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我区在“敢为、求实、超越”的南岗精神引领下,一举赢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的创建城区。迄今,按照国家示范区中部创建标准和我区创建规划,经过近两年的创建,我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国家对我区示范区创建进行中期督导之后,在陈爱华部长的主持下,示范区创建办进一步调整工作重心,加快了创建各项指标体系落实力度,全面落实制度设计研究等软件工作,强力推进基层综合文化站(室)和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硬件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有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对照国家中部地区示范区6大类33项94小项的创建标准,近期,示范区创建办进行了一次全面对标工作,目前,我区已完成或超额完成的指标达39项,达标率41 %,正在实施或未完成的指标达55项,占指标59 %。其中含不对城区创建验收17项指标。
(一)制度设计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开展制度设计研究工作和落实创建规划是示范区创建的两大重点工作。目前,在国家文化部专家的指导下,在我区制度设计研究课题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经过大量细致的学习、调研、思考的基础上,我们完成了《南岗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协调和共建共享机制研究》、《南岗区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南岗区文化惠民项目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研究》、《南岗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研究》和《南岗区文化馆总分馆体系研究》等“一主四辅”的研究课题文本的撰写,文字量达近10万字,制定了《南岗区加快构建现代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南岗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实施标准》、《南岗区吸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见》等近20项政策文件。日前,国家文化部专家到我区对制度设计研究课题进行专门指导,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按照这个意见进一步完善。
(二)基层综合文化站建设达标率普遍提高
国家示范区创建进行中期督导之后,我区全面加快了基层综合文化站面积达标建设,同时,结合示范区创建街道和乡镇年度考核工作,对全区进行两次大范围的实地督导检查。20个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面积均已达到300㎡的建设标准(但100%是与社区共享);157个社区文体活动室建设面积已达标131个,达标率为83%;20个行政村文体活动室已达标15个,达标率为75%(基层具体完成情况见附表)。
(三)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等工作加速推进
图书馆和文化馆两个总分馆体系建设是今年4月示范区创建明确要求完成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按照两个分馆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区各单位和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全区22个乡镇、社区(村)文化分馆的馆舍建设已完成22个,设备购置已完成15个,管理人员已到位(全部是兼职),具备开馆条件的15个;22个图书分馆馆舍建设已完成22个,图书如数到位16个,图书编目已完成11个,具备开馆条件的11个,管理人员已到位(全部是兼职);还有5个文化分馆和7图书分馆尚未完成建设任务(具体完成情况见附表)。
(四)集中设计实施了一批示范区特色亮点工作
作为示范区创建的加分项目,示范区创建办对我区示范区创建工作的一些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和重点实施:一是梁野区长提出的“党政齐抓共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6433’机制”,得到国家文化部专家的高度肯定,并上升为我区示范区创建比较突出的亮点工作。二是率先在全省城区中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召开第一次会议,制定了工作方案和议事规则,明确了责任分工。三是成立了区域博物馆联盟,创新推出了文化旅游融合品牌,即:穿越城市的记忆----“18+1博物馆接力游”,受到各界广泛好评。四是举办了“南岗区首届非遗节”,推出面向全区的“非遗传承大讲堂”品牌活动。五是加快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数字综合性一体化服务平台,目前招标工作已经完成,预计8月份可运行。六是推出了“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创建示范区、唱响中国梦”文化演出惠民活动、“南岗音乐角”街头音乐演出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七是积极争取省市支持,为基层发放价值100余万元的音响设备。目前,我们正在对广泛征集和研究确定的示范区创建25项特色亮点工作案例进行集中梳理总结,以期进一步突显我区在中部地区创建的示范性和引领作用。
(五)深入广泛开展示范区创建宣传工作
为提高示范区创建的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我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建立有效的宣传推广平台,设计制作了示范区创建四组宣传画,修订了致居民一封信,建立了创建示范区QQ群及微信平台,拍摄制作了示范区创建宣传片。同时,通过悬挂宣传标语条幅、社区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播放非遗公益片、开展文艺演出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截至目前,共发放一封信3万份、制作20块宣传画宣传板,博物馆联盟手册2000余册,张贴宣传海报100余份,编发15期《创建工作信息》,8次在哈报、新晚报等主流媒体报道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今年8月,国家将对我区制度设计研究工作进行终期评审,10月到12月将对我区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终期验收,之前,国家文化部和财政部还要联合进行实地检查验收,期间,要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对我区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进行实地暗访和抽样测评,这些都标志着我区的示范区创建到了收关、冲刺的关键阶段。做好未来3个月的工作对于我区示范区创建能否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强力推进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 全面做好迎接制度设计研究工作国家终期评审工作
制度设计研究工作能否通过国家评审是示范区创建验收的前置要件。为此,一是要进一步抓紧修改完善制度设计研究课题,要求在本月中旬课题全部结题。二是要在本月中旬前起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报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颁布实施。三是要梳理我区示范区创建特色亮点工作结集成册。四是召开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建共享推进会,此项工作要在7月中下旬完成。五是做好国家评审前的各项材料、PPT汇报稿的准备,力争在国家评审中先声夺人,取得好成绩。
(二)全面完成示范区创建规划中的硬件指标建设
硬件不达标是影响示范区创建能否成功最根本的问题,这方面需要上下联动,各方配合,强力加以推进,坚决予以落实,如:面积不达标,管理人员没有配备到位,文化站功能室还没有进行合理设置和打造,功能室设备配置不足,公共电子阅览室电脑未到位,未按要求进行联网,群众利用网络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和活动尚未按要求实现。这些精细化的指标,就是验收的采分点。在这方面,我们要和创城一样,下硬任务,下死命令,必须严格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克服困难,奋力攻坚,全面达标,这方面也是考察我们执行力的具体体现,这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建议定在8月31日。
(三)全面完成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和数字一体化平台建设
各单位要在前一段工作基础上,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严格按照标准和时限推进落实,时间节点建议定在7月31日。需要强调的是,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是责任主体,要在创建办的统一指导下,快速推进。在建设过程中必需投入的资金,可以在年度工作经费中列支。对重视程度不够、未按标准实施、影响创建效果的单位,将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予以通报批评,限期完成。
(四)强力推进示范区创建的宣传工作
一是在中心广场,电子显示屏播放创建宣传片。二是在街路、广场、护栏、绿地设置宣传创建示范区的宣传板等公益广告内容。三是结合创城工作,在沿街LED电子屏上巡回滚动播放创建示范区宣传内容。四是做好社区、庭院的宣传工作,制作宣传栏,悬挂宣传条幅,张贴致居民一封信和创建宣传招贴画,向居民发放示范区创建百题知识。五是结合社区(村)电影放映活动,广泛播放创建宣传片。六是开展公共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七是设计制作南岗区公共文化地图导读手册,免费向居民发放。八是力争将创建宣传片在省市主流媒体上发布,扩大知晓率。
(五)做好示范区创建验收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做好对标工作,要严格按照创建标准,逐条逐项核对,确保不漏项、少丢分。二是推进亮点特色工作的实施。如:建设社区1+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立社区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建立社区书画联盟、文化志愿者协会和地区体育总会等等。三是承接、承办好国家院团志愿服务走基层、南岗音乐桥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四是做好示范区创建验收的准备工作,制定倒排工期的迎检时间表和预检路线图。完善各项档案材料和制作好赴北京答辩汇报的各项材料准备工作。
哈尔滨市南岗区创建国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办公室
2015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