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总第53期 2015年8月24日
目 录
【法人治理】
◆市图书馆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蹲点日记】
◆分宜锻压厂社区老年人撑起公共文化半边天
【民间文学】
◆新余获颁“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
【非遗保护】
◆新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
市图书馆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市图书馆作为新余市率先试行理事会管理制度的试点单位,为抓实抓好这项工作,充分发挥理事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 8月18日,市图书馆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市文广新局二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市图书馆馆长、市图书馆理事会副理事长高雪秀主持。市文广新局调研员、市图书馆理事会理事长万小亻毛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上,市图书馆负责人分别就馆内财务运行情况、新馆开馆设备购买情况及2015年工作情况向与会理事进行了通报。随后,各位理事就市图书馆当前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座谈。
最后,万小亻毛理事长对图书馆工作尤其是组织的少儿暑期阅读活动给予了较高评价。他强调要求:市图书馆要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充分整合全市的图书资源,发挥社会力量共同办好图书事业;要积极推进新馆建设工作,新馆布置要融入多种文化元素,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要进一步加强图书流动服务,加大地方文献、抱石文化二大主题特色库的建设力度,把市图书馆建成领导放心、群众满意、服务到位的公共文化场所。同时,他希望理事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挥作用,齐心协力把理事会的职责履行好,为我市图书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当天,各理事还实地考察了市图书馆各部门的工作情况。
(蒋晓云)
分宜锻压厂社区老年人撑起公共文化半边天
导言
一提到老龄化社会,大家普遍都和孤寂、负担、压力这些词联系在一起。但在分宜锻压厂社区,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了常住人口四分之一的老龄化社区,老年人不但成了社区公共文化“顶梁柱”,还经常被邀请出去教学、展示,让居家养老变得有趣、有益、有尊严!
小社区擦亮公共文化“金字招牌
在前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优秀示范点——锻压厂社区的路上,说起公共文化服务,分宜镇综治办副主任黎俊远一再将其称为分宜镇的金字招牌。
要知道锻压厂社区只不过是一个常住人口不到1500人的小社区,刚刚成立5年,那么这块金字招牌是怎样擦亮的?老年人真的能撑起社区公共文化的半边天?在我到锻压厂社区之前,对此,心里仍是个问号。
锻压厂社区委员陈云兰向我们介绍,锻压厂原先是一个军工国有企业,改制后便成立了社区。原来的招待所也成了现在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锻压厂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70人,占社区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在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就有两百人之多,占了“半壁江山”。和其他社区不同的是,锻压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居家养老结合在一起,将社区文化活动办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
耍龙灯,我们比年轻人耍得更活更好
“我们这有6支专业队伍,龙灯队、太极队、腰鼓队、军鼓队、交谊舞团、广场舞团,其中60岁的老年人占了一半,更别说棋牌室、台球室了。看,我们的龙灯队,县消防大队还专门请他们过去教学。这是太极队,得过县里广场舞一等奖,这两个队的队员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这是我们的交谊舞团,前面领舞的那位,你肯定看不出来他已经81岁了吧……”陈云兰指着墙上一幅幅获奖的照片颇为自豪地说。
今年71岁的刘广德,从1999年开始耍龙灯,是龙灯队的队长。刘广德精神矍铄,眼神透亮,虽然穿着朴素,稀疏花白的头发仍然一丝不乱地往后梳着。老派文艺“青年”,这副腔调要有的,我心想着。
果然,聊起自己的龙灯队,刘广德一副当仁不让的畅快,“我们到县里耍龙灯,那些年轻人都说你们这么大年纪,还耍得这么活?不简单!县消防大队请我们去教他们,都说我们比年轻人耍得更活更好,无论是咬龙、穿龙、盘龙,各种姿势花样做得更到位。”
我们的生活比年轻人丰富多了
说起自己的爱好,刘广德滔滔不绝地聊了起来:“队员都是像我一样的老年人,以前是同事,现在是队友,从1999年到现在,我们龙灯队每一年都会闹元宵,从未间断过。2005年锻压厂改制,突然没人管,好像一下子找不到主心骨。后来成立了社区,我们好像又找到了组织。今年社区创建的这个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还为大家牵线搭桥,原先我们只是小打小闹、自娱自乐,如今我们老年人也能出去展示自己,在年轻人面前得瑟两下了!”
“子女不担心我们,我们的生活比他们丰富多了!”刘广德说,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创建,让很多像他这样的老年人自得其乐。有了专人管理,不论是棋牌室、图书馆、桌球室,还是健身房,都变成了物尽其用的健康向上的娱乐场所。历来不赌一分钱的棋牌室,一到下午就爆满;100多平方米的健身房,半数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社区图书馆的清单上,光7月份借出的图书数量就有3478册。
(新余日报 陈玉霞)
新余获颁“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
8月20日,农历七夕。由新余市申报的“中国仙女湖七仙女传说之乡”获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审批通过,正式授牌!
仙女湖因旅游设区,是七仙女下凡传说的发祥地。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好“毛衣女下凡”及其文化传承,至今仙女湖区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集体婚礼,打造仙女湖新的文化名片,促进了仙女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了仙女湖文化旅游大发展。 (新余日报)
新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
8月21日,新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会上审议并通过了《新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章程》,选举和产生了协会第一届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宣布并任命了秘书长、副秘书长。国家级非遗项目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小红当选会长。
新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是由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保护工作机构、工作人员、研究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首批会员共128名。
新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调研员万小亻毛、市文化馆馆长卢戎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万小亻毛代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市非遗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就进一步发展、繁荣新余的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讲话。
(市文化馆 钱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