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10月20日
拓宽服务渠道 创新服务手段
延伸服务阵地 提升服务效能
——西宁市图书馆组织实施“服务提升计划”
西宁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开展以来,西宁市图书馆全面落实有关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各项指标,充分发挥职能,组织实施“西宁市公共图书馆服务提升计划”,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益。
一是组织实施“西宁市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达标计划”,推动西宁市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持续稳步增长,文献资源定期补充与更新,形成学科结构与数量合理、分布科学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二是实施“西宁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湟源县试点项目”,建立以西宁市图书馆为中心馆,以湟源县图书馆为县级总馆,以所辖乡镇为分馆的总分馆集群管理模式,有力带动乡镇、村级图书馆发展,探索建立覆盖全城、服务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三是实施“电子图书/期刊下载机建设项目”,为读者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数字图书馆服务阵地;四是实施“阳光书吧建设项目”,致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为便捷、休闲、时尚、人性化的书吧服务,有效的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五是实施“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建设项目”,建立覆盖全市图书馆服务网络,扩大图书馆服务的辐射面,方便市民阅读,实现图书馆服务的便利与均等;六是实施“家庭书箱阅读推广项目”,以送“书箱“入户的方式,倡导每个家庭每个月读一本书,写读书笔记,分享读书心得,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全民读书氛围;七是实施“图书流动服务点建设项目”,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立图书流动服务点,提供图书、期刊、报纸的借阅服务,把文化休闲带到百姓身边,将图书流动服务点打造成我市推进全民阅读、弘扬正能量的阵地。
西宁市图书馆将依据《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西部)》,利用三年时间,全面落实有关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各项指标,建立覆盖全城、服务全民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实现图书馆网点星罗棋布、互通互联、资源共享,为市民提供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图书馆服务,达到提供丰富资讯、支持终身学习、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