文化工作、文化活动突出的行政村。七是县政府编制落实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3名、村文化管理员财政补贴人员1人。八是专项资金、配套资金、奖励资金、补助资金设立专户,严格管理。工前调研、工中督查、工后验收、审批签字、程序划拨、规范使用,直至跟踪问效、查漏纠错。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的形成,保障了洛宁创建工作特别是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目标推进、资金专用。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突飞猛进,极大增强了洛宁公共文化整体服务能力,提升了洛宁公共文化服务的总量和质量。

  目前,总投资3600万元,建设用地15847平方米的洛书文化综合楼主体工程已竣工。18个乡镇全部按照省市要求和标准建起乡镇综合文化站,386个行政村完成村级文化大院建设任务。

  (洛宁县创建办)  

  

新安县四项措施提升活动品牌

       

  6月16日晚“河洛欢歌 唱响新安”广场文化活动在县城世纪广场精彩开幕,活动将持续一百天,预计九月底结束,同时,各乡镇都要在各自文化广场组织文化活动。    

  为让“河洛欢歌 唱响新安”大型文化活动更具吸引力,更合群众口味,新安县在今年的活动组织中采取了四项措施,提高活动品质。一是明确活动主体,调动各方积极性。“河洛欢歌 唱响新安”广场文化活动在县城中心区和乡镇同时开展,县城中心区广场文化活动由县委宣传部牵头举办,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承办。各乡镇、产业集聚区广场文化演出活动由各乡镇党委、产业集聚区工委承办,各行政村参与;二是立足自编自演,提高群众参与性。今年的活动内容除常规的文艺演出、戏剧展演外,还将举办广场舞展演、河洛大鼓专场和“新安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各承办单位要根据各单位工作性质,自编自演,积极参与。戏剧展演由县里的18个民间业余剧团参演。河洛大鼓专场演出由县河洛大鼓传人进行表演。广场舞和歌曲大家唱活动更是要求群众参加;三是增加资金投入,提高节目的可视性。县里投资三十余万元新添LED背景屏、舞台灯光、音响等,并专门培训LED背景操作人员,确保灯光、音响与节目内容同步,提升了舞台效果和节目质量;四是明确奖罚措施,提高节目艺术性。各单位在排练时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正式演出前必须进行彩排。每一场演出,都聘请专业评委和群众评委进行现场打分,得分不足80分的,演出单位必须另外加演一场。评分结果还要通过新安手机报进行通报。“河洛欢歌 唱响新安”广场文化活动结束后,活动领导小组将进行评比表彰,对组织得力、演出效果好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组织不力、演出效果不好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新安县创建办)  

  

   简讯:

  近日,栾川县图书馆购置1台电子读报机、1台电子书借阅机和3台目录查询机,读者可以在电子读报机上触摸浏览各种报纸资讯,感受新鲜的报纸阅读体验,也可以在电子书借阅机上阅读和下载电子书,实现与网络的无缝对接。(栾川县创建办)

  6月22日,栾川县戏剧家协会石庙分会揭牌仪式在石庙镇文化广场举行,该协会现有会员40人,全部来自农村,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多部形式新颖的舞台剧、古装剧、小品剧,多次代表石庙镇在县“我才我秀”擂台赛和县“职工戏曲大赛”中获奖。(栾川县创建办)

  6月25日,瀍河回族区在五股路办事处龙泉社区召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现场会。七办一乡的文化主管领导及各社区文化主管领导、文化局、文化馆领导共40余人参加会议。龙泉社区介绍了先进经验。(瀍河区创建办)

  

  

  

  

  

   

  

  

               

报:国家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文化厅

   鲍常勇市长,尚朝阳副市长,杨炳旭部长,魏险峰副市长

发: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文广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