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馥郁飘油城
克拉玛依日报记者 田华英 通讯员 刘焕
看报、看书、写书评,把自己看到的好书通过克拉玛依日报介绍给更多的油城人,已成为陈文燕的一种生活方式。
陈文燕是克石化的员工,也是克拉玛依这座城市的一位普通市民,但从2014年开始,她又多了一个身份——克拉玛依日报“书香油城”专刊中“市民书评”栏目的特约书评撰写人。
在陈文燕看来,“书香油城”系列活动的举办,对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读书的人多了,人读书多了,文明素养和创造力都会凸显,人与城都将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书香油城”系列活动由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市油田工会、克拉玛依日报社和新华书店联合举办。系列活动包括媒体宣传征文活动和阅读实体活动两大部分组成。是为在克拉玛依全市范围内推动全民阅读,激励、引导克拉玛依人爱读书、读好书而开展的系列读书活动。旨在营造读书氛围,培育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一)
“打造世界石油城”战略明确提出,要把克拉玛依建设成高品质城市。“书香油城”系类活动主办方认为,高品质城市是由高品质市民建设并组成的,而爱学习、爱读书,是高品质市民必备的重要特征之一,书香油城专栏的举办,正是油城克拉玛依打造“高品质城市”的一个绝佳佐证。
“书香油城”系列读书活动中,实体活动由市文广局、市油田工会、新华书店等主办单位开展名家讲座、签名售书、中小学生的图书馆阅读体验、企业员工读书竞赛活动以及“流动图书”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进油田一线等活动;而宣传活动则由报社通过《克拉玛依日报》、克拉玛依网、克拉玛依网微信公众平台、克拉玛依手机报开辟“书香油城”专版、专题、专栏,全方位报道实体活动,并通过专题征文等形式,激发市民的读书兴趣,引导市民的读书行为。
克拉玛依日报社在报纸上开设的“书香油城”专栏作为全面展现“书香油城”系列活动最重要的载体,通过“书市动向”、“书香阵阵”、“好书推荐”、“油城书房”、“市民书评”、“借销排行”、“油城书迷”、“我家书房”、“名人谈阅读”等9个版块,展示市图书馆、书店、各单位举办的各类读书活动,以及好学市民的读书生活,使克拉玛依日报成为陈文燕和许多油城市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充满书香的报纸在这座城市的楼宇、企业、单位、家庭被一份份打开、翻阅,如同“春雨”般沁润油城,使整座城市都流淌着书香的味道……
不仅如此,为让活动深入人心,克拉玛依日报还在克拉玛依网首页(网址:http://www.kelamayi.com.cn/)开辟了“书香油城”专题,成为引导广大网民的读书向导;同时建立书香油城读书会QQ群:144368719……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书香油城”专刊已连续刊发44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广泛参与,使得读书融入了每位油城人的精神生活,将阅读牢固地嵌入这座城市的文化根系和精神血脉。
克拉玛依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唐跃培说,“书香油城”专刊以一个个有形的报纸版面,培育了无形的价值观,以一个个与书有关的故事和人物,完成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软任务”,通过“书香油城”这个文化栏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种”人心,为油城克拉玛依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精神引擎”。
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文广局局长常锋英说,书香油城专刊和系列活动的举办和坚持,表达了一座城市高度的文化自觉,奠定了油城的阅读传承,让人们看见了这座城市文化的一片葱茏。
常锋英表示,随着全民阅读率的提升,这座缔造了能源奇迹的城市,将再次向外界宣誓:油城克拉玛依,不仅拥有物质上的丰富,还有着精神上的丰饶,这座新兴都市所筑造的高楼大厦,还将创造出一种高尚的城市文明样式,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满足市民对文化对知识对智慧的渴盼。
(二)
“全民阅读的氛围更加浓厚。”市图书馆馆长李军认为,“书香油城”系列活动尤其是克拉玛依日报为此开设的“书香油城”专刊,在图书馆与油城市民之间架起了一座“知识之桥”,提高了全市全民阅读率。”
李军说,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油城人幸福指数的一个体现。2014年4月,全新的市图书馆开馆,通透的阅读空间、多元的文化空间、全新的互联网应用体验……璀璨蝶变,标志着油城文化品牌的升级,也是克拉玛依人文精神的地标。
