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洛阳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简报第41期
发布时间:2016-03-29 09:49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6-03-29
  

示范区创建办公室                                                          2015年12月28日


 

    

中国非遗保护联盟剪纸委员会落户洛阳 

    

  12月26日上午,“2015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C座3层报告厅隆重举办。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创意产业之父、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中共中央宣传部马栓柱局长出席了此次论坛并讲话。洛阳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林春芳,洛阳市社科联副主席蔡幼鹏,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洛阳市剪纸艺术研究会会长王飞,洛阳市剪纸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智超等一行9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此次论坛以“非遗传承,文化复兴”为主题,汇聚政府相关部门、各行业协会、非遗传承人代表、非遗企业代表、非遗专家学者、商业推广、投资和开发机构、产业园区代表、媒体代表等,就非遗保护与发展、非遗产业推广与合作、国际交流等热点展开讨论。王飞大师出席了奇活绝活传承人论坛,就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接受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颁发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剪纸委员会”牌匾,这标志着剪纸委员会正式落户洛阳。蔡幼鹏副主席出席洛阳市非遗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签字。剪纸委员会落户洛阳是洛阳市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新的机遇,将极大地促进洛阳剪纸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市创建示范区办公室)     

    

“舞动花城·百姓大舞台”广场舞大赛 

闭  幕 

  12月21日上午, 2015年洛阳市“舞动花城·百姓大舞台”广场舞比赛总决赛在市文化园区八里唐艺术公园举行,15支优秀队伍进入总决赛,汝阳、吉利两支代表队获得冠军。此次活动于9月份在全市拉开序幕,分为初赛(海选)、预赛、总决赛三个阶段,活动涵盖各县(市)、区,辐射到社区、村。共进行19场预赛,1场总决赛,参赛队伍520余支、参赛群众演员15000余人,十万余人(次)观看了比赛,充分展现了古都花城百姓振奋、乐观的精神风貌。 

(市文化馆)     

 

“八音联欢”唱响“河洛欢歌” 

    

  “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是洛阳市委、市政府实施“福民强市”战略,实现“文化惠民”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举办9年,每年参与活动的群众近300万人次。2009年,该活动被评为“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2010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成为全国群众文化活动知名品牌。 

  该活动经过9年的创新与提升,形成了“八音联欢”的演出模式。 

  一、开展专场文艺演出,唱好“主题曲” 

  在此项活动中,分别邀请了各县(市、区)的专业演出队伍组织专场文艺演出、各在洛的大中专院校专场文艺演出、群众业余文艺团队专场文艺演出、文化馆馆办文艺团队演出、市老干局老科协专场文艺演出、专业艺术院团专场文艺演出、以及文化志愿者团队专场文艺演出等。这些文艺演出成了“河洛欢歌”的中坚力量。 

  二、开展百姓舞台比赛,唱好“间奏曲” 

  该项活动是洛阳市政府的文化惠民活动,其目的就是活跃丰富广大市民朋友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使不同的群体都能找到合适的文化活动项目,让不同的变被动的文化观赏为主动的文化参与,让群众真正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在每天上午的专场文艺演出之后,都会安排一些群众登上舞台,展示风采。有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就能我激发出群众共同创造文化的激情。活动组委会邀请有关专家和现场观众组成评委会,在百姓舞台参赛选手中现场评出“每日一星”奖,并现场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等。 

  三、开展牡丹服饰创意大赛,唱好“交响曲” 

  洛阳素有牡丹花城的美誉。每年的牡丹文化节期间正是洛阳赏牡丹的好时节。为了在“河洛欢歌”中彰显牡丹的文化元素,组织了以牡丹花为主题的洛阳牡丹服饰创意模特大赛。所有参赛选手的服饰必须设计有牡丹的元素,大家开动脑筋,设计出了一套套优美的服饰。舞台之上,身着牡丹服饰的选手翩翩起舞,构成了一道流动的牡丹风景。 

  四、开展戏曲票友大赛,唱好“变奏曲” 

  洛阳市的戏曲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地方剧种除有豫剧和洛阳曲剧外,还曾有越调、京梆子(河北梆子)、京戏(京剧)、二夹弦、怀梆、罗戏、蒲剧等,民间喜爱戏曲有票友更是多不胜数。为此,每年都会安排戏曲票友大赛,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五、国际文化友好交流展演,唱好“狂想曲” 

  为了使这项活动更具广泛性,还植入了“国际元素”,增加了国外民间艺术表演团队演出,让观众朋友们现场领略异国文化的风采。2015年就邀请了荷兰民间艺术表演团队登台演出,表演了8个节目。 

  六、开展牡丹歌曲大家唱,唱好“圆舞曲” 

  在2014年成功举办“牡丹歌曲大家唱”演出专场、对各县市区进行歌曲专项培训的基础上,2015年该活动继续提升。和市电视台法制频道联合,于4月28日推出“牡丹歌曲大家唱”电视大奖赛优秀节目的展演,讴歌牡丹文化。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唱响“叙事曲” 

  洛阳市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不少是曲艺类的,为了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每年的“河洛欢歌”期间,都组织有非遗项目展演。河洛大鼓、曲剧、南庄木偶戏、嵩县背装等都是很受群众欢迎的节目。 

  八、省群星奖获奖节目展演,唱响“进行曲” 

  新增省群星奖获奖节目展演。省群星奖是省级文化艺术政府奖,获奖节目代表了省内群文艺术的较高水准。通过和省内其他地市的文化联动,邀请了来自郑州、漯河、平顶山、开封等地的省级群星奖节目前来助阵,提升了活动节目质量。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文化“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自举办以来深受广大市民及外地游客的欢迎,也是洛阳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品牌项目,形成了洛阳市广场群众文化活动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线。 

(市文化馆)     

    

  简讯: 

      

  12月18日下午,瀍河区在塔湾办事处塔湾社区文化广场举办了“和谐大舞台2015文艺汇演”,表演了广场舞、民间技艺抖空竹、豫剧等节目。 

  (瀍河区创建办)     

  12月24日,伊川县举办首届书法精品展,共展出各类书法作品52幅,涵盖篆、隶、楷、行、草等多种章体,作者来自县各行各业。 

  (伊川县创建办     

  2015年涧西区投入10万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壬九门”培训班,60余名爱好者参加了培训;资助王广武的“风筝制作技艺”项目;组织“剪纸”技艺进校园,在小学普及剪纸艺术。 

(涧西区创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