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建办:
进入2季度以来,天津市河西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为抓手,以服务百姓为宗旨,以文化惠民为理念,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不断强化创建工作的制度和人才保障
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制度设计研究工作要与示范区创建同步规划、同步启动实施、同步验收。河西区已经先后出台了《河西区群众基本需求反馈办法》、《河西区公共文化服务考核办法》、《河西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公众参与制度》等14项工作制度,制定了创建工作规范文件52项,为创建工作开展奠定了制度基础。课题组先后组织召开了协调会、座谈会和专家咨询论证会,确定了制度设计研究与实践方向、主体内容和工作重点,开展了示范区创建情况调研和抽样问卷调研。目前我区课题研究总报告的主体内容已经完成,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需求导向理论研究”及“河西区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分析报告”两个子课题成果,制定了36项制度文件。进一步充实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完善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专职文化干部及享受财政补贴的社区文化管理员的配备,将为每个街道配齐3名事业编制的专职文化干部、为144个社区配齐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目前相关人员的招聘、配备工作正在进行当中,与街道、社区两级文化站点建设同步推进。邀请了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的专家对全区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专题培训,组织了对街道、社区专职文化干部和区属文化场馆的业务干部进行脱产培训,邀请了多位国家、市级文化专家,从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志愿服务与组织以及文化志愿服务的组织与策划等方面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脱产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全区文化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
二、不断加快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
河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街、居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在2014年投资4.3亿购买了区文化中心项目载体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到施工现场调研指导,不断加快建设步伐。目前区文化中心项目内部装修工作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文化馆、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及非遗展示厅等结合自身特点、实际需要同步推进相应的办公桌椅、设施设备等采购工作,预计内部装修工作将于8月底全部完成,9月各馆将完成入住,预计10月向社会正式开放。河西区13个街道已经全部完成了500平米以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了各功能室相应设施设备的配备工作,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设置率、面积达标率、功能完备率均达到100%,成为河西百姓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阵地。全区144个社区中,已经有123个社区建成了300平米以上的文体活动室,200平米以上的文体活动室10个,达标率达到92.3%,剩余社区文体活动室的建设工作也在积极提升改造当中。街、居两级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也已进入收尾阶段,其中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电子阅览室已经实现了网络的互联互通,社区文体活动室中电子阅览室的联网工作预计将于9月底全部完成,届时河西区的区、街、居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都将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经过专家组、运营单位等多次研讨完善,河西区着力打造的“智慧文化学习平台”和50TB的特色文化资源库也已经完成政府采购招投标手续,将于近期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三、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5月下旬河西区在天津大剧院举行了“文化365 快乐在河西”文化惠民活动启动仪式,正式拉开了2015年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的序幕。积极整合全区文化资源,与驻区十大文化院团、各场馆、影城、爱心企业以及社会各界深入合作,组织开展包括“西岸风”文化惠民系列活动、西岸文化讲坛、西岸社区文化擂台赛、西岸打开悦读之门、西岸图书漂流、西岸文化志愿服务、西岸文化交流、西岸公共文化人才培训、西岸创作展示季和我们的节日庆典活动等十大板块超过800场的重点文化活动项目,组织文化志愿者、文化专家深入到社区、学校、军营、机关和百姓家庭中,做到全年365天,天天有活动,日日送文化,实现“文化精品点着看、文化服务零距离”的目标。结合“文化365 快乐在河西”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大文化惠民工作力度,努力为河西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产品。河西区承办的天津市第二届西洋器乐大赛已经在6月28日完成了决赛,并组织在天津津湾大剧院举行了颁奖暨汇报演出活动。由于第一届比赛打下的良好口碑,今年的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市的近300名选手参与到键盘、管乐、弦乐、口琴、打击乐、吉他、重奏共7个组别数十个项目的比赛当中,活动的影响力、辐射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天津歌舞剧院、天津青年京剧团、天津交响乐团等市级文化院团合作,推出了西岸文化惠民广场演出季等高雅艺术基层行活动,演出形式从市级文化场馆内举办的专场文艺演出,到区文化中心广场的消夏纳凉晚会,再到街道社区组织的高雅艺术进社区活动,既有“高大上”的专业院团的高品位节目,也有在社区里举办的消夏纳凉演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坚持公益性的主旨,努力让河西百姓得到实惠,为全区居民送上期盼已久的夏季清凉文化大餐。为提升活动成效,进入2季度后,河西区印制了近4000份群众文化活动满意度调查表,每次重大文化活动向现场百姓发放,及时掌握活动效果、了解群众文化需求,实现群众文化需求与文化服务的对位供给。
四、不断浓厚创建工作氛围
河西区在媒体宣传、社会宣传方面持续投入力量,与《中国文化报》、天津日报、北方网等国家和市级媒体合作,对河西区创建工作进行强有力宣传报道,二季度已在《中国文化报》出刊3期,天津日报、今晚报、每日新报、渤海早报、北方网等市级媒体宣传报道数十次。充分发挥区级媒体《天津日报·新河西》、河西有限电视台等主阵地作用,反复宣传报道创建工作,着力提升百姓知晓率和认知度。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政务网、微博、微信订阅号等平台向广大群众宣传创建工作进度以及重大文化活动信息等内容。加大社会宣传投入力度,设计制作包括毛巾、铅笔、购物袋、雨伞、折扇、圆扇、手提袋、宣传折页、鼠标垫等10余个种类的宣传品超过10万份,通过街道入户宣传、重大文化活动宣传等方式,发放到全区百姓手中,不断提高百姓知晓率和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