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 2015年 1月9日
浦东新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
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根据市文广局《关于推进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的工作方案》相关要求,浦东新区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由点到面、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日前,浦东新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通过上海市文广局中期督导,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一、基本情况
浦东新区坚持“因地制宜、自主选择、分类分步、全面覆盖”的原则积极部署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目前全区37家街镇及大居文化活动中心已全部确定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方案,其中有2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确定全委托管理,28家选择部分委托管理,7家单位选择自主管理。同时,选择曹路金海、陆家嘴社区、金桥镇、三林镇、周浦镇、塘桥社区、花木社区等七家文化中心进行了多样化的工作试点,并在部分委托方面进行了创新,细化为项目委托、活动委托、供给委托、混合委托,为街镇具体操作提供了实践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工作责任
浦东新区建立了由新区文广局牵头、相关单位组成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和监督此项工作。由文广局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研究制定了新区工作方案,加强责任分工,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负责对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并挂牌成立社会主体孵化基地。36个街镇按照工作要求,作为条块管理的政府机构,在宏观政策引导、统筹工作推进等方面实施指导和保障。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则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符合本街镇特色的工作类型,并提供运作、经费和制度保障,优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总结服务经验。
(二)召开现场推进会,典型示范、典型引路
目前新区已下发《关于全面推进浦东新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细化职责,推出了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进程时间表,并细化了相关内容。
7月9日新区在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召开了浦东新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专业化管理现场推进会,积极引导各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工作方案,推进实施工作。会上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塘桥街道等6家单位做了经验交流发言,9家单位提交了书面经验材料,上海市文广局分管领导、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专门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就为什么要专业化、社会化等问题做了重要讲话,会上要求各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符合本街镇特色的工作类型。
9月17日新区召开了试点单位工作推进会,聚焦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9月22日新区召开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专业化社会化管理主任专题培训会,邀请上海市有关公共文化方面的专家作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专业化社会化管理工作专题培训报告,会上三林镇等6家试点单位进行了经验交流,其他没有参加试点的单位也进行了方案汇报,目前各街镇都制订了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方案。
(三)因地制宜、分类试点,为面上推进提供实践模式和解决方案
新区在试点中选择了6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试点,还在全委托试点中选择了区级阵地金海文化艺术中心参与试点。在工作中,结合各单位实际,分步推进,根据不同情况,工作领导小组在试点中“一街一策”,逐个对接、排疑解难、稳步推进,重在落实。目前,金海文化中心全委托管理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已结累一定的经验;全权委托陆家嘴社区文化建设联合会进行管理的陆家嘴社区文化中心,通过深化人事改革,街聘人员(企业性质)已转入民非机构并采用绩效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能。
在部分委托试点中,金桥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采用项目委托,将健身房、舞蹈房、游泳馆等设施服务项目的运营交给专业公司,采用政府购买、公益服务、市场运营的模式进行管理。三林镇文化服务中心采用活动委托的形式,对活动、展览、赛事等进行专业化委托,与上海市文联、三林非遗保护协会等签订了长期合作合同,目前正在准备注册了民办非企。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采用供给委托方式,委托专业机构(如周浦美术馆等),采购文化资源开展了美术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采用了混合委托方式,在街道支持下,注册了“桥艺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日常管理,同时引入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小朱书店等社会力量,入驻文化中心,推进项目化、专业化运营,丰富了服务内容,有效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在花木文化活动中心的自主管理试点中,花木立足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要求,专门起草了自主管理方案,问需于社区单位、市民百姓。
(四)着力制度设计,为试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新区草拟了《浦东新区公共文化中心理事会章程样本》、《浦东新区公共文化中心理事会管理制度样本》等文本,为社会组织参与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和业务指导。制定了《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培育、孵化社会主体的流程、内容和主要措施,形成基地建设的工作规则。根据《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指导意见》,相继制定了《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管理办法》、《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合格标准》、《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准入条件》、《关于浦东新区关于对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进行孵化的计划》、《浦东新区关于对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进行孵化的流程》等,为培育、孵化社会组织和推进孵化基地建设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提供了系统的制度支撑。
(五)推进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创设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新区在有条件的文化中心开始推行法人治理,通过建立理事会,对重大事项和工作进行前端决策、中程督促、事后评估等。目前已在金海文化中心建立理事会制度,陆家嘴、塘桥等试点单位正筹建理事会,形成议事决策机构。
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在7月挂牌成立了“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广泛征集具备参与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的相关资质并自愿接受孵化的社会组织参与。12月1日新区召开了首批入驻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签约仪式,经过资格审核、业绩评比、对外公示等步骤,共有上海浦东上上文化服务中心等五家单位获得了首批入驻资格,并授予社会组织孵化实践基地牌匾。首批对象全部进入部分区级阵地进行孵化,孵化基地向入驻基地的社会组织提供了政策培训、业务培训、技能培训、活动培训、场景培训、礼仪培训等,并让参与孵化的社会组织参与组织承办新区的一些文化活动,积累了实际经验。目前,第二批入孵社会主体招募工作也已经结束,上海正午文化艺术中心等五家社会主体通过资格审核,也将于年底前完成签约。
(六)积极实施“文化东进”战略,与九大市级专业院团签约共建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文广局的关心支持下,浦东新区携手上海市文广演艺集团积极实施“文化东进”战略,上海轻音乐团落户浦东,九家国有市级文艺院团分别与塘桥街道、、金杨街道、三林镇、新场镇、祝桥镇等九个基层单位结对共建,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文广局主要领导,浦东新区区委主要领导、区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签约仪式。年内九大院团分别拿出最好的节目,深入各开发区、社区,完成了在签约单位的首演,在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同时,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极大地提升了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
三、浦东新区探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专业化社会化管理的初步成效
(一)初步形成全委托、部分委托和自主管理实践新模式。
金海文化中心作为全委托试点单位之一,创新建立理事会制度决策,通过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社会化专业化决策层。在今年9月份的区级文化活动中心业务工作考核中成绩优秀。塘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部分委托试点单位之一,采用了混合委托方式,引进、培育和孵化20多家文化类社会组织和180多支居民文化团队,并被评为“2015全国优秀文化站”。花木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自主管理试点单位之一,立足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要求,专门起草了自主管理方案,采取社会化专业化工作思维,梳理各类活动项目向社会化专业化靠拢。
(二)初步取得顶层设计和制度研究的新突破。
通过试点,我们初步形成了《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服务指南》,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我们还委托零点调研公司对浦东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绩效评估实证研究,以各试点单位为样本点,研制了《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第三方评估指标》,并将在入孵社会组织出壳阶段完成相关的测试,逐步将此项研究成果纳入考核指标。
(三)推出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实践新典型。
年内我们全面启动社会宣传、市民宣传、环境宣传和媒体宣传,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宣传长流水、不断线,特别是着眼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采取新闻一次采集、多格式生成、多终端发布的全媒体联动整合传播模式,对各试点单位在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地给予媒介支持和典型宣传,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内容提供的同时推动媒体报道方式的创新,统筹协调组织各专业团队进行跨部门、跨媒介、跨终端全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发布和监测评估,推动各种新闻要素深度融合、各种报道资源充分共享、各种媒介互联互通,力求通过全媒体采编发流程再造,初步实现了全媒体采编、融媒体集成、多媒体投放、跨媒体传播、可视化呈现、大数据监测,通过报纸、网络、广播、电视、手机APP、户外广告跨屏地推等媒体矩阵的集中发力,高起点、大强度、多维度、持续性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社会参与面、市民知晓率、群众满意度,不断放大试点工作舆论宣传的社会效应。