为让油城市民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克拉玛依日报在“书香油城”专刊中开设了“我与图书馆”栏目,主要针对图书馆的读者、志愿者以及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挖掘大家与图书馆之间的故事,同时,将图书馆的各种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油城市民。
一组数据或许能说明活动的影响力。统计数据显示,市图书馆开馆一年来,共接待到馆读者34.1万人次,全市人均到馆次数上升到0.85次,高于东部发达地区图书馆0.6次的人均到馆率标准。新办读者借书证9576张,其中,少儿读者证3013张。
而在新图书馆开馆前的2013年,全年新办读者证仅两千多张。
李军说,对比一下这两个数据,不难发现,2014年仅新办读者证的数量就是2013年的4倍,而少儿读者数量的增长也很可观。
图书馆无线WiFi全覆盖,使得读者每月可从2000本电子书中选择免费下载到手机阅读;多媒体活动室实现了音乐欣赏和影视展播,社会团体读书活动经申请可利用图书馆场地……越来越多人愿意到图书馆去读书,图书馆正在成为这个城市人们的“大书房”……
与此同时,市图书馆还将全市3个公共图书馆、96个街道社区图书室、7个油田二级单位图书馆、30个中小学图书室全部纳入联建共享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文献资源总量目前已达200万册,为市民构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大书房”。
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中旬开始,克拉玛依市17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街道(乡镇)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让各族群众享受公共文化资源带来的实惠。
此外,为让市民享受阅读乐趣,提升市民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市图书馆还开展了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比如,少儿读者喜爱的“童蒙诵读”、音乐发烧友喜爱的“新春音乐会”、电影爱好者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典影片展播”以及适宜全家参与的亲子读书活动、系列讲座等……时间短则一天,长则数月,似文火慢炖,“煨”出缕缕书香。
在“书香油城”系列活动的沁润下,“读书为乐”的生活方式,“读书为荣”的价值标准在这座城市蔓延,热爱读书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人文风景。
瞧,在辖区各企事业单位的推动下,“书香之星”、“最美图书管理员”、“书香少年”、“身边最认真的读者”评比活动年年开展,书香油城”公益易物、“新书推介”、“新书促卖”、“你的旧书,我的新欢”闲置图书回收换书券活动、“名作家进校园”活动,“云姐姐为你讲绘本”活动、好书推介、读书沙龙、读书演讲、美文诵读、故事会、读后感征文、“小小志愿者图书管理员”等各种读书义卖和书市活动开展如火如荼……
一道道文化风景翩然而至,在缤纷景致背后,是克拉玛依这座城市孜孜不倦的文化追求,不折不挠的文化攀升,“而正是倡导全民阅读这种“高贵的坚持”,让克拉玛依的全民阅读走在全国前列,让阅读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一种“幸福的享受”。”
(三)
知识,赋予内心的强大;书香,不断温润心灵。
这是李明辰和张秀共同的感受。
李明辰和张秀是克拉玛依日报记者,也是“书香油城”专刊各栏目的负责人。
而专刊有了书评这个栏目后,看书写书评就成为李明辰最喜悦的一件事,“书评,是对自己读书过程的一个总结,而写书评的过程,则让自己对一本书有了更系统更完整的认识,是又一次的提高。”
李明辰说,她的书评刊发后,总有很多读者致电给她,询问哪里可以买到或借到她介绍的书,或者直接找她借书,“每天都能结识到很多爱读书的朋友。”
更让李明辰感到幸福的是,作为专刊的负责人之一,她发现,克拉玛依所有的中小学都非常重视读书这件事,书香校园,幼儿读绘本,制作绘本等各类活动都在学校得以开展,几乎所有高中都在打造书香校园,在鼓励学生读书的同时,更鼓励老师和家长共同读书……
“几乎所有受访者,都会倡议或提倡大家多读书,几乎每一位爱读书的人,都在读书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幸福。”李明辰说。
而张秀,则在一次次采写中,用自己的笔墨新闻让越来越多的油城人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
一次,张秀在图书馆采访,与一名小学生志愿者攀谈之后发现,她有很多同学也在图书馆当志愿者。细问之后才得知,孩子的妈妈通过报纸得知图书馆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帮她报了名。而这名小学生当了志愿者之后发现图书馆有很多好书,就告诉了同学,于是同学也加入了志愿者行列。
“因为看到新闻报道而报名参加志愿服务,进而发现知识的魅力,并影响了其他学生。大概,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吧。”张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