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嘉兴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动态信息(2015年8月)
发布时间:2015-10-22 10:14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5-10-22
  

扎实推进 全面落实

嘉兴市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入收官阶段

  

  8月,嘉兴继续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落实各个示范区创建项目的实施与进展情况。各县市区也纷纷展开督查、自查工作,同步加快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

  一、文化部领导调研嘉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8月9日,中央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王铁一行赴嘉兴,先后走进嘉兴博物馆、海盐县文化馆澉浦镇分馆等地,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副厅长柳河,嘉兴市副市长柴永强,嘉兴市文化局局长金琴龙、副局长陈云飞等参与调研。

  在嘉兴博物馆,王铁一行饶有兴致地观看了“禾兴之源”——史前时期的嘉兴,并在一楼体验区参观了彩绘区、泥塑区、模拟考古区等各个分区,与活动参与者进行亲切交谈。体验区大部分活动都通过嘉兴创新推出的“文化有约”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行预约参与。王铁对嘉兴博物馆充分利用空间开展丰富的互动体验活动,紧跟时代潮流搭建公共文化服务网上平台进行资源整合的探索和创新表示肯定。

  在海盐县文化馆澉浦镇分馆,王铁一行实地走访考察了该馆各项功能布局和推出的各项公共文化服务举措,认真听取了海盐县对“两员”运行机制和文化馆总分馆制的介绍,对以海盐为试点推出的嘉兴城乡一体化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表示肯定,对海盐县党委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创新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表示赞赏。他表示,希望嘉兴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以示范区创建为抓手不断丰富百姓文化生活,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二、《人民日报》社记者来我市采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7月31日—8月2日,《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文化采访室记者郑海鸥来我市采访调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市文化局副局长陈云飞、文艺处处长刘靖等陪同。

  7月31日下午,郑海鸥首先来到嘉兴博物馆,现场采访了正在参加软陶和素描公益培训的学生和家长,听取了参与者对“文化有约”平台的反馈和评价。随后来到嘉兴市图书馆,参观了亲子阅览室和信息技术体验中心,实地考察了图书馆“文化有约”项目。

  8月1日上午,郑海鸥等分别同海盐县文化局、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及部分文化下派员、村文化专职管理员等进行交流座谈,全面了解海盐县文化馆总分馆建设的总体情况和文化下派员、村文化专职管理员的工作现状及覆盖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系统的运行情况。下午,郑海鸥实地查看了海盐县澉浦镇文化站(海盐县文化馆分馆)和南北湖村文化礼堂,与镇分管领导、文化站工作人员、村干部、村文化专职管理员及文艺骨干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基层群众和一线文化工作者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真实评价。

  郑海鸥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文化馆总分馆、基层“两员”配备和公共文化服务绩效动态评估等工作掌握了真实的素材,下一步将梳理总结,择时在《人民日报》报道。

  三、《中国文化报》专版:嘉兴十大创新加速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进程

  2015年7月22日,《中国文化报》一个通版,报道了嘉兴十大创新加速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进程的举措。十大创新主要包括:率先出台示范区创建城市贯彻中办国办《意见》的地方性文件;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嘉兴模式”成熟度完善度全国领先;公共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率先实现标准化;创造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的“嘉兴经验”;“文化有约”——打造公共文化“互联网+”的创新平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多措并举、方兴未艾;实施文化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建立国内首个公开实时、动态交互的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绩效评价系统;实现基层公共文化队伍“两员”制度全覆盖;以“文化礼堂”为载体打造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新样板。

  四、第六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暨第十三届南湖合唱节启幕

  8月7日-9日,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暨第十三届南湖合唱节在嘉兴南湖畔唱响。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选送总数1500余人的36支优秀少儿合唱团队齐聚南湖,同台飙歌。

  本届合唱节浙江南湖区有秀城实验教育集团水囡囡合唱团、辅成教育集团阳光朵朵合唱团和嘉兴市实验小学红蜻蜓合唱团3支优秀少年儿童合唱团队参赛。近年来,南湖区积极打造“歌城”,对“后备力量”——少年儿童合唱团队的培养也不遗余力,专门组织一批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指挥培训“大师班”,提升少年儿童合唱团的师资水平。同时,在全区中小学校园文化艺术节中专门开设合唱比赛,积极组织全区优秀少年儿童合唱团参加各级各类合唱大赛,使得合唱的发展无论是从技术水平还是参与的人数,都已经今非昔比。如今,在南湖区,所有中小学校都成立了自己的合唱团队,将合唱艺术融入平时的音乐教学,将合唱艺术转化为校本课程,涌现出数支高水平的中小学合唱团队。

  此次第六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最终花落南湖,为南湖区与全国各地优秀少年儿童合唱团间搭建了友谊的桥梁,无论是对合唱艺术的交流展示、还是对繁荣少儿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都将带来新的机遇。从今年3月开始,以“歌声伴着我成长”为主题的第四批全国新创少儿歌曲征集与示范演唱推广活动也正式启动,共收到全国各地选送的歌曲1513首,从中将评选出优秀歌曲30首,在本届合唱节期间进行了部分新创优秀少儿歌曲演唱推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